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淘宝模式”的社会性解读及其战略

   时间:2008-05-20 14:58:53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淘宝模式”就是平台模式。“淘宝模式”的价值就是网络平台型企业的价值。其社会性,就是网络平台型企业的社会价值。

 

    淘宝模式“三流合一”,创造社会价值

 

    电子商务是由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者构成。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淘宝模式”的社会价值。

 

    1.信息透明化,打破商业“潜规则”

    曾经有一本叫做《商业潜规则》的商业书,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商业手段。经商者们视其为商业的葵花宝典,用的不亦乐乎。但是,对于信息透明的互联网来说,“老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每个消费者买东西都会货比三家,都希望自己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精力等的限制,消费者真的只能货比“三”家了。如果在这有限的三家店铺中,有一家店铺高举“打折大旗”,这时消费者就会被吸引过去。但是,他哪里知道,这家店天天都在打折,时时都在打折!

    现在如果想购买一件产品,只要在淘宝网上一搜,就会同时列出多个卖家,价格一目了然。消费者可以结合网店的信誉和评价进行选择。信息的透明化,不仅打破了商业“潜规则”,而且也节约了消费者的成本。

 

    2. 资金流优化,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率

    “淘宝模式”为企业或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分销渠道,这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淘宝上进行分销的同时,都不会带来增加分销渠道所需要增加的库存成本,即“零库存”成本。库存的增加,会导致了大量的资金的占用与积压。资金本身是具有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的。当大量的资处于被库存所占用的状态时既不能升值也不能转移时,无形中就会产生巨大的利息损失或投资于其它领域而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损失。尤其是在高技术产品生产领域,不管是上游的原配件库存还是下游的制成品库存都属于体积小价值高的高货值物品,占用的资金量是十分巨大的。

    因此,“零库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改善企业的资金流状况提高企业的资金效率,由此实现降低资金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物流点线面,互相促进快速成长

淘宝建成初期,店家和消费者都很少的时候,购物所产生的物流也只能是一种点对点的形式。随着对网购信任和喜欢的消费者的增多,购物所产生的物流呈放射性状态。当人们都开始意识到网上开店是一种新兴的赚钱的方式的时候,大批的网店开始涌现,遍布全国各地,购物所产生的物流开始呈现一种物流网的形态。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物流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不可否认无论是邮政还是快递公司,它们的业务都因与淘宝的发展而有了大幅的增长,业务范围也不断的扩大。而淘宝也因有了物流的保障可以没有后顾之忧,而全力的向前冲刺!

   

“淘宝模式”战略

   

其实,“淘宝模式”战略是一个“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理念。淘宝向商家提供了一个网络的分销平台,把商家资源聚合集中向用户展示,帮助消费者节约成本,方便消费者购物。消费者网购后,把钱打进第三方平台支付宝,可以保护其利益。这些是信息资源和资金的整合。而网购所产生的物流,聪明的淘宝则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分散到相应的各个商家上。因为淘宝只提供的是一个网络平台而已。

 

截至2008年2月10日,淘宝网店总数为932012家,皇冠店铺占总数的0.2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淘宝并没有给大部分店家带来实际的对等销售。成就只是0.22%的淘宝店铺的销售额得到大幅度的增加,成为了皇冠店铺。其余的只是盲目跟风或者竞争关系而选择了淘宝开店。平台模式虽然不错,但是真正能具备条件的却没有几家,而最有价值的应该是最有普适性的。所以,淘宝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其自身的平台价值。不过,这到也应了社会营销的概念了。

 

淘宝催生社会公众化

 

淘宝已经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公众企业的决策需要公众化,淘宝商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由公众决定。由公众决定的商品将催生出社会的公平,解决了信息差而引起的社会不公平性。

同时,公众化平台的价值也是由公众决定,在这次为四川地震捐款的事件当中,淘宝的捐款就已经展现出了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及用户自主型。

 

相关链接: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当晚19:00,壹基金联手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天涯、搜狐、网易、雅虎等网站,开展大型网络救助活动,号召网友通过网络向灾区快速捐款,“早一点到达多一份希望”。壹基金在淘宝网上的募捐页面显示:通过淘宝等阿里巴巴旗下各公司汇聚起来的网民捐款总额已经突破1700万。

助理分析师:王琳 www.mktch.cn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