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360度鲍尔默:代替盖茨征战微软互联网困惑

   时间:2008-10-09 09:20:17 来源:腾讯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9月,《商业周刊》杂志评选出了25位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人物,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名列第一.

他被定义为“探索者”,鲍尔默需要完成的功课是,在不削弱Windows 优势的同时将微软塑造成互联网公司.IT业的重点已经从桌面转向网络,而微软接下来的表现,无论积极或者消极,都足够有影响.

360度鲍尔默:代替盖茨征战微软互联网困惑

同窗

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1956年3月出生于底特律.

底特律(Detroit)是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1899年建立第一家汽车制造厂,自1914年亨利-福特定义汽车生产线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

鲍尔默的父亲福莱德-鲍尔默是瑞士人,二战后从瑞士来到美国,最初时担任过战犯法庭审判长的翻译官,之后进入汽车业,后来成为福特的一名经理.母亲是俄罗斯犹太裔人,喜欢读书.

父亲没有机会上大学,因此寄望于鲍尔默.而事实上,鲍尔默在中学期间已经展现出多方面的天赋.他在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测试,即所谓美国高考中获得满分,全美数学大赛中进入前十名,顺利拿到哈佛数学系奖学金.当然大家不会忽略他的身材,中学时代他是一名橄榄球后卫队员.

鲍尔默是在1973年进入哈佛的,在二年级时他结识了同一宿舍楼的比尔-盖茨.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比鲍尔默年长几个月.

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学校的电影院,据说在观看《雨中情》和《橙色钟表机械》两部电影时,他们均被打动,最后还合唱了主题曲,并热烈讨论拿破仑,鲍尔默得出结论:这个家伙不寻常.

之后两人成为朋友,虽然鲍尔默热情洋溢,性格外向,而盖茨性格腼腆,较为内向,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讨论数学问题.在他们老师的记忆中,这两人很少来听课,但是门门功课都是A.

我们都知道的,1975 年,盖茨从哈佛休学以创办微软,当然他也询问了鲍尔默的意向.不过那个时候,鲍尔默是哈佛的明星,他是《红色哈佛》报(Harvard Crimson)和哈佛文学杂志的骨干、学校橄榄球队的经理.他有更高的“机会成本”.当然,来日方长.

在获得了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鲍尔默考入了斯坦福商学院.斯坦福商学院成立于1925年,在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赫伯特-胡佛的倡导下成立,当时他认为美国西海岸缺少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

不过,鲍尔默决定先社会实践一下,于是他到了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宝洁,获得了一份产品助理经理的工作,最初是负责一种巧克力蛋糕粉.在总部大楼的同一间办公室,他遇到了另一个小伙子杰夫-伊梅尔特,他们成为朋友,伊梅尔特后来成为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79年鲍尔默进入斯坦福商学院,学习MBA课程.期间,他和盖茨一直有联系.1980年6月,微软成立五年了,这家创业型的公司已经明显有了管理上的需求.盖茨再一次建议他中止学业加入到微软.这一次,鲍尔默接受了.

于是他成为微软第17位员工,同时是第一位非技术员工,他的头衔是总裁个人助理,换句话说就是盖茨的商务助理.具体报酬是年薪5万美元以及7%股份.虽然两人都看好微软的发展,“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子上都拥有计算机”,但是这个阶段相信他们对7%的未来价值仍然缺乏具体的概念.

盖茨事后回忆:当时我掌管工资单,撰写和签署合同,缴纳税费,指导员工如何销售产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编写程序、销售软件,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事实上,把鲍尔默引入微软是我做出的最重要的抉择之一.”

技术产品商品化

今天我们回顾微软成功的过程,可以归纳为“技术产品的商品化”.

之前由系统厂商提供,或者由用户自行完成的程序,现在成为独立可出售的商品,并且相对于之前的获取途径,价格低廉.

在1980年之前,微软主要提供BASIC解译器,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或者“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当时的一些计算机爱好者自行编辑了一些BASIC解译器,并且免费发放.而微软是少数提供BASIC解译器的商业公司,于是微软BASIC逐渐成为产业标准,这也是微软第一个统治市场的产品.

而1980年,微软在一个机会点上,那一年IBM最终决定由微软来开发IBM Personal Computer操作系统软件.微软从开发者帕特森手中买下了一个操作系统,再把它改写为磁盘操作系统软件Microsoft DOS(DOS是Disk Operating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微软同IBM签订了一份,当时看没有什么,但后来意义重大的协议,微软保留了操作系统的所有权,并且被允许向其他PC 兼容厂商出售.

鲍尔默和盖茨在一开始就展开了“交锋”,盖茨回忆:我和史蒂夫很少发生争论,但他到微软的第三个星期,我们就起了争议.当时微软雇佣了30名员工,史蒂夫却坚持再雇50个……“但是史蒂夫丝毫不肯让步,所以我妥协了.”创业公司既存在机会,也面临财务风险,重要的是平衡两方面的观点,事后看来,微软成功走过了发展初期.

1983年,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因患何杰金氏淋巴瘤离开微软公司,他是微软第二大股东,这足以保证他成为这颗行星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1984年鲍尔默主管Windows开发,当时发现这项开发的复杂性超乎寻常,已经严重落后于既定进程.

早期开发的Windows其实只是DOS系统之上的一个图形应用程序,Windows 1.0于1985年11月20日发布,最初售价为100美元,没有受到用户特别的关注.

微软并不一定可以统治操作系统领域,在图形化界面潮流影响下,及对并行处理的切实需求,IBM和Microsoft共同开发了OS/2,OS/2是Operating System 2的缩写,意思为第二代操作系统.OS/2 1.0 在1987年12月上市.

这一期间微软推出了Windows 2.0,虽然此后苹果公司就Windows 的图形用户界面与Macintosh的相似性,同微软起了纷争,最后微软基于早先苹果的一个授权协议赢得了官司,但是Windows 2.0销量仍然不佳.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发布,基于多方面的改建,这次终于获得用户的认同.

最终Windows 而不是OS/2成为操作系统标准的原因,今天看非常清晰,个人电脑的用户同商业用户不同,强调广泛兼容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容忍少量宕机,而IBM仍然受到主机时代观念的影响.但是对微软来说,则是充分贴近市场,理解了用户的需求.

Windows 并非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追捧,而是经过数个版本之后才为市场所接受,这后来成为微软产品的一个“传统”,事实上隐含了PC软件开发的某种共性.

鲍尔默事后得出了“三阶段”理论:我喜欢跟别人说,所有的产品和所有的企业都将经历三个阶段:开始是愿景阶段,这一阶段充满了兴奋和活力,但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之处一无所知;接着就进入了耐心阶段,一个艰难的历程,你不得不对市场作出反应,经历反复调整之后,你不能失去耐心;最后,你终于进入了行动阶段,此时,可以规模生产,同时跟踪产品价格,看看怎样才能获得更多收入.

1995年8月24日推出的Windows 95其版本号实际上是Windows 4.0.Windows 95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也推动个人电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普通人操作电脑变得不再有障碍.

微软围绕Windows 95推出的宣传攻势,被认为技术产品营销的经典案例.包括“滚石”Rolling Stones乐队的歌曲“Start Me Up”迎面而来.当时,甚至于很多没有电脑的顾客受到宣传的影响也排队购买软件.

一位早期Windows产品开发工程师回忆:鲍尔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他同盖茨不是同一个类型的.只要给他一项生意,不管他做过还是没有做过,他都可以估算出这种生意的利润有多少,什么地方挣钱,什么地方亏本,误差不会超过5%.

接任

统一PC操作系统之后,借助于个人电脑的普遍应用,微软一定程度上取代了IBM之前在IT领域中的地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还在MS-DOS时代,与电子表格软件Lotus1-2-3兼容性的问题就受到关注.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Office办公软件开始渗透公司用户.

Office最初是一个推广名称,诉求重点是购买合集比单独购买要便宜.最初的Office 版本包含Word、Excel和Powerpoint.另一个专业版包含Access.之后涉及的软件包括Outlook 一款电子邮件客户端,Project用于为任务分配资源、跟踪进度、管理预算和分析工作量的软件,Publisher入门级的桌面出版应用软件,2000 年微软在收购Visio公司后增加了Visio流程图和矢量绘图软件.

公司用户无疑有更强的支付能力,Office套装办公软件给微软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当微软介入到公司用户具体工作的时候,他们就有机会提供后端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还记得OS/2吗,在微软和IBM关系破裂之后,IBM继续开发自己的OS/2,微软则把OS/2 NT改名为Windows NT.没有什么是浪费的.

总的来说,技术产品商品化意味软件被设计成容易设置,允许企业雇佣水准不是很高的系统管理员.微软鼓吹这降低了企业的IT“拥有总成本”.一定程度上是对的.

这个阶段,微软让产业链所有的企业都感到不安,通过PC操作系统,微软天然同最终用户接触,而凭借成功的“技术产品商品化”,微软似乎可以将影响力遍及到所有的领域,数据库、企业管理软件、用于团队协作的群组软件,一切一切.

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微软实际上实践了“包围再扩展”(embrace and extend)的策略.在开放的,已经确立的行业标准之上加入自己的专利功能,最终达到利用其市场优势来控制“扩展”的标准.

不过,同微软崛起类似,技术型企业的挑战者总是出现在视线之外.

1994年4月4日由马克-安德森和吉姆-克拉克共同创办了马赛克通讯公司,后来更名为网景.1994年10月13日该公司开发的Mosaic网景0.9版浏览器上市,这套软件后来更名为Netscape Navigator.1995年8月9日公司股票上市,同时也宣告了互联网热潮的到来.

微软迅速意识到一个问题,网络浏览器削弱了操作系统的地位,于是迅速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以同Netscape竞争,两家为竞争客户,竞相免费发放软件,这也启迪了随后的互联网经济,最终微软通过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捆绑的方式再一次拥有了市场.

不过,这就打破了之前的平衡.1997年10月,美国司法部指控微软垄断操作系统,将浏览器软件与视窗操作系统软件非法捆绑销售.

1998年7月,之前担任微软公司销售与技术支持执行副总裁的鲍尔默升为总裁,负责微软的日常管理与运营.同年10月,反垄断案正式立案.

2000年1月13日,比尔-盖茨宣布辞去微软首席执行官的职务,留任董事长,事实上他给自己一个“首席软件设计师”的新头衔.鲍尔默接任首席执行官,同时进入董事会.

鲍尔默后来回忆:1999年,盖茨让我担任CEO.我说:“如果你还想当CEO,那么就别让我当CEO.”而盖茨说:“我是真的想让你当CEO.”

2000年4月,联邦法官托马斯-杰克逊称,根据搜集到的证据证明微软公司的确存在垄断行为.杰克逊判决微软必须一分为二.据CNN的报道,具体是,一家公司负责生产和销售Microsoft Office 等应用软件,以及互联网相关业务;另一家将负责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公司的每个董事仅能拥有其中一家公司的股权.6月,上诉法庭推翻托马斯 -杰克逊法官对浏览器案件的裁决,微软躲过被拆分的命运.

性格应该是人事变动的原因之一,鲍尔默热情洋溢,沟通富于感染力,演讲中说到关键词时,经常会重复三遍.与盖茨相比,鲍尔默更接近“性情中人”的定义,当然,这一阶段,公众希望和一个不同于传统印象中的微软CEO打交道.

最勤奋亿万富翁

微软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来决定网景公司的前途,但是它无法改变产业的趋势,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PC在IT产业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这个阶段,微软的市场定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一个IT业的进攻者,逐渐转变为一个兴趣广泛的参与者.

2001年微软推出的Xbox游戏机,游戏终端市场之前一直由索尼公司和任天堂(Nintendo)两家公司主导.

这种市场渗透是相互的,自由软件Linux让IT评论家们兴奋不已,当然也让鲍尔默感到了压力,2002年6月17日CRN.com报道,鲍尔默在谈到Linux时说:它是非传统的,自由的,而且很便宜.我们必须告诉人们,为什么他们所付其实物超所值.我们的产品曾经都很便宜.我们要比Novell,甲骨文都要便宜.但这次我们不能这样办.

SQL Server让微软和甲骨文在数据库市场遭遇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微软从Sybase买到了数据库软件技术.通过较低的价格,以及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Gartner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SQLServer在非主机市场上的份额达26%,位居第二位.

拥有数据库之后,微软又渗透到管理软件领域.2005年SAP的CEO孔翰宁就这一问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微软在中型企业市场将是SAP公司的竞争对手.”但他同时也表示,“SAP有更为丰富的产品线,SAP公司和微软公司的业务和解决方案的交叉并不太大.”

一方面,这一阶段,微软在众多领域颇为积极,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但是另一方面,那种颠覆性的市场变化再也没有发生.

当然,微软仍然具有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还在早期的时候,微软就发现软件开发依赖于优秀的人才,普通人才的堆积并不能形成对优秀人才的替代.围绕这一观念,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微软已经形成了理解人才,获得人才,发挥人才的理论和对应的机制.

亚当-杰佛逊的《史蒂夫-鲍尔默传》中记录,当谈到员工的条件是什么?鲍尔默说,“我选择员工的条件只有四个:勤奋、数学逻辑能力强,高智商和高情商.”

鲍尔默也引用盖茨的话:“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为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

鲍尔默开通了24小时的800免费电话,以便员工同他联络,而且他也真的亲自接听这些电话.据说,他能说出1000名公司经理人的名字和职务.

2006年7月鲍尔默表示,微软已经成为一家“多内核”公司.公司内部有一个“索尼”,还有一个“雅虎”或者“谷歌”.鲍尔默强调,“微软是相当顽强的,在介入的主要业务中,它还没有放弃一种业务.”

的确,在新的阶段,扎实的工作是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公司需要勤奋和富于奉献精神的CEO.《福布斯》评选出全球最勤奋的亿万富翁,鲍尔默当选.这并不让人意外.有媒体采访了一位微软前员工,这位和鲍尔默相处多年的员工透露,鲍尔默能记住公司里许多普通员工的名字,原因是每天睡觉之前他都翻看微软的职工手册.

网络时代的困惑

回过头来看,微软在接受互联网上并不保守.

1995年8月24日微软推出了在线服务MSN(Microsoft Network,微软网络),以同AOL竞争.

1997年,微软收购了Hotmail,互联网早期最受欢迎的webmail服务商.之后Hotmail被命名为MSN Hotmail,并成为.NET Passport,一个综合登入服务系统的平台.

最初的时候,雅虎们通过广告获得收入,那么这实际上被认为是一种较为边缘化的IT收入模式.但是随后Google迅速崛起,突然让微软之前似乎完美的商业模式变得老旧.

之前微软通过技术的商品化,将软件包装在漂亮的盒子里,在多样化的流通渠道出售,基于规模效应来获得软件的开发投入.

但是Google 证明了另一种模式:如果某项技术产品是免费的,那么就可以吸引最多的用户,相应充分体现规模效应.而基于互联网意味,诸如升级,或者程序打补丁不再会困扰用户.换句话说,之前昂贵的服务变得异常廉价.而当一家IT企业成为行业标准之后,具体的商业模式变得不再重要.

我们知道Google 推出了Android操作系统,这是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换言之它是免费的,既然是免费的,手机厂商就可以推出更为廉价的智能手机,而Google将从支持手机的网络服务中获益.对应微软的Windows Mobile是收费的.

2008年10月,鲍尔默表态,将继续向手机制造商收取Windows Mobile版权使用费.他表示:要说为什么Google、诺基亚不受版权费,尤其Google,如果它不赚钱的话,为什么会投入那么多钱,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征收版权费,他们(各合作伙伴)反而能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微软要面对的变化,不仅仅是Google,还包括“老朋友”苹果.这家发端于个人电脑产业初期的企业,一度被认为跟不上趟了.但是在过去几年,得益于Mac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以及iPhone手机的热销,股价一路上扬,2008年8月总市值已经超越了Google,仅次于微软和IBM.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Windows不再是全部.

2008年2月1日,微软宣布,计划以每股31美元收购雅虎全部普通股,交易总价值约为446亿美元.鲍尔默随后表示:我们一直都很尊敬雅虎,这一交易可以推动我们为消费者、发行商和广告客户提供更令人激动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我们在网络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但是这不是杨致远的想法,虽然最终报价进一步提高到33美元,谈判仍然破裂了.在其后致杨致远的信中,鲍尔默写道:我认为我们本周所做决定是有用的,让我第一次清楚地明白了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

2008年6月《财富》刊载《后盖茨时代的微软挑战》一文,文中指出:在线服务部门提供Windows Live服务,包括微软搜索产品和Hotmail,其33亿美元的年收入仅占公司年收入的6%.

当然,投资者持有相当的保留:微软的股价在过去6年中一直在25至30美元间窄幅波动.2007年股价曾经上涨至35美元,但微软提出收购雅虎后又跌回20多美元.现在微软股价12个月市盈率只有16倍……

2008年6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发生的事件是,比尔-盖茨退休了.这是一个感伤的时刻,告别晚会上,鲍尔默交给盖茨一个剪贴簿作为离别礼物,两人热泪盈眶.饱含了他们的友谊、相互理解、理想……

结语

在IT业有一个“传说”,即一家企业无论多么成功,也不能成为跨越两个时代的领导者,一个典型的例子是IBM.

微软一直在留意这个寓言,IT评论家们帮助微软找到了众多潜在的挑战者.其实到目前为止微软应付得不错,现在没有人认为,AOL会颠覆市场了,网景则被AOL收购了,而雅虎属于被收购对象,即使雅虎和AOL联起手来问题也不大.鲍尔默曾表示他将在10年后退休.那么他将揭开寓言最戏剧性的一页.我们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