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带宽面临稀缺危机 无线网络“堵车”将成常态

   时间:2010-05-23 17:47:24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美国ABI研究公司最近发布了关于全球宽带使用情况的最新报告,该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固定宽带用户数量为4.307亿,而到2015年,全球固定宽 带用户将增长到5.48亿,其中1.34亿为光纤用户。近日美国《时代》周刊刊发文章称,信息时代的人们都热爱手机和互联网电视,对 宽带的需求也会无以复加。当资源稀缺时,就会出现寡头,也将有一部分人无法拥有这些资源,因此,在新千年很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资源危机——带宽。带宽将成为 新时代的“黑金”。

各国“抢滩”宽带发展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4月 15日宣布,美国将大力普及高速宽带网络,力争未来10年内在全美各个角落建立起高速宽带网络。

该计划制定了以下目标:在未来10年 内,为至少1亿个美国家庭建立传输速度达每秒100兆比特的网络,这一速度将比现有用户上网速度快20倍以上;在学校、医院和政府部门等公共场所建立每秒 1吉比特的高速网络;为警察、消防队和其他公共安全部门建立新的无线网络,以确保这些部门在紧急情况下能相互联系和分享信息。FCC表示,一旦该计划付诸 实施,美国将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快和最广泛”的宽带网络。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欧盟也敦促其成员国使用同样的微波调频作 为其手机宽带,借以实现2013年宽带网络覆盖全欧洲的目标。

日本和韩国是宽带网络发展非常好的地区之一,其光纤到户普及率分别达到 55%和49%。新西兰通信与信息技术部部长乔伊斯也于去年3月31日宣布,政府将投资15亿新西兰元(约8.4亿美元)用于光纤高速宽带网推广计划。

市场投资谨慎可能导致宽带不足

从技术上讲,带宽是利用通道传输信息的能力。通过某个通道的信息 越多,使用的带宽也越大。一旦需要传输的信息量超过了通道拥有的能力,就会出现带宽不足的情况。

《时代》杂志在报道中指出,有时候, 网速变慢可能是由全面的信息拥堵造成的。但除此之外,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高昂的价格和可能会出现的投机谋取暴利的行为。随着人们对宽带需求的加大,供应商 很有可能提高价格,重演能源市场发生的“剧情”。

那么,我们能够依靠光缆或者电话公司来解决这些问题吗?简而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个宽带供应商,比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有线电视公司等,可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增加频宽容量就必须大规模投资,而客户又 可能因不满意其服务而随时弃它而去,公司用于基础设施升级的数十亿美元投入或许就会“打水漂”,这使得这些公司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不得不谨慎行事。

光纤与铜缆的博弈

ABI的研究显示,尽管各国已经开始大力推动光纤到户,不过到2015 年,DSL(数字用户环路)技术依然是主流,其比例为65%,高于光纤上网的24%。

ABI表示,虽然移动互联网的接入已经成为不少 用户的选择,但是固定宽带在家庭娱乐和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固定宽带仍会是主流选择,不过这并不妨碍移动互联网的高速普及。

这一点在美国表现得很明显。美国最大的本地电话运营商Verizon通信公司于5年前雄心勃勃地开展“FiOS”计划(光纤到户的三重播放服务),并宣 布为此投资230亿美元,现今Verizon的“光进铜退”工程已接近尾声,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互联网接入速度和电视服务。

但由于该 项目成本过高,Verizon通信公司于3月30日宣布,在还未提供FiOS电视和宽带服务的城市,将不会再建设。尽管如此,该项目使Verizon通信 公司有效地对抗了美国有线电视公司,也比没有光纤到户的电话公司所提供的带宽更高。

但是,美国的很多其他宽带公司一直对铜缆恋恋不 舍。比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将光纤铺设到临近住宅的位置,但信号进入家庭的最后一段路程仍然是使用铜缆电话线路传送的。这是一种较低成本的策略,容易讨华 尔街投资者的“欢心”,但也限制了最高带宽。

无线网络“堵车”将成常态

《时 代》杂志指出,如果付出更高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靠光纤能够暂时解决带宽问题。然而,真正的宽带不足将发生在无线网络领域,因为需求在不断增加,而 供应却相对疲乏。

网络工业无法满足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人们既看到政府在数据计划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也看到更加频繁的掉线和连接 缓慢。情况最糟糕的时候,网络堵塞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正如现在在大城市被视若无睹的塞车一样,无线服务运营商可能利用供应不足来挣钱,为优先接入和确保 宽带连接收取“小费”。如果人们想享受高速宽带赋予的乐趣和便利,需要尽快想出摆脱带宽困境的办法。 (来源:科技日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