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网络高速路需要“红绿灯”:网络舆论生态待规范

   时间:2011-05-17 09:17:3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微博“粉丝”

当微博用户对其他用户进行“加关注”操作时,就成为了对方的“粉丝”,可以在自己的页面上第一时间看到所关注的人最新发布的微博。每个用户都可以主动对别人“加关注”,也可以被别人“关注”。每位用户拥有“粉丝”的数量,在主页上可以显示。虽然借用了现实生活中“粉丝”之称,但微博上的“粉丝”更多元、更灵活。

过去一年间,中国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门非微博莫属。通过手机、电脑随时上传信息、接受“粉丝”们的评论和转载,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博主来说,拥有更多“粉丝”,就拥有更多关注,同时也增加了随时记录、分享生活的兴趣。

因此,“粉丝”也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少微博主们热衷于比较相互的“粉丝”数量,甚至催生了所谓“粉丝交易”。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谁在进行“粉丝”交易?有多少人真正在乎“粉丝”数量?“粉丝文化”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关注”催生交易“"粉丝"0.1元一个,转发0.1元一条,评价50元20条。”提供“微博刷粉”服务的雄鹰工作室这样介绍自己的业务。

“我们的账号有头像、有昵称、有关注,和真实账号无异。”雄鹰工作室一再保证。其所出售的就是“马甲”,它们正推动着“人气买卖”升级换代。

“在"微博争夺大战"中,哪一家微博的"粉丝"数量多,哪一家对用户就更有吸引力。"粉丝"数量上不去,会给网站的市场推广带来很大压力。”某门户网站微博运营部门知情人士直言,“粉丝”的数量和网站的发展壮大已经息息相关。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心理催热了“粉丝”交易呢?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很关注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我们不断在他人或自己想象的观众面前表演自我,留恋自我的形象。”业界人士张嫱提出,乐于拥有“粉丝”和人们的“自恋”心理有关。

“自恋的想象是整体社会的特质,而非特定人格形态。手机自拍、博客、微博,媒介新宠不断蹿红,微博的迅速蔓延使得我们全面进入了微传播时代。”张嫱说,“我们喜欢在媒介中看见自己。我们观看自己,也想象他人如何看我们”。

正是这种心理,促使人们关注自己“粉丝”的消长,也关注他人“粉丝”的增减,并以此评判微博的价值。于是,短时间内提升人气,也就成了一些博主的追求。

在某门户网站,打开姚晨微博,“粉丝”总数已超过800万,最新一篇微博被转载5600余次,拥有评论3000余条。

希望壮大自己“粉丝”军团的,不只是名人。IT名人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一书,详细介绍了吸引"粉丝"的分步战略:“0—100:交换关注”,“100—1000:请人转发和推介”。互联网上,利用操作技巧增加“粉丝”的“高招”更是数不胜数。2010年12月上线的“粉丝汇”,由于提供了宽广的“互粉”市场,迅速跻身网站前十大热门应用。

“粉丝”有多重要?

商业行为得以扎根的土壤,是当下一部分人的文化赶超心理。

“和国外相比,中国人对新兴媒体过度热捧。”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认为,这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文化心理有关:“反权威、反传统,唯恐自己不新。不是宁静致远,而是在焦躁中赶超。急功近利地购买"粉丝",是赶超心理的个人体现。”

他认为,“这种行为基于特定的网络氛围,似乎谁的嗓门大、谁的口水多,谁就是赢家。这破坏了和谐的社会气氛,不利于形成建设性的意见,对国民精神的培养不利”。

与这种急躁心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部分网民对“单纯阅读”和“兴趣书写”的坚守。

“真正玩微博的人,不会太关注自己到底有多少"粉丝"。”网络作家王小山也是微博用户,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很难理解有人会购买“粉丝”,“在普通用户里,其实盲目比拼"粉丝"数量的人也不多。没有头像、没有博文的所谓"僵尸",可能是刚刚注册、还不太会用微博的人”。

一味追求“粉丝”数量,背离了“微博”作为个性化信息发布和分享平台的初衷。只有发自内心真正感受到乐趣、真正热爱“微博”,网友才可能乐此不疲地集体“编织”和“围观”。在张嫱看来,对于微博用户,真诚交流、彼此信任最重要:“微博大部分是即兴书写并发布的,展现出了最真实的自我,因此才特别吸引人。”

“博文转发次数、引起的讨论,才是影响范围的真实代表,有效的受众才能让传播发生影响,购买"粉丝"只能让数字显得声势浩大而已。”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指出,“被虚假"粉丝"数吸引、前来关注的网友,一旦发现微博内容并不吸引人,仍然可以选择不关注或者取消关注”。

网络高速路需要“红绿灯”

关注某个人的微博,似乎只是个人行为,但事实上声势浩荡的“粉丝”大军正在重构着网络舆论生态。

“成为某个微博的"粉丝"是为了方便浏览,和线下真正狂热的"粉丝"不同。”张颐武认为:“国外的类似网站社交功能相对强,圈子倾向比较明显。而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微博相当于阅读器,是一个信息分享和检索的平台,就像是报纸。”

在这个公开的平台上,只言片语经过“粉丝”的关注和转发,能瞬间布满整个视听空间。与此同时,网友也再不仅仅是只看不动的个体,主动的“围观”形成了力量。

“新媒介终结了被动的受众,我们主动地在微博上寻找感兴趣的人、感兴趣的话题,决定我们的关注热点。”张嫱认为,微博让受众变成了主体,因此人们有了充分的自主性去鉴别真伪、做出选择。

谈及中国网络“粉丝”的现状,王岳川认为,言论匿名、盲目性和浪潮性三个特点,衍生出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他说:“一方面,部分被关注者不断发表与传统、经典、正面看法相反的意见,故意留下"可击之懈",以图引起轩然大波。另一方面,信息爆炸、传媒时代过度消费的心理,以及价值多元导致的价值"无元"环境,驱使关注者对难以辨别的事件采取"爱谁是谁"的态度,甚至通过关注来发泄怨气。客观冷静的讨论和建设性的意见,在此过程中被淹没了。”

在争相吸引注意力的网络世界中,抵制信息爆炸和言论匿名带来的负面影响,真诚交流、恰当地表达自己,诚然需要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制度的规范、线下问题的及时解决,也是促进健康网络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

对此,王岳川认为:“在实现网络实名制、社会意见获得更多传播渠道、网络"高速公路"建立起"红绿灯"之后,也许"粉丝"可以更加理性、更加"清明",从从众心理中走出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