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社交网络形态拉锯战:兴趣图谱 社交图谱 经历图谱

   时间:2012-05-28 11:15:09 来源:复制工场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最近一直在思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交网络形态和产品的结合点。恰逢昨天资本实验室博主王博发表了一篇强文《社交网络的三种图谱》。以下是文章节选,点此查看原文。笔者并不完全同意原文的结论,但以此为引子,我想谈谈对三种社交网络形态的理解和预测。

一、社交图谱

在过去的两年,社交图谱按照目标人群和亲密度也发展出来各种不用类型的网站及应用,Sonar是一款基于陌生人交友的应用,Path则是基于一种私 密交友的产品,限制最多50个亲密朋友,而Pair是一款情侣社交,只和自己唯一人生伴侣分享信息,也就是说限制人数是2人。据报道,在Path上线后几 个月,谷歌提出以1亿美元外加基于财务表现的2500万美元收购Path, 遭到了Path方面的拒绝。同时这些应用的兴起也给了Facebook相当大的压力,Facebook该考虑如何应对用户兴趣的不断转移。

二、兴趣图谱

2011年是兴趣图谱的爆发元年,到了2012年,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兴趣图谱呈现着多样化和深入化的趋势。社交图谱是根据不用的亲 密度将大家联系起来,兴趣图谱则通过人们相同的兴趣将大家聚集在一起。比如体育类的Playup,音乐类的Turntable.fm,旅游类的 Trippy,健身类的Fitocracy,视频类的Viddy和Socialcam等。兴趣图谱还将迅速发展,我相信环保类社交,汽车类社交等也会慢慢 崛起成为黑马。

三、经历图谱

关于经历图谱报道的比较少,在未完全满足人们兴趣的情况下,经历图谱受到关注较少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我相信未来经历图谱也将会成为一个热点,创业公 司会从这方面找到用户的真正需求。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叫做Erly的网站,我把它叫做经历图谱的雏形。这个网站是由美国风险投资公司KPCB前合伙人埃里 克·冯(Eric Feng)于去年下旬创办的社交网站,该网站专注于个人经历,人们可以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将自己的经历记录到相册和视频之中,也可以创建一些活动邀请朋友参 加。

就@复制工场的观点,其实在SNS发展过程中,社交图谱,兴趣图谱和经历图谱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界限,基本每个SNS都三者兼具。区别只在于产品的微调以及运营导向问题。

兴趣图谱就是以“享受乐趣”为核心,其实是SNS最原始的形态,以兴趣聚人是最原始的逻辑。SNS作为BBS形态的改进其实并没有弱化BBS里兴趣 的元素,只是强化了个人的元素而已。它的社交气息重吗?并不重!MySpace可以说是最早的基于兴趣的SNS。Myspace的失败并不在于它基于兴趣的SNS的出发点有问题,而在于它在运营上过于强化以媒体化的方式运营,媒体属性和炒作属性太强,媒体属性被替代的风险极大,它只是成为了被替代的对象。但这并不能说明兴趣图谱的失败。最典型的是Pinterest,这其实就是兴趣图谱的典范,以及引文中提及的各个细分市场的兴趣类社交应用。目前,兴趣图谱的潜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兴趣是非常多元化的。

社交图谱很好理解,以“交际”为核心,相对兴趣图谱而言,可以玩的形式会比较单调。大家能想到的其实更多的也就引文中所提及的那几款产品,你还想到了其他的玩法吗?很多人会很自然的把社交图谱和Facebook挂在一起。其实,这完全是两码事。Facebook的起家是兴趣图谱,更确切的说是兴趣图谱的极致“性趣”,接下来是“经历图谱”,回味过去几年,过去几天,甚至刚刚发生的“经历”,接下来最后才最后被整合为“社交图谱”。Linkedin 是个很典型的“社交图谱”类SNS,但单纯社交的问题我们从Linkedin上也看的出来,较集中的用户群体,中等的用户基数,较低的活跃度,以及很大的 运营难度。甚至笔者一直在想,这个社交图谱市场究竟有多大?除了“约炮”,“婚恋”和“私密分享”这类和兴趣图谱稍有重叠的功能之外,还有多大存在的意 义?如果你的SNS发展到了平台级别,那一定是个庞大的“社交图谱”类SNS,但如果没有做到平台,仅仅是有几万几十万人的规模,那能否存续的风险是大的 可怕的。个人认为目前社交图谱主要是由新技术比如移动端和LBS驱动的沟通模式上的创新而产生的一小块市场,市场规模上还是有待探讨的。

经历图谱基本可以忽略,以“过往经历”实现“社交”和“兴趣聚合”目的。其实SNS的重要基础设施基于 TimeLine的 Feed流就是典型的“经历”的展示,资料里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等也都是“经历图谱”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下,你在SNS上发的任何一个状 态,任何一条信息不是你过往经历的体现呢?只不过在目前现有产品中,对于“经历”的重视程度和展现形式的考虑并没有提到一个战略级的层面上来。如果一两种 以“经历图谱”的新玩法而崛起的创新模式我并不觉得奇怪。比如把Path做些改进形成一个“经历图谱”的SNS,我会觉得非常自然。但如果这个领域能出现 多种玩法多个玩家,我想这会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当然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的一些消费行为和喜好行为的引导和沉积也可以作为“经历”的内容,它的商业价值会特别大,超过Pinterest和Facebook我都不会惊讶,但@复制工场 不认为它在运营上会一帆风顺。

如果纵向来看这三个领域,Myspace代表的第一代兴趣图谱模式被Facebook为代表的以实名制为核心的第一代社交图谱模式取代。而 Facebook的第一代社交图谱又面临着以Sonar、Path、微信和陌陌这样的来自手机端的第二代社交图谱模式的强劲挑战。同样的,第二代兴趣图谱 模式比如Pinterest、Instagram、Viddy、Turntable.fm等又强劲的向Facebook这样的第一代社交图谱发起了猛烈的 进攻。不过到目前为止,第二代社交图谱模式和第二代兴趣图谱模式还没有交集,或许它们之后会真的完全成为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新方向。而“经历图谱”似乎是个美好的串起来前二者的新方向,但在具体玩法上真的还有待观望。

您也想进入SNS来分杯羹?兴趣图谱尽管运营起来难度不大,但可替代性却非常大。社交图谱现在做时机上恐怕已经有点迟了。经历图谱是一个靠谱的方向,但产品上还需细细琢磨一下。总之,如果您有强大的创新思维,这三块都可以进入。如果您只是想玩玩票,这三块就都算了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