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格力:中国创造走出去,如何走稳当?

   时间:2012-06-05 10:01:15 来源:明通新闻专线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这是一个“走出去”最好的时代,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让西方发达国家疲于应对,降低了接纳中国企业的门槛,而且处于“抄底”好时机。

这是一个“走出去”最坏的时代,因为经济危机之下风险加剧陷阱增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难以估计的情势常常突如其来,而且不少地方时局动荡。

“走出去”掀起高潮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今年初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并购活动共计5364宗,相比2010年增长5%。其中海外收购207宗,规模约为429亿美元,收购宗数与并购规模都达到历史新高。截至2011年年底,境外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

新年伊始的2012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掀起小高潮。

山东重工斥资3.74亿欧元斩获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企业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国家电网以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个个都是大手笔,件件都受关注。

“走出去”风险高发

一则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中国平安并购荷兰—比利时富通集团,8个月净亏157亿元;TCL并购汤姆逊,3年净亏40亿元;中投集团投资美国黑石集团,20亿美元不到一年,缩水70%以上……

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糟糕表现,让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蒙上了一层阴影。正是这样,伴随着“走出去”的热潮,风险也在累积和高发。

抛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和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不谈,面对一拥而上的中国资金也会心存不安,比如对资金需求迫切的欧盟就有着复杂的政治障碍以及对中国投资的挑剔。比如,法国就在今年1月成立了11个委员会,对核心产业进行监督。而意大利也效仿法国式的策略,在被视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不受欢迎的外国并购进行讨论。

因此,“走出去”不是万能的,想买到核心技术的想法是天真的。

“走出去”重在稳当

中国企业“走出去易,走好却难”,因此“走出去”重在走得稳当。

今年3月,格力电器的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正式播出,这个来自中国的全球空调行业领军者,以“技术领先者”的姿态,向世界传递“中国创造”的价值。格力稳扎稳打不冒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去”:完善在巴西、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的国际化生产基地,在海外开设了多家销售公司以及500多家专卖店,中标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等国际顶尖赛事……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教授提醒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不熟不做。”其核心意思也是要稳稳当当地“走出去”。

怎么才能稳当呢?当然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如同格力站在了世界空调技术的制高点,才有有了开拓国际市场的利器。如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所强调的:“中国制造业要走向世界,不能简单用一个附庸性的,而应该是创造性的。以格力为例,我们的产品不仅要大量出口,而且还要被国外当作高档产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