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鹿晗是谁? 发5条微博竟能收获近188万条评论

   时间:2013-07-30 14:47:32 来源:新华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只发过5条微博,就收获了近188万条评论的“鹿晗”是谁?

7月28日,北京,晴。不知是谁在五松棵体育馆外场的临时售卖区大喊了一声,于是几百个女孩蜂拥而至,为了一张印有偶像姓名的塑料纸而抢得香汗淋漓。抱着近距离观察90后粉丝群体的心态,我也凑在抢到塑料纸的姑娘身旁看了看,“鹿晗”,那是谁?

不出所料,微信朋友圈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这个被黄牛党称为“亚洲偶像”的小兄弟。不过,看着这些从外地组团包车赶过来买几乎和周杰伦出场时同价的门票只是为了看下午的某娱乐节目录制现场中鹿晗所属演出组合EXO一面的妹子们,显然是我和老伙伴们孤陋寡闻了。

在了解鹿晗是谁之前,不妨来看一下这个微博——@M鹿M

这个一共只发了5条微博的账号,总共收获了96972个赞,被转发了152993次,被评论了1877903条,上面贴的这条内容,更是创下了单条评论125万的记录。(截止北京时间7月29日清晨7时)

当被问及“这是单条微博评论量最大的了吧”的时候,新浪副总裁王高飞给出了一个汗的表情,说“干嘛的这人?”

新浪高管还是应该多熟悉下自家产品——如果搜7月28日时有关首都机场的微博,会发现一共有两类内容,一类是抱怨“我出来被人海给镇住了,这是我这些年见过机场最多的一次人!”、“震死我了!哪见过这阵势!”,另一类是鹿晗粉丝群维护的#京城鹿少回来了#话题贴,以及接机粉丝的直播贴。当天,新浪热门微博TOP100中有7条和鹿晗相关,#京城鹿少回来了#冲到了热门话题第11位。

鹿晗,1990年4月20日出生于北京,曾是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05级的校草。后在韩国留学时因为“出众的外貌和气质”在明洞逛街时被韩国最大娱乐公司S.M Entertainment的星探发掘,成为S.M Entertainment于2012年推出的男子团体组合EXO里的正式成员。(画外音:“北京的票贩子们乐开了花,他们重新认识到只要EXO在就是赚银子的保证,又不是专场,第二排卖2400一张,听说安排EXO开场一首,中间颁奖,压轴一首,保证粉丝们不会提前离场。”)

其实,与其说不可思议的是鹿晗如今在少女群体中有魔怪一样的号召力,还不如说是普罗大众竟然不知道此人的存在。在百度贴吧“内地明星目录”中,鹿晗吧常年霸占第一,在“韩国明星目录”中,EXO吧同样一骑绝尘。在韩国Hanteo专辑销售排行榜和GAON歌曲排行榜中,EXO组合均占据了前5席中的两个位置。和他们同量级的,是女子天团少女时代(韩国版AKB48)、国民歌手赵容弼(与谷村新司、谭校长齐名)。更令人惊叹的是,在Naver人气热搜榜中(Naver是韩国百度),鹿晗除了挤进青少年热搜榜外,还排在了“主妇人气热搜榜”的第二位,搜索率是10%!

当然,要分析鹿晗和EXO为什么走红,还可以写几本书。比如cp文化、耽美文化、在日韩运作多年已趋成熟的偶像经济学、那些你压根不认识却每天都在“职业毒害欧罗巴少年”的日本爱抖露们……

比如你根本不知道buono!在法兰西有多么受热捧(粉丝集群号称千人斩)、MOON-香奈是如何在暗中征服了英吉利、德意志、奥地利的脑残粉,几百个欧洲女汉子穿上女仆装一起唱“兔兔”的场景,是超越绝大多数人三观以外的世界。至于“驯鹿一生推”这种外人一头雾水的黑话,却打发了不知多少青春期女性寂寞的长夜。(简单理解,就像是《柯南》中“新兰派”或“柯哀派”那种同人设定)

这种经济模式,在韩国被称为“超级印钞机”,韩国最大的造星梦工厂SM公司每年平均砸10亿韩元培训团体成员。以偶像团体“少女时代”为例,从练习生到2007年正式出道(约5年时间),投资金额粗估已超过20亿韩元。而这些团体一旦登场,就注定进入征服模式,EXO出道专辑《MAMA》一个月销量突破十万张,至今还盘踞在韩国专辑销量前50榜单。拜其所赐,在五棵松体育馆门口卖望远镜和标语牌的妹子都小挣了一笔,除了黄赌毒,还有比这更好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转型”模式吗?

一个令人唏嘘的境遇是,“断代”间的讥讽与漠视也出现在80后与90后之间。比如这张被很多大号转发嘲笑的图——

且不说真实情况明明是武艺吧的粉丝坐三轮车去福利院做公益,就算的确是武艺粉丝坐三轮车北上看演唱会,你岂不是更应正视这些能从6线城市孩子口袋中掏钱的艺人(或者说是商业产品)?还有很多人热衷于取乐@泸州MC石头,觉得自己智商爆这个农金非主流喊麦歌手8条街,醒醒吧!石头哥现在出场费三万,你月收入有人家一半吗?

2006年,前文化部长刘忠德说“超女宣扬的是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思想,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一种毒害。有关部门要对超女加强管理,甚至取缔。”

2013年,在网吧写稿的我被身旁LOL玩家发出的叫嚷声所困扰,原来他们都在看电视中直播的“中国好声音”第三期节目,喊叫是为了支持一下自己的东北老乡。

你看,那些曾经难以被“老伙伴”们理解的文化,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天然拼图之一。不是吗?( 伯通 )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