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移动时代电商新玩法 信用仍是关键隐患

   时间:2014-03-30 21:56:53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这是移动互联网思维下很多创新商业模式的共性。围绕移动互联网,一切都被重新定义,老公司、旧业务焕发出新活力,而创业者也被激发出更多灵感,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这所有的变化中,碎片化、个性化、社交、传播成为移动时代商业的新关键元素,这些元素将个人参与的作用不断放大,信用成为支撑一些新商业模式的隐性基础。近日,基于信任而设计出的商业模式最近非常抢眼,并正在接受市场的检验。

通过市场调查,《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了三类移动电商的新玩法。但不可否认,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安全和信任问题。

案例一:自由快递员仍存在安全隐忧

最近市场忽然走红的人人快递其实并不是一个新APP应用,早在去年3月就已经上线。目前,人人快递在全国已有500多万用户,服务覆盖全国140多个城市,通过审核的自由快递人超过150万,平台每天快递单量有数千单。

人人快递的应用场景是,发件人通过APP发布寄件订单,订单包括除了预约取件时间、货物名称、声明价值外,还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联系方式,软件会根据上述信息自动核算出快递费用。自由快递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路线进行“抢单”并从中获得报酬。

在人人快递开发者谢勤看来,这种基于众包模式的快递服务比传统快递有两大优势:一是相比传统快递,没有中转站和数量众多的快递员,是典型的“轻”公司;二是少了中间各级中转环节,可以提高效率降低货损。

目前市场热议的焦点在于人人快递这种创新的模式中信用如何保证,比如说自由快递员送货过程中发生货损、丢失如何划分责任。目前人人快递采用的办法是锁定个人信用卡或公司授信。不过,风险还是存在,比如,如果快递员在送货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又该如何划定,一旦造成人员伤亡和货物损失就不是信用卡能解决的问题了。

对于人人快递这种商业模式,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涉嫌违法。在我国,按照邮政法,快递属于监管的范畴,经营快递业需要有快递业务许可证。人人快递虽然声称自己不是快递公司,只是一个将线下资源整合的众包平台,是带有社交功能的软件。但实际上公司对快递员有授信,并从快递业务中获益,这意味着已经实质介入快递业务运营中。此外,门槛过低、流程简单也导致风险增大。

因此,基于众包模式下人人快递的出现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其中隐藏的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一点也不小。

案例二:用手机卖衣服基于信任度

与人人快递成为焦点一样,自从网购有从PC端向移动终端转移的趋势后,在手机上如何卖东西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目前,手机上购物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手机淘宝,另一种是基于微信及其社交圈子的销售。

而酷有拿货网是少数利用手机卖服装的企业之一,其创始人胡杨对本报记者表示,他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新销售渠道。

胡杨的商业模式是,利用酷有拿货网上已有的40万家线下实体店资源,让每家服装店经营者在手机上安装自己的客户端“微铺”,让网上的2.8万家品牌商或供货商安装“微店”。通过后台系统的打通,当供货商把一件新品服装上传到自己的终端时,所有安装有APP服装店经营者都可以同期看到该款新品,想订货的就可以直接下单,然后静等过几天后新品到店。

胡杨表示,这个首先解决的就是经营者上货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胡杨可以做两件事:一是会通过这个系统推送一些精选款,利润更高。因为实体店受面积所限,能展示的款式毕竟有限,通过这个系统,就可以成倍增加可销售的款式。二是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尝试C2B,把一些设计款放在系统接受预订,再根据下单情况由供货商组织生产。

胡杨所描述的用手机卖服装,是通过微信来实现的,目前差的只是在微信上完成支付,形成闭环。记者发现,在胡杨设计的模式中,有两层信任关系是这一模式能否达成的关键。一是酷有拿货网与供应商、服装店经营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二是服装店经营者与自己的顾客之间的信任关系。

对实体服装店的经营者来说,也必须要基于已有的顾客对自己的信任而形成自己的微信圈子,“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打折或赠送,一定要让自己的消费群关注自己的公众号。”这样,当系统有新品上线,经营者会马上推送给自己的圈子,感兴趣的就可以直接下单或者到店咨询。这样,通过服装店经营者及经营者的圈子,胡杨就可以形成一个大范围的服装受众面。

胡杨的商业模式清晰可行,不过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据胡杨介绍,针对服装店经营者的微铺已经在春节后上线,通过邀请安装,目前装机量已经达到1万,装机率几乎百分之百。针对供货商的“微店”正在完善,也将于近期上线。当本报记者问胡杨,这个系统的门槛高低时,他认为,这40万实体店主的信任和店主的圈子就是最高的门槛。

案例三:深挖社区电商大有“钱途”

其实,胡杨盯上的线下实体服装店,只是社区商业的一个类型,而盯上社区商业门店的公司现在越来越多,他们竞相想做的生意正是社区电商,实现的途径也是基于社区店经营者与固有消费群体形成的“街坊”式信任关系。

按连锁与否,社区店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有品牌的连锁,比如7-11、全家等,目前都是亚马逊、京东等电商巨头争抢的对象;另一类就是非品牌连锁,目前大多只是简单的社区底商生意,因为信任问题无法获得大电商的青睐。而这则给那些有能力整合这些社区店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机会。

深圳猫屋电子商务便民服务有限公司就是基于后一种想法专门成立的公司,目前通过自己开发的系统和标准,已经在深圳布局1000多家社区店,包括食杂店、干洗店、美容美发店、鲜花店等,包括一些邮政网点也挂上了猫屋的牌子。

猫屋创始人王戈认为,个体经营的店铺是在社区存在时间最长、为邻居服务历史最久的一群商业力量,已经与街坊形成熟人社会,这种熟人关系是可以开发的。目前,猫屋最早切入的是代收货,即网购自提点;在此基础上开展特选商品销售,也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团购,去年猫屋曾实现一个半月卖出3500个大闸蟹的业绩;而最终目标,王戈是希望形成C2B,邻居们在这些社区门店可以买到任何想买到的商品。

目前作为自提点,最让消费者担心的是货损和丢失如何处理。王戈表示,与市场大量出现的代收货点不同,猫屋的标准是只代收3000元以下的商品,损坏丢失照价赔偿,如果网店不赔,由猫屋代赔。王戈表示,从公司去年成立至今,赔偿的案例极少,部分退出的网点都不是因为纠纷,而是经营者正常退出。

可以看出,猫屋通过解决消费者对社区门店的信任问题,整合了这些非品牌连锁门店,设计出了深挖社区电商的模式。

 

现在,这些社区门店也开始成为“香饽饽”,比如拉卡拉就开始加大力度开拓这些终端。据拉卡拉广东公司招商部经理张天宝介绍,拉卡拉的业务重心正从支付转向社区电商,而拉卡拉做社区生意的底气也是公司成立十年布局社区网点形成的网络和与社区店主的信任关系。据张天宝透露,目前拉卡拉正在社区门店中力推一种价格将近5000元的终端,可以现实拉卡拉目前的所有功能,比如信用卡还款、便民缴费,而新功能就是社区电商,通过终端实现商品购买。他形容:“社区店目前的业务是种菜,而安装拉卡拉则是着眼于种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