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IPO,如何避免重蹈香港IPO的覆辙

   时间:2014-09-15 17:02:2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要IPO了,这次IPO的来头不小,马云对外发话“我15年前来美国要200万美元,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来了,就是想多要点钱回去。”马云在路演时对外界如是说,这一说法不仅折射了马云当年创业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视为马云和阿里终于成功了,可以“扬眉吐气”了。

不过,阿里IPO以后,马云的压力会不减反增。据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原本预计会有大约500名投资者参加首站路演,但最终参与人数达到800人左右,一些人被挤到了会议室外厅,说明资本市场对阿里给予了厚望。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就越需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众所周知,有关阿里IPO的地点到底是在香港还是在美国,阿里曾做了一番纠结。而阿里不选择在香港上市,也是明智之举。因为在几年前,阿里在香港上市可谓是“虎头蛇尾”,让很多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虽然资本市场本身也存在波动,但阿里的问题显然并不那么简单。

2007年11月6日,阿里以旗下的B2B业务为主体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IPO价格13.5港元,融资17亿美元。在上市当天,开盘价达到30港元,尾盘收于39.5港元,较发行价涨192%。然而上市后,阿里的股价一路下滑,到2012年2月,股价一度跌到开盘价的四分之一,连10港元都不到。2012年2月21日,阿里宣布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回购私有化阿里余下27.03%的股份,并在2012年6月8日自港交所除牌。从2007年11月的13.5港元上市,到2012年的13.5港元退市。阿里用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弥补投资者的损失,当然,还是那句话,阿里可以说资本市场本身就存在波动,投资本身就有风险,撇清自己的责任。

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过去,如果在香港上市,投资者不得不再三掂量,当然,也许马云可以说今天的阿里早已不是几年前的那个阿里,今天的阿里有更多值钱的资产,但阿里如何在未来继续保持这种强势的领导地位,谁知道呢?

再一个,阿里的VIE模式也曾给资本市场造成困惑。VIE即可变利益载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y, VIE)结构,这一结构并无根本问题,因为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采用的这种结构。但阿里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前支付宝被剥离的事件,让投资者对马云的操守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好在当时情况特殊,阿里并未上市,此举也就对软银和雅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是在美国IPO,这类事件以后坚决不允许出现,因为一旦出现,投资者必然会集体维权。

再一个就是合伙人结构的治理问题,这是指马云和一些高管作为合伙人可以提名半数以上的董事会成员,虽然这些合伙人的股权加在一起只占总股权的10%左右。但这样的治理结构会限制投资者对企业事务的影响力,一旦出现像支付宝被剥离的事件,投资者就很难维权。所以,阿里治理结构和VIE模式的问题有很强的关联性,处理好这些问题,是决定阿里股价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越走越高的关键。

除了上述层面之外,笔者认为,阿里如果要避免重蹈香港IPO的覆辙,还必须更好的梳理战线,最近一年来,阿里用于投资和并购的资金高达300亿,这不是个小数字,虽然阿里借此涉足了很多领域,战线越拉越长,但由于技术创新不够、业务整合力度不够,很难对阿里的体系带来巨大的拉动作用。

在这方面,阿里应该借鉴腾讯和百度,尤其是百度,百度对91助手、糯米、PPS的收购并不局限于资本运作而已,还包括业务深度整合。这意味着百度收购这些企业真正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百度在移动分发领域树立了牢固的优势,而百度糯米也大有将美团挑下马的势头,PPS和爱奇艺整合之后成为仅次于优酷土豆的视频网站。

在成功IPO之后,阿里的每笔收购,收购之后的整合,都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所以阿里解决好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必须要让投资者觉得,他们花的钱很值,有丰厚的回报,他们才会继续投资阿里,否则阿里的股价很难说不会重蹈香港IPO的覆辙。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