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滴滴快的进军代驾市场有戏吗?

   时间:2015-04-16 10:47:24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路北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路北(多金网主编 微信公众号lubei2014运营者)

4月7日,滴滴快的任命原快的打车副总裁付强担任代驾事业部总经理,宣告该公司正式进军代驾市场。市场份额早已高度集中的代驾市场迎来了出行行业巨头,这会给高速发展的代驾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滴滴快的能够复制其在专车市场的“奇迹”吗?e代驾的垄断地位会受到冲击吗?

滴滴快的进军代驾市场挑战e代驾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未来5年国内代驾市场产值将高达500亿元。目前该市场活跃的玩家都是创业公司,包括e代驾、云代驾、微代驾等,其中第一个开发出代驾APP的e代驾被多数调研机构认为已占据70%-90%国内代驾市场份额,地位相当于打车软件里的滴滴快的。

此番滴滴快的进军代驾市场,遇到的最大对手自然就是e代驾。通过烧钱补贴迅速壮大的滴滴快的是否能够复制在专车市场的成功经验,将e代驾打成下一个易到?

背靠腾讯、阿里巴巴和多家知名风投的滴滴快的可谓有钱有资源,但从另外一家有钱有资源的互联网公司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有钱有资源也不一定能在代驾市场打出一片天地。现身说法的这家公司就是e代驾的股东58同城。早在2014年4月,上市半年多的58同城高调宣布推出58代驾通进军代驾市场,之后不久就稳居北京代驾市场份额第二,并打算在当年年底前进军全国市场。之后发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当年10月份,58同城投入2000万美元入股e代驾,其代驾业务合并到e代驾,并承诺不再从事代驾业务。

市值超过40亿美元的58同城体量跟滴滴快的是一个级别,腾讯还是其第一大机构股东,可谓有钱有资源的主,依然打不过创业公司e代驾,其核心原因是e代驾已在代驾市场建立了很高的行业壁垒,大公司的流量及资金优势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即使有作用也面临不划算的窘境。在近些年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垂直领域涌现出了优秀的创业公司,在风险资本的推动下,这些创业公司在各自领域建立了很高的行业壁垒,BAT等互联网巨头大多采取入股或直接收购的方式参与垂直领域的竞争,而不是另起炉灶直接杀入。在门户网站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十倍理论,即市场第二名想要超过第一名,要付出5-10倍的成本才有可能,坐拥QQ这个大分发平台的腾讯新闻最后还是靠远超其它三家门户的人力投入才坐稳第一的位置。

所以,代驾市场新玩家滴滴快的现在面临着和一年前的58同城一样的窘境:大规模的投入和投入后也无果。与58同城跳入一个新行业不一样的是,滴滴快的是进入出行行业相关市场,其在有车一族里已经有一定口碑,至少在用户教育上要省好多事,但这还远远不够。

滴滴快的代驾业务将遇到三大挑战

代驾市场跟滴滴快的熟悉的出租车、专车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不同的用户群、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打法将是滴滴快的代驾业务遇到的最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用户群不一样。此前滴滴快的用烧钱补贴赢得的出租车、专车用户大多是没有自有私家车的人,需要代驾的用户都是有车的人,这两个用户群的用户习惯完全不一样,滴滴快的此前积累的海量用户以及用户习惯等大数据在代驾市场很难起到效果。进入代驾市场后,滴滴快的仍然需要重新做大规模的市场推广,类似出租车用户向专车用户平移的滚雪球效应不可能再现。滴滴快的合并的初衷就是成本压力太大,而这个问题在代驾市场又将重现,如何做好上市前的财务报表将考验新成立的滴滴快的领导层的智慧。在专车市场大局未定的前提下,滴滴快的是否还能拿出大手笔资金和人力投入代驾是个未知数。

第二大挑战,商业模式不一样。e代驾的基本商业模式是从司机代驾收入里分成,而在竞争激烈的打车软件、专车软件市场,坐拥大规模流量后变现流量是目前的主流商业模式,甚至连专车本身都是打车软件大流量的产物。进入代驾市场的滴滴快的基本相当于要重建一套商业模式,从零开始的困难可想而知。目前的代驾市场本身也是个很苦的活,变现的能力也不见得就比专车强,进入新战场的滴滴快的多线作战肯定有所取舍,到底孰轻孰重可能还要好好考量一下。

第三大挑战,打法不一样。滴滴快的半年内边缘化易到的杀招是大规模的补贴,烧钱打法在出租车、专车市场走得很顺。代驾市场的用户群对价格当然也关心,但价格战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这些收入较高的有车一族更关心的是人身财产安全、及时响应等更高需求,一些服务到位的代驾司机经常能拿到小费,这在出租车和专车市场是没有的。安全问题各家都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但及时响应对新玩家而言太难了,代驾司机和出租车、专车司机是两个群体,很难转移过来,在很长一段时间滴滴快的都将面临司机招募的难题。

在司机之外,饭店酒吧等代驾需求集中地点的地推工作也是难啃的骨头,此前专攻司机市场的滴滴快的是否有足够能量拿下这些线下合作伙伴还存在很多疑问。而以e代驾为代表的创业公司深耕代驾市场多年,在一二线城市早已完成布局,这两大痛点已基本解决。很多行业分析师都认为,代驾市场也存在跟搜索市场一样的马太效应,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像58同城这样的上市公司因为错过红利期而无奈入股e代驾的核心原因。

上述三大挑战,每一个都需要新玩家滴滴快的投入重金,而且即使投入重金也未必有效果,58同城的案例就在不远处。对于新崛起的滴滴快的而言,在代驾市场是否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还很难说,但进军代驾市场作为拓宽想象空间,在资本市场赢得更多溢价还是有一定价值。对整个代驾市场而言,滴滴快的的进入有望催熟代驾市场,越来越多的风险资本也会进入这个行业,对代驾行业而言是好事。

在滴滴快的进入代驾市场的消息传开后,e代驾CEO杨家军在微博上写了一句:岁岁不同,年年相似。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被e代驾打成股东的58同城。滴滴快的会不会重蹈58同城覆辙,我们还是拭目以待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