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网络电台大战:最文艺的圈子也撕逼

   时间:2015-04-21 10:41:00 来源:百度百家作者:爆料汇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周五当人们都在关注猎聘网那个超级屌的客服时,整个网络电台行业躁动不安——多听FM、荔枝FM在周五当天一同被App Store下架!

下架的原因很简单:两家共同被竞争对手指控“侵权”。多听FM的控诉者是NewRadio播客,荔枝FM的控诉者是喜马拉雅FM。

原本只是发生在4月17日当天的“被App Store下架”事件,经过两天的发酵又引发了一场圈内大战,没错,之前控诉荔枝的喜马拉雅在之后的两天里又和多听杠上了,很狗血吧?

简单梳理是酱紫的:2015年2月6日,多听FM举办了发布会,重点发布了一个名为“车听宝”的产品。而时隔两个月后的4月17日,喜马拉雅FM站也在上海召开了一场更大规模发布会,推出了车载音频硬件“随车听”。

随即关于“随车听”是否抄袭车听宝的骂战就此展开,喜马拉雅被指出外观抄袭,对此多听FM的态度是这样的。

之后,荔枝和多听相继发出公告,将矛头直指喜马拉雅此前在app store的指控为“恶意控诉”。甚至知情人士透露双方创始人在微信群内也开始相互攻击诋毁攻击。

版权骂战从来未断

不过,说到底,这个圈子里的混战还是那两个字——侵权,版权之争从来都没有停过。而关于侵权,似曾相识的“战争”其实就在不久之前上演过,面对如此种种,既想说“贵圈真乱”,又让人怀疑一切都只是炒作戏码。来回顾那一幕幕熟悉的画面。

最近的这次便是喜马拉雅曾花费重金购买的郭德纲相声版权,被荔枝FM擅自传播,喜马拉雅方面称,版权负责人员1月初时通过邮件、电话与荔枝沟通多次未果,所以便向App Store投诉了荔枝FM此行为。对此,荔枝FM创始人在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喜马拉雅曾多次在App Store投诉过荔枝,但后来都被指无效。

然而,不要以为一直都是喜马拉雅控诉别人,就在去年喜马拉雅也曾因著作权侵权被央广之声一纸诉讼告上法庭,且最终支付赔偿。

也是近期,考拉FM以侵权为由起诉了蜻蜓FM,理由是蜻蜓FM非法传播考拉版权节目《二货一箩筐》和《野史三国》。

今年二月NewRadio创始人也在其微博公开炮轰多听FM,称其甚至抄袭了NewRadio的所有节目。

除此之外,不久前爱听360也在广播剧圈甚至二次元圈子被集体刷屏声讨。原因是爱听360在其应用开通了打赏功能,引起本来小众的网配广播剧圈的不满。

除了撕逼,它们还会恶性竞争

在4月18日多听FM发表的声明中有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除了恶意投诉导致同行的应用被下架外,某竞争对手还通过恶意抢注关键词、恶意刷榜、伪造评论等手段,侵害其他应用开发者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荔枝FM和多听FM都已重新“回归”app store。然而小爆在搜索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这样的奇怪事情。当在app store中搜“荔枝”时,出现在搜索结果排名第一位的是“喜马拉雅”(荔枝被下架时);当重新上架后,再次搜索“荔枝”还是能看到“喜马拉雅”的身影出现在排名第二位的搜索结果处。

同行竞争或许不足为奇,然而,再搜索“微信”,喜马拉雅的排名是第五位。

搜索“QQ”,喜马拉雅的排名也在前十位。

再搜索“支付宝”和“农业银行”,喜马拉雅竟然仅次于正牌,排在第二位。

总之这些完全不和听书搭不着边的关键词竟然全部都和喜马拉雅有关,完全一副整个世界都被它承包了的姿态。

至此,小爆终于相信了之前以为是造谣的网友留言:“700多个热搜词喜马拉雅都排在前10,并且他们家的其他一些APP比如郭德纲讲相声、佛经之类的APP也均有数百个词能排在前10,只能说他们家太屌了。”

同时你会发现更奇葩的是,喜马拉雅在iTunes商店的标题长达三行(包括各知名品牌词)。

难道喜马拉雅就是用这种方式给App引流的?而小爆还发现因为“长标题”或“关键词抢注”,喜马拉雅也曾多次遭到过苹果的封杀。

对此有业内人士王明雨在知乎上给出了答案:“现在ASO依然有不少空间可以做,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降低推广成本的策略,如果你头一次听说,只能说明你不在业内而已。除了受商标保护的词是绝对不允许,其它竞品词、热门词都可以做。”另外还有各种双榜、限免策略,他透露这些做的方法和步骤根本都不用保密,因为就算全部写出来,真正花时间去试验、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的人少之又少。

同时他还提到,像做关键字这种,不光是喜马拉雅了,同时期的其它应用也做了,比如今日头条。

然而,即使一直被恶意竞争,抄袭的负面新闻所笼罩,不得不佩服喜马拉雅的深谋远虑,早在2013年就开始大手笔抢资源,和它合作过的主播都签有排他性授权协议,而当时刚起步的其他电台则完全没有想到这些,在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的环境下可谓“乱世枭雄”。

不难看出,在整个行业处于恶性竞争的阶段,如所有视频网站经历的大浪淘一样,版权问题会长期伴随这个行业,而越早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行业健康发展越有利。野蛮生长、恶性竞争、明抢暗偷……经过这些最为初级的生态特征,规则才会形成,而坚持做内容的产品也才会从执着于做虚假流量的怪圈中走出来,成为NO1 。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