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杨元庆:今年很有信心卖1亿部手机

   时间:2015-04-29 09:11:27 来源:财经杂志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4月28日香格里拉大饭店,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众人簇拥下一身热气地走入专访间,他先是绕着桌子与各位记者打一遍招呼,然后坐下擦了擦额头的汗。

北京确实过早地进入了夏季,正如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忽然进入白热化的竞争局面一样。

杨元庆对《财经》记者说,国内手机市场增速放缓是不争事实,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放缓。中国已是目前世界上智能手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他认为,当下手机市场存在两种不正常现象应被抨击:一是认为手机是进入互联网市场的唯一入口,过分夸大手机价值;二是一些参与者将手机市场看得过分简单。术业有专攻,手机市场不是贴牌生产就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的,要有独家的设计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

对于很多“后起之秀”不惜血本冲入智能手机战局的行为,杨元庆称之为“不理智”,决定“少趟一些浑水”。

即便环境如此恶劣,杨元庆在联想新财年的誓师大会上,提出了今年销售1亿部手机的目标。

他认为,联想的视野和市场早已跳出中国本土(中国本土市场销售目标仅为4000万部),近些年一直通过并购、融合加管理的方式开辟海外疆土,“我认为联想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是国际化和多元化做的最好的企业。业务上,国内占三分之一,国外占三分之二。管理层上,中外友人各占一半。国际化的文化也渗透着联想的肌肤内部。海外当地人才利于发展本地市场,带来更广阔的视野。”

因此,当《财经》记者问起,联想与小米2015年近一亿部手机的销售目标谁更有胜算时,杨元庆正色道:“我们不与竞争对手作比较,联想是全球性厂商,我们的目光不仅仅是在中国,我们有联想和摩托罗拉两个品牌,摩托罗拉现在能够覆盖北美、拉美和印度,联想品牌能够覆盖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这些都非常平衡。所以我们对于我们目标设定是非常合理的,达成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实际上,攘外与安内一个不能少。

“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说在悬崖边上并不为过”,杨元庆要求,中国团队必须拿下智能手机开放市场,对运营商市场则以盈利为前提,“不再亏本赚吆喝,为了数量而数量”。

联想转型进行时

迎战国内目前混乱战局,转型是必由之路。

“先把自己视做传统企业——我们也的确是,通过变革转型的方式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包括生产制造模式、市场布局、数字化以及社交媒体化等。”杨元庆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就像我之前,几乎很少用微博,微信朋友圈也很少发。现在为了转型、为了顺应客户需求,逐渐养成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

在转型方向上,杨元庆称,公司会形成独特的小分队作战方式:一个小分队研究需求,明确产品功能,包括何时上市、何时定价、销售渠道等。同时公司大后方在研究开发、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生产制造等方面提供专业化团队资源服务,做到真正的细分且高效。

转型的另一方面,联想从过去只做PC,到并购IBM的Server、并购摩托罗拉,逐步开始了多元化征程,战略布局也越来越清晰系统。“兰奇、Gerry smith负责PC与服务器,为我节省下时间精力,与刘军、旭东、贺志强一起研究移动设备、智能家居设备以及云服务等新方向。”

2014年12月11日成立的神奇工场仍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包括自身定位、业务重合与否等。杨元庆说,神奇工场的自身定位在于移动互联和智能家居等方面,以互联网轻资产的模式发展,而大型生产制造方面由联想大兵团帮助完成。

至于刘军的MBG,杨元庆称收入来源主要是运营商渠道,开放市场和在线模式等方面还很欠缺,未来同样需要开放市场,和渠道合作,“比如刘军他们和京东的合作就取得一定的成果,乐檬手机做得也不错,大家各自独立又齐头并进。”

谈到转型,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比如惠普、戴尔、IBM等,对此杨元庆表示,一个企业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把握核心竞争力,并进行拓展。“联想是非常高效率的企业,就像现在很多媒体说‘联想爱折腾’。”杨元庆笑道,“因为我们不动则已,一旦看准方向,动作会很快,这是我们发展多年累积下的优势。”

但是对于转型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具体到何时会赶超苹果、三星,杨元庆表示,公司设定目标必须现实,不能虚无缥缈缺乏依据。“转型总是伴随阵痛,困难一样不少。涉及公司每一个‘毛细血管’都要进行调整和变化,所以我们是通过独立公司(神奇工场)的方式来推进。”

同时,自2014年4月1日起,联想集团成立了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分别是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

联想产品的划分仍是PC、移动设备和企业级设备这三类。“平板是对PC的一个补充,是大PC范畴中的一个约占三分之一的小市场,不会有高速增长。但明年CES时,我们也会推出创新产品出来。”杨元庆肯定地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