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平安健康CTO王齐:大数据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时间:2015-04-30 15:26:33 来源:新浪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平安宣布旗下首款互联网健康管理产品,“平安好医生”正式上线。该创新产品定位于用户随身的“移动医生”,以医生资源为核心,提供实时咨询和健康管理服务。

为此,新浪科技专访了其CTO王齐,在他看来,对于健康智能硬件来说,“大数据”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除了夺人眼球,并没有实际的功用。

王齐称,在开发 “平安好医生”时,公司放弃了开发自有品牌可穿戴设备的想法,在硬件策略上选择开放性地与硬件厂商合作,集中精力做好在线健康咨询-----解决谁来分析和解读数据这一核心问题。

“大数据”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在王齐看来,可穿戴设备很少有达到医用级别的,它们提供的信息往往是噪音信息,所谓采集数据,经常是建立在“噪音”而不是“信号”上。另外,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个性化的,从生活习惯到成长经历,从基因到体质,这种差异化使得数据之上的价值分析变得尤为重要。比如判断温度对哪些病症有帮助,单看温度基本没有什么用。

他指出,对于健康类智能硬件来说,最重要的一环正是大部分硬件商缺失的,就是这些数据由谁来分析,谁来解读,谁来告诉用户数据背后的含义。做出这样的判断必须有专业的医学工作者来进行智力支持。

所以,与其他互联网医疗轻问诊平台最不同的玩法是,“平安好医生”全职聘请了近500名全科及专科医生,这些医生均为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在平安好医生医学咨询平台上,他们全天候不间断地实时接受用户咨询,咨询内容包括急病导医预诊、慢病康复管理、体检报告解读以及营养运动建议。通过日均2万次以上的咨询,大量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及数据得以沉淀。

由于用户的健康咨询全部通过在线完成,不论语音、图片还是文字,都是电子化的,只要通过技术手段打上标签,什么时间什么病,基本健康档案就可以形成了。下一步就会尝试通过保险理赔的途径从各家医院获取用户线下就诊数据,并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电子化线下病历。

这样一来, “平安好医生”是底层源数据的入口,通过数据清理、机器学习将对话、影像信息标签化、模块化,搭建出“信息网”——健康云,从而实现EHR(电子健康档案)、EMR(电子病历)以及PHR(个人健康记录平台)的全景图。

重要的是解决“然后”问题

正是因为数据之上的价值分析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单纯采集数据的智能硬件就变得没有那么大的用处,对医生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最终信息的数据解读,因为包含大量信息,还是要靠人,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是机器,而且机器处理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拿到临床实践。”王齐说道。

而在垂直的智能硬件领域,他坦承,垂直领域水很深,投入很大,但目前力量有限,所以就做自己最擅长的事,那就是整个资源,当然也可以不断接触到智能硬件的其他企业,不断探寻是否有帮助,是否可以做相应程度的修改。

对于医生来说,他们有3个诉求,科普,一些自己也能处理的情况就可以介绍下,自己确定然后买药;诊疗,医生更喜欢专科的病例,骨科一定更喜欢看骨折等;科研,跟自己对口的病例,可以有时间去专注做分析科研。所以,做一个分诊导流的平台,让病人都到合适的地方去,过滤掉需要普及性常识性的问题,才是关键。

因此,平安健康要从后往前,把智能硬件收集的数据给专家看,让专家来判断是否有价值,因为每个行业专注的点不一样,可能专注硬件的发现成本控制不错,但没准儿用户体验不是太好,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磨合。

以糖尿病来举例说明,每个病人的糖尿病情况是不同的,首先他需要跟医生聊一次,把自己的情况和数据给医生,让医生帮忙设定一个目标值,此后再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发送通知,然后明确什么原因,什么药对症,打通整体的闭环才会有更大的价值。

王齐认为,“健康云”的建立也会拓宽平安在医疗领域的疆域,譬如深入到病理研究、医药研发,也能够带来一轮健康保险产品的“再设计”:通过掌握客户的健康数据,对疾病进行事先的管控和预防,从而降低理赔风险,控制费率,完整地打通“医疗”与“保险”的利益关联,降低产品定价,做大整个健康保险市场的“蛋糕”。

怎样看待互联网+

对于互联网+来说,大家认为是量变还是质变,到底怎样推进,可能还是需要再探索。而现在,可能思路更清晰一点。

在王齐看来,对于移动医疗来说,很可能互联网行业对这个认知,远比传统行业要早,行动快,但相对的,传统行业更有先发优势。比如,房地产行业,已经做了很多年,他的积累使得新型互联网公司很难进去。

但事实证明,互联网已经干掉了很多行业,比如音乐唱片行业。但医疗相对比较重,总不能实现虚拟诊疗,不能通过网络拔牙。

如果传统公司按照传统方式来做,感觉自身业务还不错,收入也不错,就没太深的感受和太迫切的需求。在他们看来,传统公司比互联网公司还赚钱,而互联网+只是一个概念。所以传统公司的理念上还存在差异和冲突,只有有危机的时候,才会觉醒,才会去尝试。

不过,引入新的行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比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已经成熟,但整个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因为思想非常有前瞻性,还是有一定接受阶段的。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思路转变的过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