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孙保罗:互联网+旅游的“门槛”很高

   时间:2015-06-11 14:08:11 来源:中国数谷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孙保罗:互联网+旅游的“门槛”很高

孙保罗给地方官员讲解《互联网+旅游云平台》)

6月6日,应贵州省委统战部的邀请,划时代科技董事长孙保罗在贵州省委与贵州省旅游局、贵阳市、黔西南、铜仁等地区的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一次关于“互联网+旅游”的头脑风暴。

6月8日,孙保罗出席湖南贵州商会成立庆典,与贵州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余泠等共同参加《贵广高铁开通后的贵州旅游业》高峰论坛的现场讨论。

以下是孙保罗在两次重要活动中讲话的要点。

一、总理就“互联网+”出题,政府部门“高考”

今天正好是高考开始的日子。千万学子面临一个重大的考验,而这个考验往往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人生和命运。尽管从教育的意义和发展来说,大家对这套考试制度一直有很多杯葛和意见,但是这个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游戏规则: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所有人是“同等”的,这场制度性的人才的挑选和优胜劣汰的过程是相对“公平”的。

这种状况用来形容“互联网+”的技术浪潮和产业转型来说,非常贴切。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个概念被互联网的企业提出,然后写入了国家政府报告,成为一项国家政策。

接着李克强总理在各个场合反复强调了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转型,以及政府职能的互联网+的转化。总理已经出题,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这就像一次“高考”,在全新的互联网+领域,各地方政府必须拿出自己的答卷。

“动作快”很重要。据我所知,各地政府在争夺滩头阵地的竞争中展现了快速反应。这两个月来可以看到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跟多省签订了“互联网+”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里的机会门槛是很高的。因为BAT这样的拥有大量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基础技术的平台级企业并不多。他们的属性都是上市的公众公司,他们的核心任务是对投资者负责,也就是说,公司是来赚钱的,提供服务和产品,换取收入和利润。政府的“互联网+”的考试,从本质上跟他们没有直接的关系。

地方政府对互联网+的要求是很多的,在一份合作的意见讨论中,我们会看到非常多的内容。

如政府基础功能的服务,阿里的政务云,腾讯的微信政务都属于这类,公众服务互联网+包括交通出行、医疗、社保、交警、户政、出入境、旅游等多种政府事务类型需求。

再如共同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

如为互联网创业者提供无风险、零成本、拎包入住、免费孵化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创业生态,提供培训、技术支撑、产品评估等一体化服务。依托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带动本地互联网企业发展等等。

最后就是跟产业结合,首当其冲的就是旅游业。

从这些内容来看就是一个庞大的互联网+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要落地,我们可以想象这家互联网公司需要投入多少资源、精力、人才和时间?如果一个省就是这样,那么十个省会怎样?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机构可以合作的互联网+资源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过去是企业追着政府跑,现在倒过来是政府追着企业跑”。当然这些企业不是房地产那样的东西,而是引领科技,创新和未来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给价值企业在中国正名了,政府追着企业跑是好事。

这里有一个隐形门槛就是调整心态。如果还像过去那样认为企业就是随叫随到,你可能会发现,互联网时代是“去中心化”的时代,他们会崇拜乔布斯、埃隆马斯克,但不会对某个官员低声下气。当你正在犹豫的过程中,别人已经把他们奉若神明般握在手里,然后开始看到他们实现互联网时代的一个个奇迹。

这一个“停顿”,在过去几年几十年可能也看不到区别,但现在可能一年、几个月甚至几天就会拉开很大的差距。回头再追,会非常非常难,成本会非常非常高。因为互联网带来的空间无限,但是相关平台的资源、人才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不是危言耸听,今天政府官员的态度和行为可能决定未来经济竞争中的成败。

政府不得不跑。我理解,我们贵州,不仅仅是跑,要“追”,不追到不罢手。

二、“互联网+”很容易做成“互联网+忽悠”

今天我们重点谈“互联网+旅游”,据我了解,贵州省跟腾讯公司刚刚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里,互联网+旅游是重点,也是亮点。回到这个问题,“卡位准”就更重要。

但协议不是“卡位”,“卡位”的含义在我看来是必须把各地的资源特色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和资源能够精准、高效、低成本的完整的对接和融合。否则我很担心,很多地方会把这个事做成“行为艺术”。

昨晚国家旅游局一位业务干部跟我沟通问到,都在互联网+,腾讯和阿里巴巴有什么不同?我个人的看法,电子商务最直接的大企业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的本质是“互联网+生意”,就是他们定规则,开电子商务,大家在他们的“互联网商场”里经营。这其实也是一种方式,可以比较快的见到一些效果。但可持续性值得反思,因为任何商场都会受到经营管理者的限制。

腾讯公司是“互联网+生态”,没有商场,商业需求融合在基础应用里,大家有机会去挖掘能力创新。腾讯的开放平台政策就是提供平台,甚至一些开创的基金,一起来谋求发展。这个理念是非常好的,虽然它的资源要运用起来仍然有非常大的难度。我个人看好腾讯公司提供的空间要更加利于民生和国家经济。

当然,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有利于良性竞争,也有利于促使他们拿出真正的本事来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他们自身也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是“追”这些互联网大佬的一个深层次的痛点和要害。

我们做“互联网+旅游”,产业生态显然是最重要的,因为生态决定着可持续发展的节奏。

贵州曾经长期处在国内发展的队尾,受到交通蔽塞、基础设施、人才资金等等问题的困扰,区位没有优势。但现在贵州在努力成为“大数据省”,这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经济的时代,过去的劣势不在明显,我们有机会超近道,弯道超车与发达省区去竞争。

也因为是全新的,所以在互联网如何+,跟谁+的问题就一下子突出了。互联网+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伊始,这个词成了网络热词,也成了行业热词,也成了政府官员的热词。

社会上一下子冒出了大批号称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企业、机构,有人还成立“互联网+实战团”,搞誓师大会。忽悠是一种营销方式,但如果只有忽悠没有技术和产品,我们只能说这是种“行为艺术”了。因为其中不少人可以说是行业资深人士。

我想在座的领导们,也必定每天在接待上门谈“互联网+”的人了。如果我今天拿不出点干货来证明自己,这忽悠的嫌疑是无法洗脱的了。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经验。如何判断是不是“互联网+忽悠”,很简单,三条标准:一是敢提供至少一个二维码大家扫一下吗?二维码是互联网的一个入口。扫了我就可以看到对方在网络世界的位置,扫了我可以看到所谓解决方案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划时代科技做了个《景区生态系统1.0》,外号“虫洞”,就是让大家迅速突破技术障碍,穿过进入互联网的“平行空间” 。

我们做测试的时候,让北京郊区几户农家乐装上了。农民提供一台智能手机,我们对他的家进行了全景化处理,突出了他的农家乐特色——与一个美丽的湖泊相邻。

在这个应用里,没有到过的人可以通过一个二维码,或者点击H5,就可以到他家楼上做360度的观赏,想去就可以预定、导航。我来之前这个农民来城里感谢我们,说他的三楼房间涨价到300元还供不应求。他对“互联网+”一窍不通。

这个应用让一间山间小店的优势突出出来了,引起了消费者的青睐,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这就是功能和痛点。

我们的产品一年内会覆盖1000家4A以上的景区,那就是超过上万家农家乐。过去农家乐跟景区不是一个量级的业态。但是现在“互联网+”的世界,他们得到了平等的地位,并且相互补充,形成生态。不仅仅是生意,也是“互联网+民生”的具体体现。

二是看看这个产品在什么平台上运行?“互联网+旅游”至少需要四大基础平台技术和服务:云存储、云计算、位置大数据、功能性运用等。这些能力只有少数顶级互联网平台企业拥有这些能力,而这些平台有的尽管有开放平台政策,但涉及到底层技术和重要的端口,处于技术安全、用户隐私、法律限制等等诸多因素,是不可能像露天矿一样任凭开垦的。马化腾(微博)说“我们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这种合作伙伴必须是可信任的坚定的战友,这个条件是很难达到的。我想马云(微博)也不可能把他的这扇门打开。

所以能玩互联网+旅游的,一定是基于强大的平台和资源背景。以及是否建立了可靠的链接这些资源的通道。

孙保罗:互联网+旅游的“门槛”很高

互联网+旅游的技术逻辑

三是这个产品能够免费吗?如果有人上一个“互联网+”方案,说希望地方政府投资1000万甚至几千万去做一个“互联网+”的信息中心,我想可能是别的某种生意,但跟互联网+关系不大。

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基础特征就是,技术很高,成本很低。技术很聚焦,空间很巨大。功能很强大,使用很很简单。

所以它的特色是“轻”。轻到什么标准呢,就是一个农民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把自己家的的农家乐或者特产“+”上去。让农民投资几万去做技术和系统,显然是不科学的。让政府投资很多钱去做硬件,做维护,做基础技术开发,也是不科学的。

这些事,应该由互联网的平台企业来做,如腾讯公司和阿里巴巴的云平台,腾讯公司是50万台储存设备,全国布局世界第二,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搞一个机房,布局几台或者几十台设备呢?

所以低成本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当然我提到的“免费”是一种逻辑概念,BAT的云平台有自己的成本,服务需要一定费用。但这种费用跟自己搞,成本将直降70%以上。

凡是搞“重”投入的计划,是“反互联网+”的,是借题发挥。在这个问题上,合作者对技术、平台、理念的把控能力就水落石出。以上三条可以拒“互联网+忽悠”于门外。

三、“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这么LM,我们就放心了”

“互联网+”的热度之高,有点发烧的感觉,如同我们的股市。从生理上讲,适度的发烧是好事,启动人的免疫系统,排除毒素。但不能烧成肺炎,或者中东呼吸综合征,那就可能死人了。

我想大家急急忙忙自动戴上“互联网+”概念的帽子,与资本追逐有关。在资本市场上,凡是与BAT相关的,与“互联网+”相关的,都会引起一阵悸动。

当然我们也在被追逐。以至于我需要藏起来。我们第一个项目公司还在组建阶段,资本估值就超过5亿。可能很多人把这个当做一种“胜利”。

这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奇迹,但是不是一场概念的饕餮盛宴。面对巨大的资本力量,操盘者的冷静尤为重要。

资本不是收入。获得资本的认同,不代表可以赢得市场和未来。这是两码事。在“互联网+”这种基于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震荡中,伟大的公司可能浮现,但骗子公司也会层出不穷。

伟大和欺骗之间就一个区别,是否真正把控了技术、平台和发展逻辑,是否有能力打造“虫洞”——通往未来的平行空间。

我们今天带来的《互联网+旅游云台》的方案,已经给国家旅游局和一批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沟通过,有的干部会很奇怪,这个是政府的事啊,为什么企业会来做这样格局性的设计?利益诉求在哪里?其实就是对企业行为的合理怀疑,做这一切的动机何在?

这里讲到“互联网+”产品的真正价值,是能否成为一款基础应用,被社会最广泛地接受。

一款这样的产品,只要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个具体的需求就有其价值。如果这款产品具有服务普遍性需求的能力,其能力被社会认同,成为一种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运用,价值巨大。

微信就是这样。其他所有竞争产品的功能都是类似的,但是微信因为在最大用户聚集的群体里获得了快速的应用,形成了社交生态,所以它一统天下。

有用,被很多人用,被大多数人用,决定了这个公司是一家普通公司,一家优秀公司和一家伟大公司的区别。

我认为,政府是这大多数人里非常重要的群体,因为他们把控政策,规则,直接影响和决定资源的投向。

所以划时代科技在构建《互联网+旅游云台》的思路,首先是政府的维度,就是如何挖掘政府的治理需求,满足需求,以符合中央通过创新手段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要求。

这个任务和责任,BAT都无法回避。所以某公司的“半条命”伙伴也就责无旁贷。

技术是神奇的,有趣的,灵机一动就可能带来巨大变化。

国家旅游局一位领导提到一个事件,就是尼泊尔撤侨。事情做得很漂亮,网上一片呼声:“看到祖国这么LM,我也就放心了。”但是技术上,当时却遇到一个难题:

如何确定在尼泊尔有多少中国人?

过去的方法是通过旅行社登记的记录,或者通过出境纪录等传统方式,但是中国人有钱后自主旅行的比列非常高了。所以传统手段的统计,大约是2000人,但是最后接回的中国人达到4000人。那么一个管理上的痛点出现了,在突发事件不断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如何在应急处置时准确统计中国人的数据?

我们很快找到了答案。微信是中国唯一一款在国外具有大面积覆盖的应用,微信的有效用户超过6亿,我们可以推断,凡是有能力进行国外旅游的中国人,除了老年人团体之外,覆盖率应该非常高,而且会不断提高。

孙保罗:互联网+旅游的“门槛”很高

微信的全球覆盖面让找到每一个中国人成为可能

所以,腾讯公司的位置大数据资源理论上是解决这个问题当前的最有效途径。

这是一个讨论中无意提出的“点子”,但其产品如果开发成功,可以产生的作用却可能是非常巨大的。

因为完成了一个过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世界大多数地方找到每一个中国人,并保护他们。

在这个点子背后,位置大数据对旅游业突发事件的处置的作用浮现出来。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各相关机构都在找解决方案。中央电视台在报道中遍访可能提供大数据资料,进行现场复盘的机构,最后腾讯公司提供了当时外滩的人员聚集状况的“热力图”,准确复盘了不同时间段事发地点出现的人员聚集的情况。

孙保罗:互联网+旅游的“门槛”很高

腾讯位置大数据分析的事件热力图

那么一个“点子”闪现了——如果能够复盘,那是否能够预警呢?这就是我们推出《景区应急管理VB1.0系统》的理论基础。

拥有位置大数据的企业主要是两家腾讯和百度,百度也在其位置大数据服务社会治理方面做过尝试,大家可能记得他们与央视做的关于春节民工返乡的基于大数据的报道。对交通疏导、安全管控意义不可小视。

技术团队这时候显示其能力,两周时间我们的CTO报告:“这些功能没有超出我们的能力,现有技术可以搞定。”

这是技术和平台发生到一定程度后,一个自然产生的创意。它的背景是互联网平台企业巨大的投入、持续的开发、理念的坚持所导致的一种结果。

这就像水土丰茂的黑土,我们只是把一枚种子放下立即就发芽。所以这里我要说:“看到我们的顶级企业这么LM,我也就放心了。”这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竞争力的一部分。

四、“互联网+生态”是旅游业的最终形态

科技的神奇在于释放智慧的能,创新的逻辑不再是线性的,由此及彼,由A到B。我认为,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是立体的。多维的。

比如我们根据政府职能部门的需求做了“景区应急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位置大数据。它的结果是可以达到两种状态和结果——

其一是“警情直报”,因为通过第三方的位置大数据,所以数据是客观的可靠的,是无法修改隐瞒的。这个可以使管理更加透明。同时基于手机轻应用的管理端,可以实现国家—省市—景区管委会的多级警情直报。警情出现,无需层层报告。

其二是“应急同步”,就是围绕景区提供应急反应的部门,如公安、医疗、消防等等部门负责人值班人的手机管理端,也会同步收到相关预警报告。这样根据应急反应的原则就可以“同步启动”,争取实效,提高效率。

孙保罗:互联网+旅游的“门槛”很高

景区人流应急管理系统手机端展示

那么换一个角度,从旅行者的角度,位置大数据能够起什么作用呢?著名峨眉山景区的互联网服务商的比喻很贴切:“如果有四条路去看猴子,在我的手机端我能看到哪条路堵死了,哪条路人最少。人不会往拥挤的地方钻,所以起到了事实上的游客分流。”

这个作用很具体。首先可以避免危险,同时增加旅行的舒适性和愉悦感。提升旅行的质量。

位置大数据可以让游客迅速找到目的的的停车、消费、 厕所等所有基于地点的服务。因为一个老人家只要点击厕所的图形就可以看到全部的厕所,并且知道距离,拥挤状况。

当然,导航、支付、交互这些功能我们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们需要的是把功能有效地嵌入,完全地融合,准确地引导。

那么再换一个角度,配套旅游服务业在这套系统下有什么意义呢?比如说一个景区和其附近的酒店以及农家乐有什么关系呢?

从垂直业务的角度,这些企业可能大小不一,贫富不均,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但从划时代科技研发的《景区商业生态VB1.0》系统的理论来看,他们是旅游生态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理解,以著名景点为原点,以自驾车一个小时车程如40公里为半径,这里有一个景区商业生态圈。

这个生态圈有趣的是它并不是酒店老板跟景区老板和农家乐老板开联席会议可以定的。他们几乎不可能坐在一起。

他们的业态是在移动互联的大数据后台上形成的,在轻应用中体现出来——我们那位农家乐老板的应用里,包含了周边所有与休闲、旅行相关的推荐,有景区的景点,也有自然的非景区的景点,当然也有酒店。

同样,在酒店的应用里也有景点和农家乐。这种功能的互补不需要谈判,谈判是以后的事,他们之间如果产生客流的流动,如何分配增长的利益,这是一个商业问题。但首先这种商业生态造就了这个系统更多的消费旅行的选择,那么整体对外的吸引力就会更大,游客停留的时间,付出的费用,也会更多。大家的生意也会更好。

孙保罗:互联网+旅游的“门槛”很高

旅游商业中的景点周边基本商业生态

何乐而不为呢?

旅游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可以把更多的东西链接起来。但这不是行政命令可以做到。它必须基于一个巨大没有边界的交互链接的空间,这个只有腾讯等的云平台可以实现。

接着是新技术与消费需求的结合。这里可能会有千千万万种创新。比如,如果我们在为景区设立应急系统之际,考察了所有的大小路径,并进行了全景捕捉,它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这些道路可以从“人”的需求的角度被重新定义。

如,最适合扎帐篷的线路。一串小小的帐篷图标,告诉你那些地方是露营的最佳地点,而且在我们的系统里,你还可以身临其境地看看实地环境。同理,适合徒步穿越的、适合老人适度锻炼的、适合情人谈恋爱的、适合心情不好释放的等等。

这些可以不断开发,不断创意,准确的兴趣引导才符合互联网的精神。以一个大写的“我”出现,我们的80后、90后、00后都是这样的人。

所以我讲的旅游生态,不是由一个个物理景区组成了服务矩阵。我跟一位旅游资深经营者聊过,很多地方认为景区的开发就是花岗岩地面,加上商业街,加上各种娱乐设施。所以大量的景区同质化服务,到处都卖着几乎一样的旅游纪念品。

我们还在做《景区商业生态VB系统》的1.0版本,首先把景区经济带的理念尝试在一些地方落地。我们希望每半年到一年就完成一次产品的迭代,迅速由功能化进入系统化、生态化。我们希望2.0、3.0甚至更高的版本紧跟技术的发展。

我们已经在江苏、海南、四川等地开始跟地方政府和景区合作,让完全的互联网思维的逻辑与真实业态的逻辑结合,大家都很积极,好些地方在排队。

我想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毕竟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得长远目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