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手表“三国斗”:苹果安卓拼血统 国货抢眼球

   时间:2015-07-29 10:04:52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对Apple Watch销量的猜测,无法掩盖苹果对智能手表市场的提振作用,正是Apple Watch强势开局,让智能手表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在Android阵营国内受限的情况下,国产厂商在软硬件结合方面表现十分抢眼,以TencentOS为代表的第三方系统不断落地,成为国内智能手表市场迎来爆发的关键。

      AppleWatch销量与争议并存

      Apple Watch在4月24日正式发售,拥有38毫米和42毫米两种不同尺寸的表盘,并分为运动版、普通版和豪华版三个不同款式。Apple Watch可以实现收发短信、拨打电话、播放音乐、收发邮件、查看天气、日历提醒、运动监测等操作,不过都需要在连接iPhone之后才能使用。直到苹果在6月发布WatchOS 2.0,开放新开发工具,给应用开发者更多自由,才允许第三方应用在手表直接运行。

c1

(Apple Watch)

      由于苹果第二季度财报将Apple Watch划为“其他分类”,没有公开具体销售数据,引发媒体和机构对其销量的广泛猜测。但是正式上市后各地苹果零售店排队的体验用户,仍然展示出苹果品牌的强大号召力。

      Android阵营蓄势待发

       除了苹果,安卓阵营同样动作频频。但是由于受到Android Wear服务的限制,目前在国内无法展现出全部实力。不过LG、华为、MOTO等厂商打造的优秀产品,还是受到用户的极大关注。

c2

(LG Watch Urbane)

    LG Watch Urbane是该品牌推出的第三款Android Wear手表配备了一块1.3英寸P-OLED圆形显示屏,内置1.2GHz高通骁龙400处理器,心率传感器和气压计。,搭载最新版本的Android Wear,可以使用Android Wear全新功能,如Wi-Fi或手绘表情,功能十分全面。

c3

(Huawei Watch)

     华为在年初也发布首款Android Wear手表产品,采用不锈钢材质、蓝宝石玻璃,有金银黑三色可选,支持来电、短信、邮件、日历提醒等功能,一经曝光就被很多人看好。近日,外媒曝光了华为智能手表包装盒图片,距离正式发售不再遥远。不过遗憾的是,不管是已经是发布的LG Watch Urbane,还是即将上市的华为智能手表,短时间内都没有在国内上市的计划,用户暂时无法在国内购买。

    国产新品软硬结合

    不同于智能手机市场,国内外厂商在智能手表领域软硬件结合方案更加多样,既有自主研发系统,又有与系统平台合作的形式。例如2014年智能手表销量排名前三的三星、Pebble 与 Fitbit部分产品已开始使用自主系统。国内硬件厂商在系统方面的表现则更为突出,丰富的软硬结合形式也成为国产智能手表新品不断的重要因素。

c4

(Ticwatch)

   其中,出门问问发布的智能手表最大亮点是内置自主研发的Ticwear 3.0版操作系统,是搭载自主研发系统的代表产品。造型设计使用了圆形屏幕,拥有日程安排,设置闹钟、健身等提醒功能。目前Ticwatch已与Broadlink合作,接入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c5

(inWatch T)

   另一家创新型厂商映趣科技联合TencentOS推出时尚新品inWatch T,其标准机械表的尺寸给用户带来一流佩戴体验。TencentOS能够为用户提供即时社交、生活服务、快速登机、便捷出行、运动健康等服务,并具备抬手亮屏、放手灭屏与摇手腕退出当前应用的功能,而且也是适配QQ与微信的唯一手表系统平台。搭配TencentOS个性化表盘和主题,为用户打造独一无二的时尚腕表。

c6

(AXON Watch)

    传统厂商代表中兴21日刚刚发布最新智能手表AXON Watch,同样选择与TencentOS合作,与inWatch共同成为硬件厂商与第三方系统合作的典范。除了用户习惯的触控之外,继续采用TencentOS贴心的手势操作和便捷的语音助手等操作方式。在功能上,支持通话、信息互动、心率监测、气压监测等多种功能。在上述基础功能之外,TencentOS还为中兴定制语音微投功能,实现语音控制中兴智能微型投影仪,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外形和功能上都符合商务人士不凡品味。

    考虑到智能手表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外厂商仍然有大量机会,后续将有更好的产品亮相。而在Apple Watch掀起热潮,Android Wear暂时无法施展全力的国内市场,国内厂商打造本土化的软硬件结合解决方案渐成主流。TencentOS凭借本土化、开放的优势,满足时尚和商务等多种风格智能手表用户需求,降低厂商进入智能硬件领域的门槛,已经成为多个厂商新品的选择,无疑为国内智能手表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模式,也给未来智能生活有更多可能和期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