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滴滴更名背后:企业“脱胎换骨” 行业三年巨变

   时间:2015-09-09 14:28:28 来源:TechWeb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滴滴出行Logo

滴滴更名背后:企业“脱胎换骨” 行业三年巨变

9月9日消息,滴滴迎来三周岁生日之际,滴滴打车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升级和标识,“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新Logo——一个扭转的桔色大写字母D。此举被认为是滴滴成为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的重要标志。有分析指出,其更名背后,折射出的是这家企业已“脱胎换骨”,而滴滴的变迁背后也暗合了中国出行行业的三年巨变。

滴滴“脱胎换骨”

“滴滴的成长是按三个月为参考时间的,每三个月公司都伴随有巨大的变化。” 滴滴总裁柳青曾如是说。

这句话道出了滴滴在过去三年的发展速度,事实上,滴滴一路狂奔的背后,是其内部一场彻底的自我颠覆和革命,并由此“脱胎换骨”。

滴滴打车成立于2012年,最初业务聚焦于为提供出租车叫车软件服务,并在之后的两年惨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即便如此,截止2014年前,滴滴仍然只是一家聚焦于出租车市场细分领域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商。

这一现状距离出行平台的梦想还遥不可及。

2014年,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交通的进化也同步加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国人出行的多样性需求开始催生新出行方式涌现。同年8月,滴滴正式对外推出了专车业务,公司开始迈进多元化产品的新阶段。

2015年1月,滴滴推出针对企业服务的滴滴企业版,同年5月推出快车,6月推出顺风车,7月推出滴滴巴士和滴滴代驾。在经过了眼花缭乱的新产品推出之后,滴滴已经进化为一个多产品业务的出行平台。

与此相伴,滴滴内部的架构也进行了调整,实行事业部制——出租车、专车、企业版、顺风车、代驾、巴士等等,每个事业部都采取独立运营策略,将权利充分下放,给予事业部更多的自主发展权。事业部架构成为日后滴滴多业务齐头并进的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快的于2014年的合并,中国两大出行软件服务商合二为一,一跃成为了国内拥有出行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数据表明,滴滴目前每天实现300万出租车订单,超过300万的专车订单,峰值223万的顺风车订单,业务覆盖中国超过360个城市。

根据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滴滴已占据国内出租车叫车软件市场99%的份额,而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专车市场占有率也高达82%。根据滴滴此前的预测,其2015年GMV将达到120亿美元。

“对于已经实现了多业务平台的滴滴而言,“滴滴打车”这个名字显然已不能准确诠释公司的业务了,它的视野不再是出租车细分领域,而是整个出行市场。”有人评论说。

9月9日,恰逢滴滴三岁生日,滴滴也特意选择当天宣布。“滴滴打车”成为历史,“滴滴出行”站上前台。

“滴滴更名背后绝不仅仅是叫法的改变,从‘滴滴打车’到‘滴滴出行’本质上是其企业格局的一次大调整,企业自身的重新定位,以及向平台级服务商迈出的重要一步。”行业内人士认为。

出行行业三年巨变

从滴滴打车,到滴滴出行,三年时间企业脱胎换骨背后,更是暗合了中国出行行业的巨变。

在交通领域一位资深人士看来,中国的交通领域发生实质变革也是在2012年之后。而此前的三十多年,中国的出行领域一直没有实质的变化。

“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中国的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在三十多年里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居民主要的出行工具除了公共交通和私家车之外,主要是出租车和黑车,出行方式少而单一,信息不匹配。这一现状持续了三十多年。直至滴滴快的这样的企业出现才开始发生改观。”他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城市交通领域一直以来是相对封闭的领域,受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互联网化程度低,行业进化速度缓慢,这与国人的出行需求激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提速,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出行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加,但城市为出行所匹配的能力却相对有限,很多城市多年以来人口已经增加数倍,但出租车数量却没有实质增加,大量出行需求无法被满足。

这样的背景之下,滴滴等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运输效率,共享资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匹配的方式,大幅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通过推出专车、顺风车、大巴、代价等业务大大丰富了整个出行行业的产品结构,让国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出行行业的服务质量、出行成本等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变。

有分析指出,市场的力量不仅改变了国人的出行方式和体验,也正在成为推动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这其中,滴滴已经成为代表。出行领域的互联网化也为这个行业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

“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化息息相关。滴滴快的三年,其实是中国城市出行互联网化的三年,是互联网这种更先进的生产力在出行领域发挥效能的三年。而这放在整个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史来看,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无论对于滴滴还是整个出行行业而言,现在才刚刚开始。”一位业内人士评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