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钉钉与微信企业号之间隔了无数个“来往”

   时间:2016-01-20 18:30:56 来源:慧聪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马化腾内部大会发狠话”,“干掉钉钉”,这几天“马化腾想用微信灭了阿里钉钉?不现实”的网文引起了关注。

我也耐不住标题的吸引,点击进去看了下,却只得出一个判断:这更像是钉钉借势微信,自导自演的又一苦情戏码。不过,苦情戏码演多了,总是让人腻啊。

 数据确实有差距

文章中说,“自2014年4月钉钉事业部成立至今,阿里钉钉平台已经接入超过90万家企业,每日服务用户数量超过4千万。”

再看微信企业号的数据。在去年12月1日的“互联网+”论坛上,微信企业号首次公布了用户数据:接入企业数超过60多万家,用户数达到1000多万,日活用户是200万。

看起来,好像钉钉还要强些。单就数据看,感觉标题应该叫“马云想用阿里钉钉灭了微信,不现实”才对啊!

不过,问题就出在数据上。国内知名的移动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实际上1月初钉钉iOS+Android合并日活为~92万,但可以看到最近一个月日活都呈下降趋势。

再来看用户数,真的有超4千万么?

根据公开数据,截至1月18日,钉钉的安卓历史下载量:百度手机助手322万,应用宝246万,360手机助手211万、豌豆荚56万。而根据易观智库以及荷兰市场研究公司Newzoo的报告,四大应用市场占安卓下载量70%-80%,反推出钉钉的安卓总下载量在1,100万左右。iOS方面,来自iOS最权威的下载统计机构Appannie统计在285万。两者相加,钉钉的历史下载总量约在1400万。

但是下载量不等同于服务的用户数,这中间还要经过安装,注册这两步。根据艾媒咨询报告,从下载到安装,各大应用市场的平均安装率约在30%-40%之间,而从安装到注册成为用户,还存在损耗。最乐观计算,从下载到成为用户,这一比例在30%。因此,可以估算出钉钉的实际用户数应该在400-500万之间。

总结一下,真实的情况可能应该是:钉钉接入企业90万,用户数不到500万,日活不到100万;企业号接入企业60多万,用户数超1000万,日活用户200万。

想来,也正是因为实际数据确实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才有了“干掉钉钉”这一以苦情戏码开头的网文。

钉钉的用户活跃度是硬伤

回过头来看,微信都要推应用号了,钉钉还在谈装机量。

在1月11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前透露了应用号的消息,表示将针对低频度的、轻量级的、服务功能的App,开发应用号,将来手机上可以少下载安装一些打开频率不高的软件。

借助自己强大的入口优势,开放生态,微信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已经深深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微信企业号也非常明白,自己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微信已经营造好的这一最具活力的生态系统。

而反观钉钉,更像是阿里的“社交梦”的一次延续罢了。

2013年,微信获得3亿用户的时候,阿里坐不住了,号称要“杀到企鹅老巢,火烧南极”,以“来往”出征,可惜铩羽而归。如今,来往名字都没保住。

2015年10月中旬,支付宝发布新版本,侧重社交功能,几乎是“像素级”模仿微信,推出了类似朋友圈的“生活圈”功能,类似点赞的“打赏”功能,然后还是被调侃,“谁愿意在ATM机旁与人聊天?”

钉钉的推出,初衷也是想从企业应用市场来撬开一个社交的口子。抓住免费通话的市场空档,耗费数亿去推广,不得不承认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死穴一直都在。

在强推之下,装机量看似很快就上来了,反正有补贴,有预装,对于财大气粗的阿里来说,完全不在话下。但是从装机量到活跃度,就要靠产品说话,这中间还是有很大的障碍去突破的,对于缺乏社交基因的钉钉而言,不会太容易。

从近期趋势看,钉钉装机量有所提升,但是活跃度却呈下降趋势,我推测可能与免费电话补贴时间下降有关。

可见,催熟的瓜不甜。

    产品逻辑不在一个时代

也是在去年12月1日的微信企业号“互联网+”论坛上,微信企业号官方表示:经过1.0纸质办公时代、2.0PC信息化时代、3.0移动信息化时代,企业正在步入4.0互联网化时代。基于一个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构建企业自己的小生态,是企业实现互联网化的路径。

微信企业号负责人就说:“企业号可以快速地帮助企业实现互联网化,构建自己的生态,随时随地连接员工、上下游、客户,实现全价值链连接,进而实现更多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相对而言,钉钉对产品的理解还停留在3.0移动信息化时代。从其官网就可以看到,钉钉着眼于“移动办公”,作为一种团队内部的协作工具,它仅限于在公司内部的交流,强调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其仅仅是将原本线下的点搬到了线上,然后将这些点变成可双向沟通的线,根本还没达到全价值链的面上的连接。其局限在办公协作这一块,从而就无法催生类似于共享经济,营销创新这样的管理模式及商业模式的变革。

更重要的是,从现在钉钉的打法来看,有点脱离了初衷。日前一则广场舞大妈围攻阿里总部讨要红包的文章引起我的关注。可能是为了冲用户量,也可能是战略上的调整,原本着眼于“移动办公”,希望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沟通、协调效率的钉钉开始从免费电话的角度延伸出去做优惠券、企业红包,乃至各种补贴,确实吸引到不少人群,但这毫无疑问让其偏离了定位。将用户先圈进来,但如果没做好连接,没做好产品体验,优惠一消失,用户肯定就消失了。

 是盯着用户,还是盯着对手?

具体到产品体验上,除了生态优势,微信企业号事实上革新了传统的“管理者中心制”,不是从上而下,而是从下而上,以“人”为核心来构建连接,让工作变得润滑起来,让员工的热情得到激发。比如,让考勤打卡有趣好玩,红包也一种工作方式。这些从海底捞,通威等企业的实践上就可以看出,原本无人用的应用,一放到微信企业号中就被激活了。

与之相比,钉钉还一直在强调工作和生活的分野,强调从上而下的强推广,强势营销。如当初阿里推来往一样,马云甚至不惜亲自站台。不仅如此,还要求全体阿里员工必须拉100位来往好友,甚至在内部放话“谁不参与,谁就不该呆在这家公司里”。然而,结果呢?

在我看来,好的产品自己就会说话。与其强推、炒作,还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的产品更“好玩”,更容易让用户内心真正喜爱,并用起来。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