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苹果杀入算啥 VR格局难改变

   时间:2016-02-16 14:13:2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苹果杀入算啥 VR格局难改变

近日,一向对VR讳莫如深的苹果终于发声了。著名苹果概念设计师Martin Hajek通过视频发布了他设想的苹果公司创作的未来虚拟现实设备的样子。按照Hajek的设想,苹果虚拟现实头显包括两个高分辨率的AMOLED显示器,可以放置在前额,用于增强现实的立体摄像机,支持耳机和Lightning数据线,同时结合了苹果手表的材料和设计,其跟踪传感器和绑带将与苹果手表完全一致。

据可靠消息,苹果公司现有一个数百人的团队正在研发虚拟现实产品,并准备和Facebook的Oculus Rift以及微软的Hololens相抗衡,但其虚拟现实头显产品可能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才会发布。不管苹果最终的虚拟现实设备与Hajek的设想是否吻合,重要的是Hajek的设想传递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苹果杀入VR领域已经毫无悬念。

看似无动于衷 实则紧锣密鼓

权威报告显示,以最保守的估计计算,10年后全球VR/AR产业整体营收将达到850亿美元,其中硬件营收为450亿美元,软件营收为350亿美元;在CES 2016展上,虚拟现实技术( VR )成为时代新宠。毫无疑问,虚拟现实成为消费电子的新蓝海。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各大科技企业都在加紧步伐进军VR,其中谷歌、Facebook、微软、三星、索尼、AMD、GoPro都已经有产品问世并产生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很多人质疑,科技巨头苹果为何迟迟不出手?实际上,看似落后的苹果私下则是紧锣密鼓地谋划布局。

2010年9月,苹果以29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面部识别技术公司Polar Rose;

2013年11月,苹果耗资3.45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实时3D运动捕捉技术公司PrimeSense,其代表作是微软Xbox的体感检测设备Kinect的第一台动作传感器;

2014 年12月, 苹果发出招聘信息,招聘有经验的 VR 和 AR 技术工程师, 招聘广告中还明确写了被选中的将参与到为下一代苹果产品开发基于AR的软件及工具;

2015年2月,苹果申请了一项专利,把一台头戴显示装置和其他类似于 iPhone 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结合以便用来观看,形态和现在市面上的 VR 眼镜很像;

2015年5月,苹果用 3200 万美元收购德国增强现实技术公司 Metio,其 171 项 AR 领域的全球专利也收入苹果囊中;

2015年11月,苹果收购了瑞士面部识别技术公司Faceshift,该公司是最新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特效制作方之一。

除了收购、招聘和专利申请,苹果还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才。

Nick Thomson,曾经微软HoloLens项目的首席音频硬件工程师,2015年被挖角到苹果,他在HoloLens项目组工作了超过两年,这样宝贵的AR经验会给苹果到来什么,其价值不言而喻;

Bennett Wilburn,也曾是微软的工程师,在2014年到2015年当过华为的科学家,主攻方向是机器学习---人类动作捕捉识别,曾经在Lytro科技公司领衔开发过图像处理软件,还做过华为的首席科学家;

Graham Myhre,他也曾经是Lytro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开发过相机的透镜和感应器,目前正在苹果研究“下一代产品的显示和光学技术”;

Chris Prest,他是苹果的产品设计师,他的设计团队主要领域是头盔显示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苹果头戴设备设计师。从他的简历可以看出,他对苹果可谓是忠心耿耿,2002年至今的职业生涯没有“出过一次轨”。

所以说,苹果公司的VR部门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延续了苹果以往的风格,正在从事研发的团队和正在研发的产品都是不允许公开的“秘密”,这也充分暴露了苹果对VR的野心是有多大。

虽是一片蓝海 但竞争异常激烈

环顾国内放眼海外,虚拟现实都是当下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最重要的科技趋势。 虽然VR处于起步阶段,但竞争却是异常激烈。

首先,参与到VR虚拟现实领域的公司越来越多。

国外市场,三星有 Gear VR,索尼有 Project Morpheus, HTC公布了Vive头盔的重大进展,并计划四月推出;微软大力发展混合现实设备HoloLens,其 CEO 纳德拉表示,未来的计算形态将是 HoloLens,它拥有传统 PC 无法提供的创新体验;Oculus Rift 的诞生让很多人对虚拟现实更加寄予期望。

国内市场,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国内有超过100家以上的VR设备开发公司,大多数以初创小公司为主。其中,3Glasses、蚁视、暴风魔镜、VIR Glass、乐相大朋、蜂镜、七鑫易维、灵境V算是国内可圈可点的虚拟现实产品。

其次,国内外VR企业差距越来越大。

与国内VR企业不同,以Oculus、三星、索尼为代表的VR公司寄希望像当年微软、谷歌和苹果一样制定各自的行业标准,从而统治全球市场,并非单纯以出售产品为目标;反观国内VR企业,目前市面上大多数企业都在模仿Oculus和谷歌Cardboard,产品同质化严重,低门槛的眼镜盒子成为主流产品,并且停留在卖硬件阶段,尤其在内容开发上,与国外厂商的差距越来越大。

实际上,国内不乏优秀的VR内容开发者,TVR、超凡视幻、追梦客、K-Labs、上海天舍等都算上国内比较知名的VR游戏创作团队。可惜的是,国内VR产业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软件的相互兼容,国内鲜有硬件厂商在内容上烧钱,不管是PC级VR还是眼镜盒子,其内容的需求都停留在demo上。

另外,一旦Oculus和索尼等国外VR企业制定出自己的标准,虚拟现实市场的垄断性割据局面就会成型,令其它同类企业很难参与竞争,擅长以低价、铺量等纯营销手段去竞争的国内VR企业则会成为遭受冲击最明显的对象,甚至会被折断创新产品的翅膀。

苹果能否改变VR格局很难说

虽然VR领域已经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但VR设备仍存在亟需解决的用户体验问题。一款真正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家庭娱乐的VR体验机,应当能够让用户的持续体验时间达到30-45分钟,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只有少数几款最新产品可能达到这个参数,其它大部分产品都无法让用户持续体验30分钟以上,许多VR 应用几分钟就可以让玩家目眩。

美国消费报告数据显示,消费者对 VR 的认知度仅8%。就连最被消费者看好的 Oculus ,其CEO兼创始人Palmer Luckey 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表示虚拟现实目前还不适合所有人,但确实存在对虚拟现实很感兴趣又很想体验的玩家或爱好者。以Oculus Rift生产来看,许多零部件都属于定制型,定制组件多、新技术下的良品率无法保证、成本高、配置要求严格等因素,注定 Rift产量不会很大,至少今年不可能。

而在国内,VR的普及情况更加令人着急。抛开信息普及度和现实推动力,仅凭认知误区一项就会让VR进入隔离区域。所谓的认知误区,直白一点讲就是现在的很多人或许曾经听说过VR这个东西,但比起完全不了解,这种一知半解可能会产生更大的破坏力。不仅将VR理解为一种与普通人无关的高大上科研领域,更将其划到了玩物丧志的“游戏”一类。顽固的认知性障碍,导致人们本能的拒绝。

纵观苹果的发展史,不可否认其变革和颠覆的能力,但以目前的态势看,苹果能否改变VR格局真的很难说。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苹果VR产品问世后,虚拟现实的认知度一定会提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