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别样观点:Apple Pay的致命伤,要靠补贴来宣战么?

   时间:2016-02-18 13:45:02 来源:金评媒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对于近日正式和银联合作,并开通线下场景支付功能的Apple Pay而言,除了挑起了猴年开始之际“对阵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线下圈地运动的舆论大战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了银联在失去了线下传统场景收单业务的绝对垄断地位后,开始逐步认识到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二维码扫码支付带来的业务冲击后,开始联合国内19家银行,企图在线下传统收单、支付领域重新夺回绝对主导权。

别样观点:Apple Pay的致命伤,要靠补贴来宣战么?

首批宣布支持Apple Pay的国内银行共有19家,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行以外,还有很多主流银行被列在内。用户只要拥有这些银行的信用卡或借记卡,并将他们与Apple Pay关联,就能使用新的支付服务。

也就是说,Apple Pay其实是利用一种类似于NFC的近场支付技术来帮助消费者利用先进的支付技术实现线下的快捷、安全支付需要,有点像一个移动端的现金和卡钱包,在支付的时候只要和带有闪付标志的银联POS机相互连接,就可以快捷安全支付。

不过,这种线下的场景化支付技术目前在国内全面推行也还面临各种难题。

首先是生态圈的问题,在目前整个国内的支付行业中,线上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不仅仅占据了70%以上的线上支付份额,在线下领域也开始逐步渗透,并且用过线下扫码的方式来圈占了数万家的商家和商户,而这部分线下收单的市场,本来就是银联和银行POS的市场,可想而知在移动互联支付产品的渗透下,传统银行和银联是面临了一种怎么样的内外交困的境地。

那么,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这种线上的移动支付和目前银联引入和Apple Pay的近场支付,到底哪一种支付系统会更能获得用户的青睐?

个人认为,这种移动互联的虚拟账号支付系统,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是这种类型,优势在于远程支付,快速,可以融入很多线上场景和APP,而银联此前自己搞NFC支付一直没搞起来,国内整合银行,运营商太费事,这次把苹果支付引进来,本质上也是以NFC支付来替代目前已经被微信,支付宝疯狂渗透的线下支付场景,据传是1秒钟的支付体验,不知实际如何,这个和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的pos扫码支付相比到底有无优势?毕竟市场快被虚拟账号支付给渗透完了,这个时候银联引入Apple Pay,感觉是叫好不叫座。可以说,线上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牢牢掌控,线下银联传统的pos收单也在慢慢被渗透,用支付宝同样也不用带钱包,感觉银联是歇斯底里,最后一博了。即便是在线下,个人也看好支付宝,微信的近场支付,NFC需要的技术改造和体验流程前期成本太大。

或许这个很难改变银联联合Apple Pay对抗目前已经十分成熟的虚拟账号系统在渗透线下传统支付场景的各种难题,因为正如前所述,一个是支付宝、微信支付在线下支付方面已经先下一城,占据了较多的市场领先优势;而是即便是银联引入苹果支付开展合作,短期内也很难大面积、全面铺开这个产业链,因为这其中涉及到设备更新、产品维护、运营商沟通以及银联与银行之间的内部利益协调。之前国内也有个别银行单独搞过手机NFC支付,但是受制于产业链并不成熟,因此最多是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实行。

即便是银联这次能通过和Apple Pay的合作来优化这个产业链条,但是消费者会轻易买单吗?可能一开始很多消费者会抱着尝试的心态来使用这个产品,但是新鲜劲儿过去之后,银联如何进一步留住这些已经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洗脑”的消费者?或许又要开始补贴之路?

说到中国的互联网产品,包括电商、金融、O2O的产品,一开始为了获得新用户和建立互动关系,往往要发放补贴政策,从打车、理财到O2O等各种场景,好像也只有不断的补贴能够将用户从另一个已经成熟的平台和使用环境中引流到一个全新的用户环境之中。

百度钱包在大力推广线上移动端业务时,除了利用百度旗下各种应用场景进行植入外,另外一个决心就是补贴计划,全年返现,用户下单,使用百度钱包支付,交易完成后,用户立即获得消费金额1%的返现,返现金额充值到用户的百度钱包账户余额,余额可提现,可消费。对于银联和Apple Pay的合作而言,为了从支付宝、微信支付手中抢夺用户,能否有决心开展大面积的返现和补贴活动呢?如果没有,单纯依靠现有的技术成熟度和用户体验,又能否重新吸引消费者的青睐?或许这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

对于银联而言,或许这场变革来的太晚,因为银联的传统收单业务是线下,银联商务此前一直稳居国内收单市场头把交易,其市场份额差不多是所有银行收单业务的总和,而后剩下的10-20%的市场才被市场上众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瓜分。对于这样一个具有良好线下收单基础的公司而言,断然不会坐实市场份额被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这样的线上移动支付平台所侵占。

不过,引入Apple Pay,其实也是中无奈的选择,既然自身现有的资源整合能力,恐怕很难培育出一个庞大的,具有消费和支付忠诚度的用户群体,而借力苹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高忠诚度的苹果产品使用用户,只是这部分用户的Apple Pay支付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如果没有一定的红包补贴政策,能够从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手中抢过来用户吗,这里其实具有很大的变数。

在习惯了红包抵扣和用户优惠的移动支付面前,Apple Pay即便是接入了国内主流的银行,其实也更像是一个电子的钱包,但能否攻占移动用户市场,还需要很多具体的运营手段和决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