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通行重庆“最任性”立交桥 用哪款地图软件导航更巴适?

   时间:2016-03-23 14:27:19 来源:ITbear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被全国网友调侃的“最任性”立交——重庆黄桷湾立交已经进入施工收尾阶段,预计年底将全面建设完成。黄桷湾立交桥连接了重庆市机场及城区多条核心干道,建成后重庆主城区南部交通网络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区域运输效率也将得到有效提高。在奇葩地形遍布的山城重庆,黄桷湾立交桥5层15条匝道的独特“造型”竟也令重庆人大呼:“你娃这是在整我?”

面对如此复杂的路段,道路信息、交通提示的准确性尤为重要,毕竟谁也不想被这座立交搞得“矿西西”。为了帮助重庆崽儿们hold住这座魔性立交,小编提前测试了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这两款国内主流的地图软件在该立交桥的使用体验,看看到底哪款地图软件,能为重庆人民日常出行带来真正的便利。

道路数据对比:百度地图道路搜索数据更精准

小编分别使用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搜索“黄桷湾立交桥”,通过对比发现,百度地图用蓝色线完整标示出黄桷湾立交桥的路网数据,而高德地图则显示的是位于内环快速路的一个点。缩小比例尺才发现,原来高德地图的这个点在黄桷湾立交桥一个入口处。相较之下,百度地图对黄桷湾立交桥的道路网信息显示更为精准全面,能帮助用户对该路段有直观、完整的了解。

(左为百度地图,右为高德地图)

通车提示对比:百度地图的导航提示更准确

对于部分通车的复杂立交桥路段,地图导航软件对路况信息的准确提示至关重要。小编就黄桷湾立交桥这一复杂路段对比发现,在通车提示对比方面,高德地图中有三条匝道用实线标注,对于车主用户来说,这种显示形式就意味着是已通车道路了。而百度地图对这几条道路则用红色虚线标示已完工但未通车。

(左为百度地图,右为高德地图)

那这几条道路的实际通行情况如何呢?小编搜索“黄桷湾立交桥 通车”相关新闻,发现相关的最新消息显示,黄桷湾立交连接朝天门长江大桥和慈母山隧道的A匝道通车,而高德地图显示已通车的三条匝道并未有通车消息。

另外,从近日重庆新闻联播报道的黄桷湾立交主体工程完工的俯拍图也可以看出,这几条匝道上没有车辆行驶。

 
大概是高德地图比较“心急”,把施工完成道路直接标示为已通车道路,这样很容易误导用户,把车主们导航至未通车的匝道上。虽然说这样的匝道理论上也是可以通行的,但是毕竟是未正式通车,车主安全无法完全保障。

施工信息:百度地图通行“预告”更贴心

在测评中,小编还发现了两者的一处不同:虽然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都用灰色标示了黄桷湾立交桥道路正在施工中,但百度地图还特别标注了施工警示信息,使得路段施工信息更加明确。此外,百度地图在明确标出施工路段正在封闭之外,还很贴心地预估了车主受影响的时间,供车主们出行参考,而高德地图却没有这样的提醒。显然,百度地图在施工信息的提示上更细微、贴心。

(百度地图的道路施工信息提示详实)

全景地图:百度地图更巴适,高德无此功能

对于像黄桷湾立交这样“魔性”的地形,就算“见多识广”的重庆人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如果能提前了解其结构和路况,相信车主们也不会对之望而却步。

通过对比发现,百度地图中可以查看黄桷湾立交桥的全景地图,立交桥的结构和周边环境清晰呈现。据了解,百度地图是第一时间完成了黄桷湾立交桥最新的道路数据、全景数据的采集,用户已经可以通过全景模式抢先进行“线上预览”,直观清晰地一睹黄桷湾立交的“花容”。

而高德地图至今仍然没有全景地图功能,对于高架立交、复杂路口等容易引起疑惑的路段信息,用户还无法得到直观的体验。

(百度地图)

高架导航:百度地图3D视图复原度更高更清晰

当然,对于车主来说,导航在高架上的实际表现最为关键,这也是小编测试的重点。小编将起点设为盘龙立交南向的茶园出口,终点设为东环立交,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给出了差不多的导航路线。通过软件模拟导航发现,百度地图在遇见岔路时,通过3D图像给车主导航,同时3D图像高度还原道路周围的实况,直观明了。而高德地图的指示则是黑白二维简图,没有参考物,碰上多岔道、结构复杂的立交桥,车主看完指示图估计就更懵了。

重要的是,百度地图还拥有业内独有的高架导航,能精准判定车辆行驶在桥上还是桥下,对于黄桷湾立交这样拥有多层匝道的地形来说,尤其实用和便利。这一轮对比中,百度地图优势依然明显。

(作为百度地图,右为高德地图)

结论:

经过综合对比两款地图导航软件在黄桷湾立交的体验,无论是在道路数据、施工提醒、全景地图,还是高架导航方面,百度地图的用户体验明显更好。小编觉得,有了百度地图,我大重庆的崽儿们也不必再为“最任性”立交而担忧了,数据精确、功能全面、提示更贴心、导航更直观的百度地图会让你的出行更“巴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