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跌出前五 手机到底该怎么买?

   时间:2016-05-06 09:53:50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当前的手机市场一点都不为过。

据IDC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增长出现“急刹车”,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3.349亿部,与去年同期的3.343亿部相比仅增长0.2%,创下历年来最小同比增幅。还有其他机构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销量约2.92亿部,环比下滑18.6%,同比下滑1.3%。

与此同时,国内手机品牌中的“黑马”——小米滑出了市场前五。2016年Q1的手机市场前五位的品牌分别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其中OPPO市场份额同比大涨了153.2%,vivo同比大涨了123.8%,华为则涨了58.4%。

看了这组“冰火两重天”的数据,肯定会问三个问题:手机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手机企业如何应对?用户如何选机?接下来,磐石老师就逐一作答。

手机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节阅读提示

摩尔定律在发挥作用,手机硬件升级瓶颈;

互联网新军们短板暴露,互联网思维退热;

造成全球手机市场增长严重放缓,甚至需求倒退的第一个原因在于手机也陷入“摩尔定律极限化”的怪圈,硬件发展进入瓶颈,这与PC市场的状况极为相似。

1965年,Intel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了他著名的理论:半导体芯片上可集成的元器件的数目每12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戈登·摩尔提出的理论并非是科学或者工程理论,而是当时芯片生产技术演进的一种总结和预测。

后来“摩尔定律”被多次证明并不准确,再到2000年的时候“摩尔定律”几乎走到了尽头,虽然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但仍面临技术、成本上的困难。因此“摩尔定律极限”也被用来定义计算机、软件、互联网同步增长的困境。

显然,手机行业符合PC行业的发展规律,随着芯片(八核64位)、存储器(32G普及)、屏幕技术(2K屏、曲面屏开始大规模使用)、智能操作系统(Android体验几乎追平了iOS)、互联网和通信技术(4G普及,5G还远)都进入无法再出现巨大创新的时候,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自然会大幅降低,销量随之下滑。

其次,华为、OPPO、vivo的大幅增长和超越说明“互联网思维”并非万能,模式创新只是第一步,企业的稳健经营、长久发展还是要靠技术、渠道、品牌这些真功夫。

这一点在《解密小米-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奇迹》中,我早有预言。华为、OPPO、vivo的崛起是有原因的,它们都在技术、渠道、品牌上下了真功夫。比如,OPPO的VOOC闪充、拍照;华为的通信技术。渠道上,OPPO、vivo在线下都拥有压倒性优势,这意味着大量的三、四、五级新增市场被其抢占。而许多手机企业在2015年底才宣布建设线下渠道。

在品牌上,互联网新军依靠其“造势”优势,获得了很大的声量,制造了“极致产品”的心理预期。然而由于产品品质、体验上却没能跟上,于是给消费者造成严重心理落差,导致“成也营销,败也营销”,负面舆论蜂拥而至。

打造品牌也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并非有流量、曝光量就可以塑造好品牌。与新军们相比,三星、华为、OPPO、vivo们有着传统企业打造品牌的完整套路,更为重要的是其产品的确可以跟得上品牌宣传的步伐。在《消费者报道》对六款手机做的用户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小米5排名最差,三星S7、OPPO R9均领先。

因此,在手机市场增长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唯有那些认真做好产品、渠道、品牌的企业才能抵御市场的“寒流”,这一直是恒古不变的规律。这也意味着“互联网思维”所荡起的泡沫正在破灭,一切都在回归本质。

手机企业如何应对?

本节阅读提示

细节化、个性化,品质为先,生态与服务退居二线;

找到市场定位,找到产品爆点,狠抓狠打;

渠道下沉,进军海外;

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唯有创新才能突破瓶颈;

分析了问题后,就需要给出解决方案,这是磐石老师一直习惯的做法。那么,手机企业们有哪些可落地执行的路径?

首先,做好细节、个性化和品质。无论怎么渲染生态、互联网、增值服务,最终能够让用户有感知的还是手机硬件本身。而现在所有手机企业都几乎在模仿iPhone的路上,由于“售价过低,成本限制”导致很多手机难以做好品质,同时缺少个性化。

一切“牛逼”都停留在发布会的PPT中,这是普遍现状。你能不能解决下那个屏幕的大黑边?那些所谓的“无边框”都是骗人的。目前,我体验的几款新手机中,大黑边的宽度由小到大排列分别为:iPhone6

另外,音量键、开关机按键的大小,是否适中?能否做到防误触?指纹识别是否能做到百发百中?小小的手机,可以进行细节化改进的地方估计有数千个,企业能否静下心来做研发和试验,让产品走向极致?

当商品同质化的时候,细节决定体验,细节决定品质,细节也见证企业真功夫。最近很多企业都在谈“工匠精神”,而在“工匠精神”最强的国家日本,拥有大量数十年如一日的“手艺人”,他们的共性是戒除浮躁,销售质量不好的商品是一种耻辱。

图为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

试问,我们的企业能否戒除浮躁?这对于企业来说涉及到管理、组织、利润的后盾,这就如同与处在温饱边缘的人谈高尚情调,是徒劳的。

其次,精准的市场定位,制造产品爆点。定位理论告诉我们,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在消费者心智空间里占据一席之地才可以。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向消费者传递更少信息,而不是更多。

这一点上,OPPO的经验值得学习。OPPO将拍照、快充作为产品爆点,然后全渠道轰炸,“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已经深入人心,做到了快充这一品类的第一。而其他手机品牌也宣称有快充功能,但却无法拥有这一定位。

再次,渠道下沉,进军海外。事实上,手机销量的重点仍在线下渠道。一些手机品牌号称几小时网上销售几十万部,这些数字真假它们自己心里清楚。而这些“网上热销”的数字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在营销学“制造热销”很常见,利用消费者从众心理刺激蜂拥购买。在这些网上热销的背后,要么是虚假的预售数字,要么是让线下经销商拿货,将销量事先压到线下,然后慢慢卖。

图为你在线下见到的最多的四个品牌的手机体验店

而线下的销量是很容易实现的,比如,一个经销商拿货100台,全国1000家经销商就可以做到10万台出货,更何况全国上百个城市的经销商不止1000家。OPPO、VIVO所创造的增长神话,也得益于其对线下渠道的深耕,建立了护城河。

除了在国内市场抢夺线下外,进军海外成为增加销量的关键。华为的崛起得益于全球市场的布局,大量销量来自海外,即使是深耕国内市场的OPPO和VIVO也有10%的销量来自海外。联想更是有80%销量来自海外。

最后,唯有技术突破才可打破增长瓶颈。自从iPhone诞生至今,智能手机一直在硬件上做各种加法,现在加法做到顶了。需要再来一次技术变革,才能推动行业发展,让用户淘汰旧手机更换新手机。这个时候所有企业的目光都转向了股价暴跌20%的苹果,蒂姆·库克说:“iPhone7一定会让你欲罢不能!”

有人说,大屏手机是乔布斯留给库克的最后一个“锦囊妙计”,确实苹果被积压的大屏需求在iPhone6发布后彻底爆发,苹果股价也一飞冲天。然而大屏之后是什么?苹果需要给出答案,而这不仅关系到苹果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手机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手机企业也纷纷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比如,芯片、手机快充技术等,而且只有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才能够走向海外市场,才能真正的做好体验,降低成本,度过寒冬。

用户如何选购手机?

本节阅读提示

苹果不再是高端人士首选,中国手机企业值得骄傲;

不要贪图便宜,低价一般意味着低品质;

产品好才是好,其他的都是忽悠;

消费心理学认为,顾客购买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第二层是为了满足安全需求,第三层则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

首先,苹果不再是身份象征。苹果iPhone、三星Galaxy一直在满足高端用户的情感需求,从而带来了品牌的大幅溢价,赚取了整个手机行业超过100%的利润。然而苹果最新财报显示,Mac比去年同期下滑24%;iPhone比年同期下滑32%;iPad比去年同期下滑36%。苹果公司的净利润比去年同期下滑22%。

图为人满为患的苹果体验店

满大街的苹果手机也让iPhone失去了身份象征的意义,同时也失去了高贵、高端的感觉。而国产手机正在产品品质、工业设计、软件体验、互联网服务方面追平甚至超越iPhone,这是中国企业的骄傲。这也让其售价开始向更高价位段进军,比如,华为Mate、P系列均在3000以上,OPPO R9系列在2700元以上。

其次,摒弃性价比,关注体验。我发现那些投诉手机发热、系统崩溃、广告较多、做工差的手机用户都在使用曾经所谓“高性价比”的手机。这些手机提高了智能机普及率,但是成本的限制,让其无法使用更好的外壳、工艺、电池、芯片、处理器、摄像头等,因此整体体验难以提升。

再次,少听企业忽悠,只关注产品。虽然互联网的普及在消除信息不对称,但是有些企业仍然可以在除产品之外的地方做信息不对称来迷惑用户,比如,生态、智能家居等等。

我们在选购手机时,一定要不要听信这些与产品本身无关的一切忽悠。商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而价值交换的标的物是好产品。概念再新潮也会过时,当概念遇到产品品质、体验、技术这些“硬通货”的时候都会被轻易击碎,变得一文不值!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