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闪电购CEO王永森:带领社区小店“闹革命”

   时间:2016-06-28 11:46:48 来源:电脑商情网作者:CBINews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6月25日下午,闪电购 CEO 王永森在亿欧“互联网+进化论”大会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闪电购的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即时性消费,对商铺、商品、活动的深度运营是闪电购商业模式的关键环节。闪电购志在升级社区零售行业,帮助改变低效的社区零售业态,通过联合并帮助100个城市的10万社区便利小店“闹革命”,升级他们的货品和服务,把全球尖货、高品质零食、水果生鲜等一小时送到用户手上。此外,他还调侃道,京东到家是京东做了个淘宝模式,而闪电购是阿里离职高管做了个京东模式。

闪电购为什么想做这个事?

闪电购的核心创业班底基本都来自阿里,在这个行业都有10年的积累。近年来,线下的传统产业逐个被线上化,电商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但两个行业例外,一是快消品,二是水果生鲜,这两品类的典型特点是1. 高频但即时性消费,B2C的模式没法满足。2. 快消品的客单价一般很低,二三十块钱的东西,如果用B2C的模式,光中间物流配送的成本可能就在13—15块钱,根本没有办法走通。所以说一号店、天猫超市大包大件、一仓发全国的模式是没法满足这两个品类的发展。但王永森说,这两个品类的发展有另外一条高效、低成本的路可以走通。而且,这一波消费升级带来了一个确定的消费趋势:年轻人对品质和便利性的要求,在他们的消费决策里起决定性作用。加上这个移动时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往手机上迁移,年轻人在商品和品牌的选择上变得更加多元与开放。最终在整个商业模式的构想环节,闪电购发现借助离用户最近的便利店是一条轻巧的路,也是高效、低成本扩张的可行模式。

为什么纯线下模式会日渐式微?

谈及线下传统产业,王永森认为,KA卖场是两不靠,一是离用户太远,非常不方便,要开车去、排队的消费习惯不适合年轻人;二是商品的丰富度,它没有办法跟天猫超市、一号店比,它的丰富度远远不及电商。与此相对,小超市、便利店的生意将会越来越好,因为他们离用户足够近。年轻人越来越趋向于去小型的、时髦的零售店和便利店消费。

王永森认为,现在的小区便利店模式是低效的。小区楼下的便利店的商品种类和商品数量与 5 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方圆两三公里范围内的便利店的服务方式和商品与 5 年前相比也没有什么变化,千店一面。线下传统便利店的核心商业模式是,只有好的地段才有好的生意。但现在线上的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即时性、碎片化,不用非要进便利店消费,这与传统门店零售商以地理位置繁华度、高客流量为导向的进店思维存在重大分歧。

随着用户的自主性越来越强,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比如目前火热的“网红商品”便是便利体系无法满足的,当品牌商无法继续完全掌控宣传入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能提供丰富的单品数量的社区电商模式就凸显出自己的优势。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王永森说,有行业内朋友对比闪电购和京东到家,京东做了个淘宝模式,有超市有外卖有鲜花有到家模式,从流量和配送切入;而闪电购这帮从阿里出来的高管做了个京东模式,打造以店铺和活动运营、自建供应链为核心能力。

闪电购靠的就是供应链体系,深度运营店铺,深度运营活动和商品。现在这个市场非常大,有的创业团队自建前置仓,货和仓都是自己的,配送体系也是自己的。但闪电购认为没必要重复“造轮子”,店不是自己的,店是小店老板的,但货是闪电购供的。现在社区电商里面,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共享才是最优的模式。

王永森强调,闪电购只服务于年轻人,而且是有手机消费习惯的年轻人。在这个品类里面的消费人群里面,最核心的一个特点是:81% 的用户对品质极为看重。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更加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和一些健康有益的商品。闪电购将打造完全以年轻人为中心的移动便利生态,帮助每个下单的年轻人跟他距离最近的便利店进行匹配,配送他们最青睐的商品,这是离用户最近的配送渠道。

闪电购的模式不适合草根创业者?

针对闪电购是否担心大公司进入社区电商领域分“大蛋糕的问题”,王永森说,社区电商模式有三个核心,这三点都做到了才能走到最后。一是流量、二是供应链、三是对商铺商品活动的深度运营。他称,其中第三点是最难的,流量是最简单的。他判断,渠道得往下沉,沉得越厉害,竞争壁垒越扎实,光有流量没有用。选品上不用太多,做爆款,库存接近终端用户,线上线下全渠道。

王永森最后说,闪电购的商业模式不适合草根创业者,听上去很简单的商业模式其实很复杂。它是一个完整的闭环,里面有商品的体系,有交易的体系,有店铺的体系,有C端用户的体系,对产品、系统、技术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我们也掉在坑里过,但爬得比别人快一些”,王永森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