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移动分发如昨日黄花,阿里布局是因“地板价“?

   时间:2016-07-06 09:08:55 来源:搜狐科技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度时间,移动分发业务非常火爆,众多抢滩布局的企业,不过近年来相应的行业发展却呈现逐渐下滑的趋势,毕竟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分发系统出现,另一方面手机厂商本身做的应用商店也已经足够,再加上用户对于应用的常规需求基本问题,不需要再在更大的范围内淘换了。尤其是Android手机系统的发展,太多的应用让人应接不暇,传统的基本的应用基础基本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过分追逐新鲜刺激的元素已经不再强烈。

事实上,我们看阿里移动对豌豆荚的收购金额也可以窥得一些端倪。7月5日,阿里移动宣布全资收购豌豆荚应用分发业务,豌豆荚将与阿里移动旗下的UC、高德地图、神马搜索、PP助手等组成阿里移动业务布局。阿里移动方面表示,整合后的豌豆荚将与阿里移动事业群旗下的PP助手共同拓展移动分发市场。随着豌豆荚分发业务的站队完成,BAT三家互联网巨头对于国内移动分发的布局都已完成。未来,移动分发市场的格局将呈现出:互联网巨头和硬件厂商两大方向上的竞争格局。

根据国外调研机构Newzoo的安卓应用商店数据最新报告显示,腾讯应用宝、小米应用商店、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和华为应用商店位于国内分发系统的前列,而豌豆荚目前位居第10,而豌豆荚其实起步很早,但是缺乏一个较好的支撑,不断地被手机厂商以及平台巨头超越,这或许也是其不得不“贱卖”的原因所在吧?据悉阿里移动仅仅花费了一个相对便宜很多的价格就把其收购了。这对阿里来说无疑是“捡了一个便宜”。

要知道,当初,百度(在2013年)是花了19亿美元收购了91无线,当时豌豆荚的估值一度达到15亿美元,不过,豌豆荚当初没有选择站队,而是继续独立发展。但很遗憾的是,两年多时间,豌豆荚的市场占有率却不断下滑,最终进入了阿里移动的范畴。创立于2009年的豌豆荚,是创新工场成立以来的首批孵化项目,也是国内首批瞄准移动化转型的创业项目。创立后,豌豆荚于同年获创新工场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2011年获DCM中国数千万美元A轮投资;2014年获得软银中国、DCM中国和创新工场1.2亿美元投资,此后还完成了同属B轮的、来自高盛集团的数千万美元投资。一路也可谓风光无限。但市场的格局转换太快,豌豆荚显然并没有把握好最佳的时机。

由于当时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在豌豆荚创立之时,看中了Google play空缺留下的机会,“打造安卓的App store”成为了豌豆荚的目标,其后随着安卓智能机的普及,豌豆荚享受到了巨大移动分发红利。其实其他的几个分发系统也是如此。很快,BAT巨头们开始布局市场,抢占先机,以百度为代表的巨头通过巨额收购91无线,补足了移动应用分发短板;同时,手机厂商开始从硬件终端切入移动分发市场。市场格局悄然发生改变,但豌豆荚没有选择站队,结果错过了最火爆的变现时机。

其实当初阿里巴巴就接触过豌豆荚,但豌豆荚没有选择变现。到了2016年,最终还是投入到了阿里移动的怀抱。阿里移动收购了豌豆荚之后,可以补齐在国内移动分发的短板,同时,豌豆荚有5亿用户的基数,这对拓展阿里移动业务也有一定的帮助。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表示:“豌豆荚除了能帮助阿里移动扩张应用分发市场占有率之外,未来更大的价值在于双方在‘大数据’与‘内容’的双向互利。”这也可能是阿里移动要收购豌豆荚的最直接原因之一,尤其是现在的价格也非常低廉了。

据悉,豌豆荚的应用分发业务目前在盈利状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豌豆荚以帮助用户发现高品质的应用和游戏为目标。市场认为,在所有应用分发市场中,豌豆荚的商业化进程最慢。所以,一直被打上“小清新”的标签,没有其他商业化应用中那么多混乱的捆推荐。而其交互界面也一直是简单的UI风格。当然如今纳入到阿里移动之后,这种风格是否还会保留估计就很悬了。

豌豆荚CEO王俊煜对收购也发表了一篇感想:“我们今天做出的决定是我们主动做出的选择,我们相信这能给应用分发业务带来更好的未来,让它的规模能再上一个台阶。在整体 Android 市场活跃度下降、硬件厂商应用商店加入、以及各种各样的应用都开始提供应用下载服务的大背景下,应用分发市场确实有很大的挑战,在碎片化市场的同质竞争中,越来越依赖渠道来获取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希望这个业务的规模能再上一个台阶,需要渠道、产品、品牌等多方面优势的紧密整合。阿里恰恰能提供这一点。豌豆荚的应用分发业务在获得阿里巴巴和旗下 UC、高德、优酷土豆等的资源支持后,其规模和影响力将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其实这已经是一种妥协,也是对之前“偏见”的纠正,或许也是无奈。毕竟这个市场的变迁太快,如果错过了第一步,或许就会步步紧随都不一定能够再回到原来的位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