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时间:2016-08-01 09:51:42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夏天到了,大学生、中学生都放假或者毕业了,这么热的天,大家肯定都想去泳池或者海边游泳又或者去水上乐园玩吧,只是人们现在几乎人人手机不离身,去游泳的时候万一想拍照总不能给手机带个套吧,“要是我用的是三防手机就好了,可以肆意拍妹子”,不止一个人这么想过。只是为什么除了日韩的一些品牌,我们很少见到三防机呢?是因为三防机的生产难度很大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为什么手机不防水

很多用户认为现在的手机之所以大部分不支持防水是因为技术的限制,而技术的限制又带来较为高昂的成本,所以我们一般只能在高端机上才能看到防水。难道是缺少防水的技术吗?据行内人士透漏,现在的手机防水方案已经非常成熟,而没有普及的原因出乎人的意料:“厂商没有这方面需求”。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现在的手机面板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小,手机能进水的地方无外乎usb数据接口、耳机接口、听筒、扬声器这些位置,手机防水其实并没有什么“黑科技”,防水手机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是密封胶、橡胶圈、防水膜、纳米涂层。

对于手机外部而言,手机壳/屏幕通常使用了大量的密封胶粘合来有效密封手机,起到防水作用。对于听筒和扬声器,可以加一层防水透气膜,也就是说可以透气但不能透水,而对于usb接口和耳机接口,其实也有解决方案,就是做点胶和封胶。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但是,为了节省成本,现在手机的usb接口和耳机接口一般都直接做到了主板上,如果耳机和usb接口进水的话则会直接进入手机内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防水的效果,除了为耳机和usb接口、听筒、主麦克风、降噪麦克风加上各种膜,给主板涂上防水涂层,手机的内部结构也必须得改。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然而对于多数厂商而言,出货一部手机利润也不足几十元,除此之外,如果厂商为自家的手机打上了防水的标签,就必须得送到指定的实验室进行中计量检测,自费。而生产过程中手机内部结构的改变也势必会带来工序和冶具的改变,买新设备是少不了的,这些费用最后都平摊到了用户身上,而用户恰恰对价格最敏感。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根据赛诺数据的调查报告,用户愿意为手机防水而添加的预算是0元,与之对比,愿意为防摔而添加的预算为50-100元,更多的电量是200元,可见,用户更倾向于认为防水应该是手机附加的一个功能,不愿意为之多付费,如果厂商为了实现防水而提高了手机的售价,用户很可能不买账。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大多厂商放弃了防水。

现在的防水方案

在这里需要普及一个概念,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个词“IPXX”防水,比如很多智能手环的是IP67级别,实际上这个指标可不单单只表示防水级别,IPXX中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了防尘级别,最高的级别数字为6,而第二个数字才代表防水级别,最高级别是8。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三星S7 IP68防尘防水

简单来说,要想防止雨水或者其他场景下的水滴溅到设备内部,设备防水级别达到6级就妥妥够用了,7级意味着设备在1米以内的水中,可以承受长达30分钟的浸泡而内部不进水,8级标准则更进一步,可以保证设备在1.5米以下的水中进浸泡30分钟内安然无恙。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因此要想在水下拍妹子,手机的防水级别至少得达到7级,再加上防尘,怎么着也得是IP67才算是正儿八经的防水手机,要是做得更好就更是完美了,比如三星的S7就达到了IP68,可以说是为水下拍妹子而生。

纳米防水镀膜的骗局

前段时间在网上出现了一种“防水膜”的广告,实现方法是利用手机防水膜纳米真空镀膜设备和高科技纳米表面防护剂,向手机使用者提供隐性贴膜服务。其原理是以高压3D气化原理,雾状达到百分百完整披覆电子产品内外部,即不阻隔任何接点,又达到整机完全防水防潮的效果。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声称手机经过某品牌“手机防水膜”真空纳米镀膜处理后,手机丢在水中最长可以达到6小时不进水,不损坏,在水中可以接收来电,还可以当防水相机、防水摄像机使用,在水下拍摄照片和视频。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然而稍微懂点手机相关技术的朋友都会一眼看出这是个骗局,最明显的一点,手机现在的屏幕都是电容屏,浸在水中的时候将会完全失灵,无法操作,怎么可能在水下实现“接受来电”呢?

为何日韩外很少厂商做防水手机:设计难?

最后,小编的防水理想境界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去游泳的时候,能放心地拿着手机在水下拍照,不怕在水里所浸泡时间的长短、也不怕水的深度。到了那一天,我们就可以愉快地到水里拍妹子了(污)。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