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尴尬的2合1笔记本到底卖给了谁?

   时间:2016-08-24 09:01:41 来源:腾讯数码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大姚是一家外企公司的销售,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北上广之间飞来飞去,和客户谈合作与同事沟通。他一早就买了一台联想的Yoga Pro 3作为自己的办公机。问其原因,“我的需求就很简单嘛,出差带着方便,走哪能拿出来讲东西。续航时间够用,不用总得充电。看来看去我就选了联想的Yoga,翻来翻去的还是橙色外壳挺骚气的,在床上折过去看电影还挺好的。”需求简单、携带方便,这也是很多人选择2合1笔记本的原因。

2合1经过几年发展,已经成为普通用户可以轻松触及的产品。在笔记本形态下隐藏着更多变的使用模式,这是很多人愿意考虑它的原因。不过2合1始终没有成为一种主流模式,几年下来市场占比依然不足10%,这是客观事实。

“2011年1季度,全球PC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2012年全球PC年出货量出现11年来首次负增长”接二连三的负面新闻出现预示行业增长曲线出现拐点,PC行业来到了由盛转衰的关口。接近万亿元规模市场展现出一种全年出货量下降的颓势,显然这不是英特尔、微软、五大OEM希望看到的。为救市,随后整个行业在英特尔带领下先后做了超极本、2合1等诸多尝试和努力,然而4年过去了,翻看2015年2合1全年出货量数据,其占比在所有笔记本出货当中仅占比不足10%,那么起初被寄予厚望的 2合1何时才会爆发?

定义模糊形式众多 但最后就留下了两种样式

2012年全球PC出货量将达到3.487亿台,比起2011年3.528亿台减少1.2%,出现了自2001年11年来首次负增长。整个业界只能寄希望于2013年能够靠着Windows 8和Ultrabook(超极本)带来强势反弹!4年前成了PC行业出现明显拐点的铁证。

PC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手机和平板的爆发和普及,但要说单纯是因为设备选择更多这么简单,也并非如此。

实际上,一方面手机突然由传统的诺基亚阵营迎来了安卓和iOS爆发式兴起,小米一代、iPhone4成为在这个时期呼风唤雨的机型,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诺基亚在2012年推出了史上最后一款塞班系统智能手机808成为绝唱。你会发现人们前呼后拥迫不及待投入功能更为强大、依赖性更高的安卓和iPhone手机的怀抱。另一方面,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成为介于手机和电脑之间的另一个屏幕,成为很多人居家休闲的玩伴。

手机、平板前所未有的功能爆炸、更多设备更多屏幕簇拥、数百万计移动应用带来的用户黏性让人们在闲暇时候不再惦记PC上的时光。手机和平板成功替代了一部分原来只有在PC上才能实现的事情。

“面对移动互联产业的兴起,PC领导厂商面临的挑战必然是如何转型”前英特尔总裁詹瑞妮说。

实际上早在市场明显出现增长拐点之前,英特尔就在考虑如何去联合OEM厂商进行有节奏的产品转型,以应对市场下滑。既然传统的PC模式难以取悦消费者,平板的意义也在于便携性极佳,那么在OEM的产品设计上一定要有之前从未有过的突破和创新:变轻变薄,而且是大幅度的,前所未有的。

轻薄是多年以来PC用户的一大痛点,也是当时平板抢占PC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在轻薄这个点上有实质突破,必将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事实上厂商们也是这么做的。2011年底,宏碁Acer蜂鸟S3推出市场,要知道这个时期除了苹果的MacBook Air还没有人见过如此轻薄的产品,作为重要的标志性产品,厚度仅13.1mm的蜂鸟也开创了超极本时代先河。

“作为最先推出超极本的厂商,Acer宏碁认为超极本是PC业界近年来最重要的创新。” 整个2012年、2013年超极本的热度达到了最巅峰,市场上涌现的超极本产品多达几十款,价位也从三千入门到万元级区间。只要是对轻薄和移动便携有需求的用户,选购一台轻薄超极本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进一步保持产品对用户的吸引,提升用户体验,拓宽产品功能对抗平板产品的蚕食。不少厂商开始尝试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超极本更轻更薄更便携的路子,另一个就是将超极本变形的玩法,起初英特尔和PC厂商对这种会变形的超极本命名非常暴力——变形超极本。后来才在英特尔的努力推动下改成了如今的2in1(中文我们通常翻译成2合1)。自此“2合1”这种细分的PC品类算是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

或许是概念出来有些仓促,各种产品出现在市场上略显唐突,英特尔总是对于新品类产品的分类和命名显得模糊。一开始超极本问世之初,对于什么是超极本,什么样的产品才满足超极本,英特尔曾有过一系列规则说明,例如产品厚度要小于18mm厚度、要内置英特尔低压处理器、产品要使用SSD或混合硬盘加速、续航要至少超过4小时等等。而对于2合1产品,英特尔起初没办法给出明确的分类,或者什么样的产品才算是2合1,后来为了给消费者参考,英特尔勉强给2合1下了一些规则定义,出了满足超极本一样的采用低压处理器、内置SSD等之外,英特尔还对厚度放宽到了23mm。

实际上这种根据产品,强行划定界限的方式,不仅容易让用户混淆,也会因为产品技术的升级而让规则变得模糊不清。很快英特尔接连推出制程工艺更为先进的处理器,2合1的续航时间得以大踏步前进。SSD更为便宜,大容量SSD成为2合1的标配,Atom等低端处理器摆脱了风扇散热产品也可以做得更薄。英特尔甚至为了2合1这种品类专属设计了Core-M这种无风扇化的处理器。放眼市场,OEM基于低压处理器的2合1、Core-M2合1、Atom2合1各式各样。原有变形超极本或者说2合1的定义早已不再适用,此时的英特尔似乎已经不再纠结于规则的制定和定义2合1产品属性,更加自由开放。所以目前看起来只要采用Win10系统、英特尔处理器、内置SSD、能变形的轻薄本没什么意外都可以叫2合1,甚至是一些安卓系统的OEM产品也在新品发布的时候以“2合1”产品自居。所有厂商都疯狂推出2合1产品,希望能够在市场当中取得先机,这就导致了2合1泛滥,好的坏的各式各样的,市场逐渐呈现出一种鱼龙混杂的假繁荣状态。

“未来的IT产品,尤其是笔记本和超极本,消费者关注更多的不再是配置表,而是实用体验。”华硕电脑全球副总裁许先越说。

在市场空前“繁荣”的时期,你可以在市场上发现各种各样的2合1设计模式,可能是360度翻转设计、可能是磁吸可插拔设计、屏幕翻转设计、锁扣插拔设计。而就是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令人印象深刻,如今成为经典的明星2合1产品,他们虽然各走各路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微软的Surface Pro系列和联想的Yoga系列,两系列产品分别选对了2合1正确的发展方式,用销量向市场证明了磁吸连接和360度翻转才是2合1应该有的方式,才是用户最能接受的方式。

于是OEM厂商也很快通过市场的反馈看到了2合1设计模式的趋势,只有磁吸插拔和360度翻转才是有前途的,于是各个厂商纷纷调转船头,开始推出相应的可插拔产品和360度翻转产品。

这其中有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华硕的Transformer系列2合1产品。说起来这个系列可能真的是2合1前辈级产品。因为早在英特尔主推2合1概念之前,华硕就在经营这个系列的产品,但它却没有能够最终成为2合1最主流的设计,原因就在于厚重笨拙的锁扣设计。华硕的理念素来是在Transformer系列产品当中使用锁扣可插拔设计,这样会让平板和键盘部分固定更加牢固,但也同样存在着连接处异常厚重的弊端。轻薄当道,一切以最终体验出发的用户显然对于这样厚重的设计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华硕在最近两代产品上明显更注重轻薄,也在Transformer系列中推出了可插拔设计的产品,显然华硕不得不这么做,这是被大势所驱赶的结果。市场当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说明了2合1产品呈现了一种趋同。

性价比偏低的2合1都卖给了谁?

“其实2合1目前卖得并不算好,全球的出货仅占不到10%,其中很大一块被微软的Surface拿走了。”宏碁中国区总经理何谦永在一次新品发布会上说。

的确,由于在此前市场探索阶段,微软Surface和联想Yoga的成功,两种设计模式沿用开来,两款产品也成为市场当中的明星产品。但归根结底两款产品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用户,也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市场。这点你从OEM总结的一些市场数据当中就能看得出来。

通过翻看五大PC厂商对于2合1的一些调研反馈和专访纪录可以发现,相比大中华地区市场,欧美市场用户对于2合1产品的需求更倾向于360度翻转设计的产品,而大中华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对于2合1产品的需求更倾向于磁吸翻转设计。所以联想Yoga Pro、戴尔XPS 12系列产品在欧洲卖得特别好。而Surface Pro为代表的磁吸可插拔2合1产品在大中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卖得更好。这也反映了为什么大部分OEM厂商不仅要推出360度翻转的2合1产品,同时也要兼顾可插拔设计的缘故。

但如同宏碁何谦永的说法一样,即便2合1市场有前景、2合1产品受追捧,2合1市场在增长,但这个细分市场目前来看仍然在笔记本产品的总出货量当中占比较少。2合1尚未在整个PC产品当中形成“气候”。相比较几年前英特尔主推2合1产品的时候,预计产品将快速突破30%-40%的愿景,实际上还相去甚远。

甚至在非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2合1是什么东西。就连非洲最大的PC品牌厂商,都根本没有见过2合1设计的产品,他们甚至感叹“原来PC还能是这个样子。”你很难想象这是在2016年夏天的情景。所以放眼全球,2合1远没到可以乐观的地步。

什么样的用户会购买2合1,我还特意采访了几个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朋友。原以为我需要给某些看起来比较小白的用户讲解一番什么是2合1对话才能进行。没想到我一提变形超极本、2合1大家立刻侃侃而谈,显然2合1在中国市场已经深入人心,宣传功夫到位了。

大姚是一家外企公司的销售,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客户谈合作谈合同,与内部同事沟通开会,在北上广之间飞来飞去。所以其实他一早就买了一台联想的Yoga Pro 3作为自己的办公机。“那我的需求就很简单嘛,出差带着方便,走哪能拿出来讲东西。续航时间够用,不用总得充电。这就行了。看来看去我就选了联想的Yoga,翻来翻去的还是橙色外壳挺骚气的,在床上折过去看电影还挺好的。”

磊哥已经在公务员岗位上工作了近五年时间,大学时候热爱研究数码产品的他即将为人父,谈起数码聊到2合1眼中依然闪过光。“不瞒你说,我已经研究Surface Pro 4好一段时间了,打算入手,正好我问问你Surface Pro 4感觉怎么样,各方面性能各种小细节我都研究遍了,就差下决心了......(关于Surface Pro 4方方面面,以及与竞品对比,有没有更好选择等问题深入讨论了1个小时)”几天后,磊哥微信里一股脑发来5张Surface Pro 4的开箱照片和一个露牙齿的笑脸表情,我就知道他惦记这么久,最终会给自己一个交代。

龙哥是个匠人,鲁迅美院毕业的自由职业者,平日里拍拍写真、教教美术,玩玩股票,偶尔看到什么新奇数码会和我来聊聊。“我个人是很喜欢的2合1产品的,问题是我平日拍拍写真,修修照片,对屏幕显示还原要求会比较高,我觉得一直以来苹果的MacBook在显示效果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最纯正的自然的感觉。况且,我现在有一台27寸的iMac、一台27寸的台式机、还有一台平板基本对日常需求全覆盖了,暂时不会考虑2合1,或许以后结束自由职业身份的时候会考虑吧。”

刘老师身处三线小城市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她平日的工作清闲,对于2合1产品有一定认识。“2合1我知道,就是那个后盖能打开那个,微软的Surface!挺好看的,我觉得比苹果的MacBook要好看。要是买的话我肯定会考虑。就是价格有点贵,看着肉疼,而且我家里有台式机平时LOL够了,买了的话可能用不上吧,没准以后降价再看看吧。”

2合1产品说到底是笔记本品类的一个细分市场,它好用但不能适用于所有用户和所有场景。

从采访和市场观察来看,2合1产品主要面向的用户包括几大类,但其中最主要的人群就是白领和商务精英。因为白领精英很常见的情况就是到处飞,到处出差,到处演示PPT,做演讲,做展示,各地开会。所以白领精英在笔记本的移动办公需求上在所有类型的消费者当中是最突出的,这也是所有2合1产品都异常关注高端产品设计的原因。

使用PPT、Word、发送邮件这部分用户日常使用电脑的最核心需求,这些轻办公需求实际上通过无风扇的Core-M2合1产品就能够很好满足。东西不一定要贵、也不一定拥有最佳性能,但是一定要便携是他们的核心诉求。同时演讲、展示、接驳投影会成为他们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组成你个部分,所以相对于普通形态的超极本,2合1可插拔可变形的设计更能够从这些使用需求点上面给用户以满足。

当然什么话也不能说满了,毕竟人也是最难捕捉的动物。学生党偏爱2合1的有没有?肯定也有!2合1天生由于产品内部空间限制决定了产品性能不及主流笔记本和游戏本,所以这部分学生用户肯定对游戏的需求相对偏低,甚至没有。他们或许有对未来走出校门走入职场的预判,有对自己人生更详细的规划。不过这样的学生党必然是少数派。

另外在商务精英人群当中,有两种细分人群我想是需要着重描述的。那就是对一切产品、工业设计倍感挑剔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你会看到艺术家和设计师选择的产品很少会是主流的笔记本和游戏本产品。因为他们挑剔的眼睛很难看得上缺乏产品设计感的主流产品。另外艺术家和设计师对品牌有更加执着的认识和追求,苹果MacBook、外星人这些一直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首选产品,但观察最近几年的变化,2合1由于造型炫酷,生产力不错,受到了很大一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青睐。在一些艺术品展会上我总是能够看到Surface和XPS 12这类产品的身影。所以,今年开始英特尔和OEM都着重在这部分人群当中去推2合1前沿产品,包括高端图形工作站也包括便携好用的2合1。这部分人群算在市场上也只能算作是少数派,但是他们挑剔的产品观念以及不错的消费能力,也必将会成为2合1的核心目标用户之一。

便携,但定位尴尬难成主力机

去年年底我曾经做过一次《PC行业现状及消费者观点分析》的调查,其中涉及用户对笔记本产品品类需求的详细问卷。通过观察这些真实的调查数据你可以看到不仅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青睐2合1产品,而且青睐2合1的用户实际上占比非常大。有20%的用户表示自己需要的PC类型是轻薄的办公本,有19%的用户表示会选择2合1产品进行购买。占比在所有产品需求类型当中排在第二、第三位,仅次于时下最火热的游戏本。

如果考虑到2合1本身就是从轻薄本产品中演化而来,二者有着剪不断的需求重叠的话。那么轻薄2合1产品就成为了用户最关心的细分产品之一。而在笔记本产品哪些问题最令用户头疼的票选当中,轻薄化程度不足毫无悬念成为票王,以大幅度领先反映出用户最头疼的问题是便携性。可见轻薄本产品和2合1产品备受用户追捧,而且是能解决用户最大痛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调查从本质上说明了轻薄、能变形对于用户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如果按照投票比例转化对应的市场份额的话,那么2合1当前的市场占比至少应该是20%以上,而这个数字远高于目前的不足10%(约9.6%)。从长期来看,2合1的成长空间是有的。

“我们采访过2合1的产品使用者,除非是轻度使用者,而重度使用者一定还有一台本,因为他在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简单出差可以是2合1就足够了,但是需要处理重要工作的时候,还是需要传统型笔记本。”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Think事业部总经理赵泓说。

就像赵泓说的一样,2合1虽然是一种轻薄便携,看上去很全能的产品。但实际上它的性能有限,在处理大型的渲染和图形处理的时候,尤其是当下游戏和VR盛行的情况下,2合1就会显现出轻薄带来的性能劣势。

而其便携性又远不及大屏手机一样可以真的随身随时随地携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合1其实显得定位很尴尬,很鸡肋。很多情况下,购买了2合1产品的用户都是在已经拥有其他电脑设备的基础上再去选择2合1设备,只是将2合1作为出差、旅行使用的备机,这大大制约了2合1的推广普及力度。也是2合1始终没有占有一个大的市场出货量比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说2合1产品哪些方面制约人们购买,那么首当其冲的问题肯定是偏高的价格。好产品太贵,便宜产品太垃圾,是目前2合1市场产品的真实写照。

因为不同于传统设计,2合1产品通常需要重新开模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内部结构几乎全部需要重新设计。而且这中间要考虑许多普通主流笔记本不需要考虑的涉及使用体验的细节因素。以微软的Suface Book来说,首先它是CPU+独显的产品,但是同时CPU在平板端,GPU在键盘端,要满足热插拔硬件切换。这方面需要做大量的代码调试,才能够保证连接一瞬间GPU完美切换,分体的一瞬间独显脱离。这需要英特尔、微软、NVIDIA多方厂商和硬件供应商的配合才能够实现。再拿连接机制来说,Surface Book没有采用常见的磁吸连接,而是采用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锁扣式连接,这种锁扣连接采用电磁原理而非机械原理,从而有效缩减了机身的厚度,这其中投入的大量研发是笔记本史上首次,虽然体验比较好,但是你看看Surface Book的售价,可能一下子兴趣全无。

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所以2合1产品如果给人非常完美的体验通常需要很多的产品投入是放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方面,而硬件配置的成本占比会相对较少。所以从大学生这样的典型普通用户视角来看,2合1产品性价比偏低,用咱们话讲叫“不合适”。所以如果问2合1都卖给了谁,那么上班族尤其是商务精英绝对是最对口的目标用户。

但为了推广2合1,2合1不可能全都是高端产品,所以OEM厂商推出了相当一批低价产品。尤其是小的OEM厂商,磁吸式的2合1产品直接套用抄袭Surface系列的设计。这样做的确是节省了很多设计上的费用,但是对于产品细节的调整这些低价产品就很难把控到位。话说回来Surface、联想Yoga这样的明星产品都会偶尔出现些小Bug,这些低价产品如何保证方方面面的体验?

2合1或许需要一个更好的平衡点,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更完善的体验,这或许是2合1在市场当中爆发的先决条件。目前2合1产品在走向成熟走向性能与价格的平衡,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而未来你一定会遇到更适合你更完美的2合1产品,就像所有科技产品的发展轨迹一样。

除了以上的问题之外,时下VR和游戏相关机型火爆,从上游厂商到OEM厂商都对VR和游戏相关机型更关注投入更多精力,这使得2合1变得不再受重视,VR和游戏本冲击让2合1黯淡了不少。

补贴、降价刷出来的4000万出货量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推进移动产品普及,英特尔曾经在2014年大力拉拢与深圳华强北的关系,拉进与深圳厂商的距离,希望借深圳企业快速灵活的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快速获得市场的占有,从而获得主动权。那一年英特尔也为自己定下了年出货量4000万台平板(含2合1)的目标,虽然英特尔官方没有对外公布深圳厂商占比数字,但根据一些内部统计数据汇总情况得知,其中深圳厂商出货占比是达到1000-1500万。到年底统计的时候,英特尔超额完成了这一目标,看似一派皆大欢喜。

但仔细看各种资料,实际上这4000万台出货其中包含了很多类型产品,有基于Atom的安卓平板、基于Atom的Windows平板还有基于Atom和Core-i处理器的2合1产品。英特尔恨不能把所有出货都算在了一起。

深圳以华强北为代表的集散中心具备一个世界其他地区都不能与之匹敌的优势,就是从一件产品研发到生产出来上市销售,这个周期深圳厂商可以短到令你无法想象,普通公司2年时间打造的产品在这里或许2个月就搞定了,时间可能还富裕。正是这样的特点让英特尔这个国际化大公司看好了深圳这块地方,没有什么比深圳还适合短期冲量了。

为了刺激以深圳为代表的企业加入到英特尔的产业链条中,为4000万目标贡献一份力量。英特尔给深圳厂商提供的条件是优厚的,不仅在芯片价格上一再降价,在英特尔公司内部还成立了专门对接每个小OEM公司的部门予以技术支持,并且在国际渠道上提供全面配合。

可以说正是巨额补贴促成了深圳厂商与英特尔的紧密关系。而英特尔内置的处理器价格也是一降再降,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为了用深圳的2合1解决方案拿下美国某超市300万台平板的订单量,不惜以0.8美元一片低于原价6.5美元5.7美元的白菜价搭载芯片,谋求快速出货,赔钱赚吆喝。

关于英特尔2合1方面的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我着重采访了知名代工厂商、英特尔在中国产品体系的重要合作伙伴达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吴烨彬。他说:“2合1逐渐失声,以至于增长缓慢其实跟英特尔的策略转变、取消补贴有直接关系。”

在巨大力度的降价、补贴、技术支持、渠道支持背后,深圳厂商看到的是产品快速低价上市的机会,而英特尔获得的是短期快速冲量。双方几乎是一种完美契合的共赢关系。

而到了蜜月期的后半段,也就是去年,回看2014年全年的4000万销量目标勉强完成,深圳厂商贡献不错。而此时的英特尔已经不打算再将二合一以及平板冲量作为全公司上下的重要战略之一,英特尔正在寻求转型计算延伸,为未来的大数据提供支持。自然2合1的补贴也被终止了。终止之后,英特尔对整个2合1继续保持温和态度,与五大PC厂商以及苹果继续长期战略合作。而深圳大批曾经追求英特尔这条线的白牌2合1以及平板厂商倒闭,可以说英特尔取消了补贴也意味着在2合1这条路上踹开了深圳,重新回到业务发展正常轨迹。

在最近2、3年IDF大会上2合1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独立存在,在与深圳厂商火热并肩的时代,科再奇手捧全新2合1产品的镜头屡见不鲜,而在最近一次IDF16上面,英特尔没有任何一个主题跟2合1有关,甚至是其中的小型沟通会。毕竟市场占有率仅不足10%,我认为这是英特尔有意对2合1目前的缓慢发展避而不谈。

他们说占有率30%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Miix产品在京东上卖的很好,这个市场我们判断肯定会继续增长的。”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童夫尧说。

从各个OEM的数据看,相比大中华地区市场,欧美市场对于2合1产品的反映更快速,接受度也更高,可以说欧美市场是2合1产品的风向标。所以如果是对未来进行展望,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在欧美市场发生的一些变化,随后很可能会复刻到其他市场和全球市场。以联想的Yoga为例,产品推出之初在国内反响平平,反倒是在国外市场引起轰动,尤其是欧洲市场和中东市场卖得异常好。这随后也反映到了国内市场,Yoga Pro系列后续的产品也在国内市场和东南亚的确越来越受欢迎,所以联想方面看到的2合1前景一片大好可以理解。

再看最近的IDC市场调查数据,今年Q1在西欧市场,2合1产品获得了44.7%的爆炸式增长,在全部消费级笔记本出货量占比也提升到了18.2%,而在商用设备的出货量占比则达到了21.9%,甚至超过了我们前文提到的20%。而反观欧洲PC市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为1820万台,相比2015年Q1,这个数据下降了13.7%。而全球市场PC出货量同比下降8%。欧洲2合1产品不降反而逆势爆发式上涨或说明欧美消费者对于灵活便携的2合1更加青睐有加。

同时IDC也曾预测称,截止2015年底2合1设备占到PC市场的8%,2020年时这一比例将上升至30%。

英特尔销售与市场事业部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夏乐蓓今年Q1曾说,“随着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市场定位逐渐清晰,产品技术逐步成熟,今年将成为二合一笔记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元年。而从近年来二合一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来看,其未来将会逐步占据更好的市场份额,甚至是代替传统的笔记本电脑。”

当然在这件事的判断上,行业内部也存在争论和不同声音。“像IDC说的那样,2020年2合1市场占比达到30%,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达硕电脑CEO吴烨彬斩钉截铁回答。常年跟英特尔这条线,做代工、也做产品开发业务,这使得达硕电脑多年以来保持了对市场和行业的紧密洞察。扎根深圳,也放眼全球。

刚刚从非洲归来,又在日本NHK电视台接受采访的吴烨彬有这般判断肯定不会没有道理。他给了几个很简单的原因:英特尔取消补贴OEM热情消退,VR和新领域更吸引人,非洲这样的新兴市场根本不认并不好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目前2合1的这个市场状态其实很难预估未来。目前中国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对于2合1产品认知相对较差、接受程度也弱一些,但总的趋势是好的。而目前2合1已经在以欧洲为代表的局部地区获得了超过20%的市场占比,按照以往欧洲市场引领2合1产品趋势这样一个节奏的话,那么以中国、东南亚为代表的其他地区也会在份额上进一步增长。不过夏乐蓓认为2016会是2合1快速发展元年,在我看来倒也未必,至少从目前看2合1还没有一个显著抬头的趋势,尤其是受到今年平板市场持续衰退的而影响,大部分市场当中2合1发展也十分平缓,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或许在2020年到来之前,一种新产品模式问世,提前打破2合1份额扩大的进程,2合1最终也没能达到预期也是有可能的。究竟2合1未来将会如何走,这或许还要交给时间去检验,我们也将会持续关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