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造就创始人汤维维:面对科技和人性,我们的选择与认知

   时间:2016-10-25 17:30:00 来源:造就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我是在去年年底创立的“造就”品牌,我先简短的介绍下“造就”是什么以及我们要做什么。

一个认知分享的平台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创业者,有思想的先驱者,他们提出过一个个的设想,并且把它们变成了现实。

我们做造就的出发点就是找到我们身边的思想者和实验者,把他们邀请到舞台上,让他们讲述他们是怎么改变这个世界的。因此邀请科学家、商业人物、文化精英这三类人到我们的舞台上进行演讲,这就是“造就”。

“造就”是一个剧院式的演讲平台。我们每个月都会在上海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心进行演讲,我们从报名的人当中挑选一些用户参加现场演讲。来自科学、金融、商业等领域的嘉宾,每次是6-8个人进行演讲,每个人的演讲时间只有20分钟。

在过去的10个月时间里,我们做了一个统计,统计显示我们的观众人群偏向于高学历、高收入、高求知欲的一类人。他们认为“造就”是一个认知分享的平台。

我们会把演讲现场的视频录制做成作品,然后在一些渠道上进行播放,比如东方卫视,今日头条,喜马拉雅FM等。

5月份的时候我们开始在广州的星海音乐厅演讲。上海其实是“造就”的大本营。我们发现广东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区域,一方面他们是传统制造业的发源地,比如说华强北,另一方面也是高科技的发源地,比如深圳。

所以我们又在广州开始了第二个演讲,就是希望把广州、深圳这些地区的创业者和科技引领者们邀请到当地进行演讲。报名和反馈的情况都非常好,560个座位基本上都坐满了,在当地的文化、艺术、科技圈也形成了讨论。

谁会来 “造就”

我介绍一下往期的嘉宾,用嘉宾和演讲更直观的带大家了解“造就”。

陶璐娜,奥运会射击冠军,她来到“造就”演讲“什么是冠军精神”。陈曦,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他来到“造就”演讲什么是材料和物理的力学三定律。还有一位著名诗人,他讲的主题是“什么是爱情”,演讲是在1月底,视频我们2月12号做出来后,在情人节的时候被各种转发,里面的大量诗歌被大家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范晓枫 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

我们还邀请了上海芭蕾舞团的首席演员。她有非常强的舞台经验,可从演讲开始到最后她一直在抖,是肉眼可见的颤抖,我们可以感受到她极度地紧张。但这位没有经验的演员却对现场听众的冲击力非常强,为什么?我觉得演讲最重要就是要真实。虽然她在发抖,但她边发抖边把她这30年为什么坚持做芭蕾,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和经历都说了出来,得到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让我印象很深。

曹寅 信达证券 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

曹寅,互联网的研究员,他来讲的是“能源的互联网化”。当时我觉得这是个没有人愿意听的话题,但我又觉得这是未来的必要趋势,比如他认为未来每家每户都能自己发电,然后卖给公共网络,再从公共网络获取我们所需要的。

所以我就邀请他过来讲,但是他每次讲都像在做学术报告。后来我就提议,你设想自己现在是跟你妻子解释什么叫做“能源互联网”,那一瞬间他开窍了,他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家的电是自己发的,还不需要花钱,你觉得怎么样?”从那一刻,整个演讲就打开了。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移情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每一位演讲者都是某一个行业里的成功人士,他们演讲往往是把他们在某种高端会议、行业会议上的形态表现出来,但如果是面对一个亲密的好友去演讲时,是更容易把他们内心的思考真实地表到出来,而且更亲近化。

林俊廷是一位台湾著名的新媒体艺术家,他在北故宫和南故宫的展览上把《富春山居图》用数字媒体的方式进行了表达,据说台湾1/3的民众都去看了展览并且深受感动。

边界在于你的选择是什么

以上是我的描述,做“造就”这样一个演讲平台,我们希望寻找的是科学、艺术、文化等多重领域方面的先行者。

我记得在硅谷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位做机器人的科学家,“做机器人最难的事是什么?”我以为他会说技术上的话题,结果他回答说“你永远要探索人和机器的边界在哪里,什么交给机器做,什么交给人去做,有的时候这个边界就在于,你的选择是什么。”

比如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生命、自由,也可能是效率。这或许是未来持续需要探讨的话题。我们会邀请来自于科技、文化、商业领域的人来讲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其实说到底就是未来在科技和人性的边缘上,我们的判断、选择、认知到底是什么。这就是“造就”想要做的事情,谢谢大家。

吴声推荐:“当我们谈论剧院式演讲这个形式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有了期待:有创造的内容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有意思的人永远值得我们等待。

造就谈论和描述的是全渠道分发的内容体系,也是现场的仪式感。这是一个仪式感缺失的时代,所以我们强调的消费升级需要在精神层面需要有更多的仪式感去实现,所以造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品类。这种新品类是基于更加优质的内容,基于我们更多的想象和生活意义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出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