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iPhone都要支持无线充电了 关于这项技术你得了解一些

   时间:2017-06-23 09:59:13 来源:腾讯数码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你听到“无线电”这个词的时候,可能会首先想到Nikola Tesla和他的宏伟计划,并且像全世界宣告自己最新成果时的场景。虽然Tesla是该领域的先驱者,但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项技术并没有被世界太多的关注,并且基本没有实际运用的先例。不过,那时就已经有科学家开始构建无线充电现实应用场景了。

当然,与Tesla的无线电计划不同,电能并不会通过空气来传播,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无线充电”,指的是我们不用将设备插到插座或者连接数据线来充电。相反,充电设备与被充电的产品,只需要轻轻接触就可以完成充电过程。

目前,无线充电主要有两种标准,其中一种叫做Qi,属于“无线充电联盟”的标准;而另外一种叫做AirFuel Alliance,并且在所有设备上都有PowerMat的标识。虽然两家联盟是出于竞争的关系,但是基本技术的本质是一样的。

两种无线充电标准,都以来一种叫做“共振感应耦合”的技术。虽然听起来挺复杂,但是实际上的操作过程可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复杂。无线充电主要包含了两个线圈,一个用来发射,一个用来接收,二者之间能够创建电流连接。

工作原理

共振感应耦合,也被称作是感应或共振能量转移,通过直流电源给充电系统供电。在发射线圈中,这种能量的转换可以变成交流电,并且整个过程在内部完成。

这种交流电能够是发射线圈产生能量,是线圈产生磁场。而在接收线圈的附近还会有另外一个接收线圈,或者在接收线圈的内部产生交流电,而这个过程与与原来正好相反,有专门的电源负责接收电流。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在厨房中使用电磁炉,过程基本上比较类似。在厨房里,通过磁场产生的热量进行烹饪。而无线充电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很相似,只是能量并没有用来被加热,而是用来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的好处

无线充电其实可以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顾名思义,摆脱线缆的束缚。如果你的办公桌上布满了各种数据线和充电器,不仅会让桌面显得杂乱无章,而且还总是会莫名其妙的找不到充电器。而无线充电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这些技术可以被内置到各种日常用品中,比如书桌、台灯等等,可以隐藏得很好。

由于无需电源接口,制造商可以关闭潜在的入口,能够阻挡住水、灰尘和其它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并且整个无线充电的过程,也可以潜移默化的完成。

缺点是什么

无论使用哪种技术,无线充电目前来看,依然整体的效率非常高。在产生磁场的过程中,能量从发射装置到接收装置,有几乎一半的能量都损失了,而这也是无线充电速度远远不如有线充电快的原因。

还有,就像我在之前提到的那样,充电设备和电子产品的表面必须保持连接,这就意味着移动将产品与充电设备之间移除,充电过程就会终止。目前,无线充电设备的成本也非常昂贵,因此如果你的智能手机并没有内置无线充电功能,那么想要体验的话,可能的额外花一笔钱。

哪种标准更好

由于两种标准的技术原理和工作方式都非常相似,因此很难比较出二者真正的差异。到目前为止,可以说Qi标准的普及率更高一些,并且知名度也更高一些。Qi标准的会员已经有超过200家公司,基本上是目前市面上无线充电技术的首选协议。同时Qi不仅仅致力于5w的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技术,同时还开发了专为显示器和笔记本研发的120w无线充电标准,而最高的充电效率甚至能够达到1Kw。

不过,AirFuel Alliance也不能忽略,尽管该公司更注重感应充电技术,但是在2014年,它与另外一家A4WP联盟合并,签署了合作协议。而A4WP的技术是通过磁性技术完成,而两家公司现在已经开始共享自己的资源和专利。而未来也有可能会有更多有趣的新型技术出现。

哪些设备支持

目前市面上内置无线充电的产品比例并不算太高,不过大部分都支持Qi标准,并且包括了一些主流的型号:

三星Galaxy S6、S6 Active、S6 Edge;

三星Galaxy S7、S7 Active、S7 Edge;

三星Galaxy S8、Galaxy S8+;

三星Galaxy Note 5;

黑莓Priv;

Moto Z;

而像iPhone这样的主流产品,依然还不支持无线充电,需要连接无线充电外壳或模块才能实现。因此如果你对无线充电功能感兴趣,请继续一定要购买内置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手机。

不过好消息是,根据目前曝光的消息来看,苹果下一代iPhone将会首次加入对无线充电的支持,看来对于广大果粉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