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产阶级新生活方式:卖二手,转转成首选

   时间:2017-09-20 16:49:33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产”在欧美是个标准的社会学概念,但在中国,谁是中产,中产有多少,总能带来诸多争议。

我们不妨抛开数字之争,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中产无可争议的满足了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求,处于中等层次的情感及尊重需求满足过程中,但距离最高等级的“自我实现”仍有较大差距。

从人性角度出发,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据此提出分辨中国式中产的三大标志:影院、健身、转转卖二手。

与“吃饱式消费”藕断丝连,中国式中产的三大精神消费

中国式中产处于刚刚开始,从满足生理性需求到尝试满足精神需求的转变当中。白手起家的经历中,“吃饱式消费”将长期占据中国式中产的消费主流,但精神层面的满足也在被激发,只不过其真正热衷的精神消费中仍有强烈的务实色彩,升级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这也是我们重新提出“中国式中产三大标志”的原因,具体来看:

第一点是看电影,西方是电视、互联网冲击电影产业,但在中国电视早于电影发达、互联网促进电影院的爆发,其原因正是因为影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在购物中心里吃顿精致大餐再看场折扣电影,获得胃和头脑的双重满足。此外,眼花缭乱的品牌商品和追求档次的装修,能够给疲惫的中国式中产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

第二点是健身,“吃饱式消费”到了顶峰,消耗掉多余脂肪就成为事关健康的问题,健身房既是一种时尚的生活场所,也在注重健康的名义下,得以暗示自己已经摆脱了为一口饭奔波的阶段。不过让人欣喜的是,对身体的控制是自我独立意识的启蒙,有助于在长期坚持中培养出更完善的现代人格。

第三点,则是日渐风靡的二手交易。曾经大行其道的山寨、假货,某种程度上也是用低廉代价满足日常所需的“吃饱式消费”,但在当今中国,品牌意识已经普及,中产对品质的关注正在超过价格,为二手流通带来了物质基础。而伴随着共享经济的风靡,二手交易平台如转转等打通品质好物流通的快速渠道,则让中国式中产有了输出消费剩余价值的窗口。

二手交易背后的“微中产”,信用保障下新族群的跨界社交

实际上二手交易是欧美中产阶级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从二手车、二手家具再到二手手机,高效的商业社会中,任何闲置物品都能转变为资金的流动。美国二手交易额占到GDP的10%,中国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长速度已经不容小视。从2015年11月上线至今,转转交易额每月复合增速超过25%,平均客单价达到400-500元,远高于电商一手新品的平均客单价。

消费心态的成熟、健康,并且保持良好的计划性,是中产阶级最重要的特点。在平均客单价更高的转转买卖二手,意味着中国式中产不再将二手物品视作饮料瓶式的“破烂”。消费中对于环保、品质的重视,和价值共享和流通的认可,意味着他们抛弃了农耕时代“要面子”的传统观念,拥有了更为现代化的消费观。

相比“打高尔夫”这样的纯精神消费,二手交易在解决中国式中产实用性需求的名义之下,还满足了情感及尊重的中等层次需求。分析转转的平台特点可以发现,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比如在手机交易中增添第三方专业质检,还拥有售后标准化服务。此外,由于转转获得了腾讯2亿美元投资,微信社交在其中的引入,也为其增添了熟人社会的亲密感。

在常常显露“丛林化”特征的中国市场上,转转的做法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式”,提供具备安全感的交易环境,带来既不耽误谈生意也不会影响社交气氛的理性交流。当中国式中产陷入周边人与自己进步不同步的尴尬时,通过同样的消费爱好,获得新族群之间的跨界社交,重新赢得自信。

总体来说,中国短短几十年就从农业国家,进入到2016年城市化率达到57.4%的互联网社会。中国式中产无法与西方中产并论,不具备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可谓是“微中产”。人口的大范围迁移实际上完成了类似“圈地运动”对资产的重配,房产等基本需求也挤去大半本可用于消费的财富。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中国式中产向往美好的努力,从简单的精神消费开始,无数个“中国梦”开始孕育。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