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面对中国崛起的人工智能,日本开始焦虑了

   时间:2017-11-01 15:03:24 来源:腾讯科技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深蓝,就是人工智能。

整整20年前IBM公司创造的超级计算机深蓝第一次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而今天我们用它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报道品牌。

从大部分人看不懂的理论到每一个人都会使用的产品,技术到应用的转化,通常与工业界的探索息息相关。在人工智能热潮大背景下,智能驾驶、NLP/人机交互、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大数据、智能硬件等不同分支都涌现了大量先行者。

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初创企业,在追逐自己商业梦想的同时,它们的努力,也将影响人工智能落地日常生活的具体形态。它们是将人工智能与普通人连接起来的桥梁,是窥探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窗口。

为此,深蓝将对人工智能不同方向内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进行报道,了解技术,剖析商业,一同看清潮水的方向。

日本的人形机器人

文/深网 韩依民

在一些行业会议或者展会上,来自日本的人形机器人往往会成为人群关注的焦点,逼真的仿人形技术、精湛的工业制造能力,为日本机器人行业赢得了口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机器人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基础工业等,是国内相关行业的学习和赶超对象。

但在过去几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日本的创新速度却远远落后于中国。如今,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技术方向,在新一波技术浪潮中,当AI创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进行时,隔海相望的日本情况如何?

在近日长城会于东京举行的G-summit峰会上,来自日本设计界、AI界、风投界以及工业界的高管、知名设计师以及研究者围绕IoT、设计、AI、机器人等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中国的创新创业进展受到参会者的普遍关注,与中国相比,日本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氛围完全不同,这让部分日本人感到忧虑。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面对现状,日本也出现了新的力量,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活跃。

保守的风投

身为一名日本人,夏野刚对日本国内的创新氛围和制度感到十分担忧。

夏野刚是i-Mode发明人、DoCoMo(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前高级副总裁,现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特别招聘教授,同时是长城会日本董事长。

“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走出去了,影响世界,中国游戏的人均活跃度是非常高的。今后如果中国的网络企业不断进军日本的话,日本将无法抵抗,当然也无需抵抗。”

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认同夏野刚的观点。

在参会的其他日本人眼中,日本在新科技的投入上一点不少,Toyota(丰田)、Panasonic(松下)等知名日企在新技术上已经有很大投入,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也非常高。

但这正是夏野刚担忧的地方:“丰田投入了1万亿(日元),但是没有什么结果。因为都是使用公司内部的资源,公司外部或者新进的这些社员都不能得到重用。”

夏野刚给出一组数据:在日本,风险投资的活跃程度远远低于美国和中国,日本去年的风险投资金额在3000亿日元(约为18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但即使是这样,资金规模也仅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和中国的十分之一。

“怯于冒险”在夏野刚看来是当前日本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做任何投入,更多会从短期回报来考量,同时,日本的风险投资从一般人到机构投资者看待问题都很保守。

“这个对日本今后的成长性有很大影响,日本VC的出资人多数都是大企业,我觉得这些大企业应该好好反思,向VC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另外,受语言、本土市场规模等因素影响,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影响力很难拓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更严重的问题在于,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同时社会资金向大企业集中,无论个人还是机构,愿意尝试新技术的人将不会那么乐观。

这意味着,即便日本在基础研究上能够取得更多进展,但它们要转化为实际应用,会面临很多问题。

转化的阻力

研究成果转化不易带来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严重,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工业界的反馈,学术界的研究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尴尬境地。

山川宏是日本Dwang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一下简称DAI Lab)的负责人,DAI Lab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类脑计算,即研究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并让AI学习并模拟。

作为日本国内知名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者,山川宏介绍,日本国内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由高校、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企业、政府则为支持者。

日本的AI研究体系

他同时关注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出色表现,山川宏告诉深网,2017年,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会议IJCAI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其中,中国有475篇论文入围,占整体入围论文数量的34%,是入围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有255片论文入围,占整体入围论文数量的18%,值得注意的是,入围的美国论文中,还有部分研究者为华人。日本入围论文数量为37篇,占整体入围论文数量的3%。

IJCAI2017论文入选情况

顶级学术会议中会论文的数量是人工智能发展状态的一个切面,日本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上,已经感受到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压力。山川宏对中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速度和现状表示赞叹,“当我在IJCAI的会场,目力所及很多都是中国人。”

看到这一点的不只是山川宏,一位来自中国某大型人工智能公司的日本分公司负责人告诉深网,当前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应用转化方面,日本都明显落后中国,而该公司如今正在大力拓展日本市场,从实际情况看,其产品在日本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业务拓展的主要障碍,来自日本政府对中国技术和产品的抵触和担忧。

夏野刚认为,日本从科研到产品的转化实在远远不够,“很多的资金投入到现有产品的转化上,因为风险很低,非常保守。在短期方面日本的投资积极,但对10年后,或者20年后的投入是非常低。从表面来看数据不错,但是从长远来看真的好么?”

工业界的保守很难对基础研究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这会导致日本在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方面均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在部分人看来,日本人与中国人在处理事务的态度上不一样,在没有做出真正成果前,日本人不喜欢大肆宣扬,因此,当前的沉寂并不代表日本实力真的疲弱。

不过对于日本人而言,好消息或许是,尽管大企业的保守备受抨击,但其深厚的设计底蕴,正在成为另一支推动日本企业创新的力量。

推动创新的新力量

原研哉是日本知名的设计师,他也以无印良品设计总监的身份在中国被很多人熟知。

从2014年,原研哉发起了一个名叫“House Vision”理想家的项目,这个项目旨在通过艺术与工业的结合,为人类未来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多选择和想象。

在长城会G-summit东京站的现场,原研哉对House Vision2016年的情况作了一个简要介绍,IoT house、可以存放生鲜食品的快递柜、被重新设计的Airbnb房间等12个项目,组成了2016年的House Vision展。

“高新技术将如何影响未来,我们认为家这个载体是最能够体现的。战后70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但是日本的住宅毅然不变。做过两次尝试之后,我认为家是各个产业的一个链接点,十字路口。结合移动和大数据的剖析,把传统资产当成未来社会的一部分,从住宅剖析可以看见未来城市的面貌。”

基于这样的理念,House Vision并不是一个局限于设计师圈子的产物,设计师们会与工业界进行紧密合作,研究当前都市生活的需求、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当下与未来,做出相应的设计。

比如与Toyota合作设计的IoT house,重点处理了现代科技与住宅的融合关系,在展示中,IoT house的墙壁全部为屏幕,具有多种功能,比如除了提供视频服务,还能为居住者提供购买产品的平台。

与黑猫宅急便合作设计的快递柜,分外冷藏冷冻室、药物箱、重要文件保存箱、衣物存放箱、干货箱。在屋主不在家时,邮递员会将衣物挂在架子上,将食物放在冷藏冷冻或是干货区,将药放在药物箱中,将不能打开的重要文件放在重要文件保存箱中。配送完再给屋主发送通知。

在交流中,日本的设计师抛出这样的观点:设计师是技术和未来生活的翻译官。怎样将人们新增加的居住需求,与科技的进步结合起来,是House Vision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中离不开工业界的参与和支持。

House Vision执行人土谷贞雄对深网介绍,实际在与给家企业接触的过程中,设计师们经常会被拒绝,因为企业会更聚焦于当下可以实现的目标。

但是显然设计师们并没有轻易放弃,今年6月1日,CHINA HOUSE VISION 理想家首届中国大展启动暨产业合作交流会在京举行,明年,HOUSE VISION将走进中国,与国内企业进行合作,向中国用户展现设计与科技的可能结合。

“日本已经进入成熟的社会,企业决策很慢,所以实验一些新的东西不够积极。中国则是最沸腾的地方,我们对把项目拿到中国去是非常期待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