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共享单车陆续倒闭,ofo摩拜能否幸免?

   时间:2017-12-06 13:51:46 来源:搜狐科技 作者:终端杂谈 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17年初,在资本的荷尔蒙催促下,共享单车市场瞬间爆发,共享单车企业和单车数量急剧增长。但资本都是逐利的,发情期的激情注定不能带来长久的快感,于是一些不受宠幸的公司纷纷被资本打入冷宫走向死亡,而同为皇贵妃的膜拜和ofo谁能上位皇后?还是在资本的促使下走向合并?且听细细分解:

第一部分:共享单车纷纷倒闭,是用力不足还是方向不对?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可以算作是互联网共享单车行业的起点。与有桩单车比较,无桩单车更加便捷,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风口。

据交通运输部不完全统计,整个2016年,除了ofo和摩拜,至少还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其中还包括一些电动自行车共享品牌;截止2017年7月,全国共享单车运营企业接近70家(部分品牌如附表1,来源于网络)。曾经有下面的1张图片风靡整个朋友圈,图片的背后带给我们的的思考是:共享单车是继千团大战、打车大战之后的第三次资本的集中涌入,他们对共享单车市场的投入是理性的还是投机的?带来的行业变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我们很难去预测成败,但是时间肯定会告诉我们答案。

2017年6月13日,悟空单车的运营方重庆战国科技宣布:由于公司战略调整,自6月起,将正式终止对悟空单车提供支持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2017年6月21日,3Vbike发布公告:由于大量单车被盗,3Vbike共享单车6月21日起停止运营,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

2017年08月02日,町町单车的运营方南京铁拜网络科技因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公司与工商局失去联系被纳入异常企业经营名单,标志着町町单车停止运营。

2017年7月,小鸣单车用户反映押金难退问题,引发用户退押金爆发。小鸣单车CEO表示创始团队已经退出,目前退押金面临技术问题。

2017年9月末,小蓝单车退款难的消息在网络流传。11月16日晚,其CEO李刚在公开信称,小蓝单车与拜客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用户可以一直使用小蓝单车。

2017年11月20日上午,酷骑单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酷骑单车和讯使用及退押金事宜的通知》称,经过一系列磋商与谈判,最终委托四川拜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代运营管理和运维工作,标志着酷骑单车原公司倒闭。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公开已知的死亡共享单车企业就有6家,那些默默逝去的单车企业可能会更多。有的单车企业,可能当他死亡的时候消费者才意识到,原来他也来过人间。

共享单车企业死亡后,如何赎回押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去复盘这些企业为什么会死亡。

1、资金断裂、用力不足,是共享单车公司死亡的主要原因:

共享单车竞争的实质是其背后资本的竞争。目前,第一梯队摩拜和ofo的背后,已经站队了多家资本巨头。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融资并不容易。在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盈利模式不明朗、各家都在持续烧钱的情况下,对二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追加投资更会增加投资人的疑虑。于是,他们宁愿选择不再追加投资。这个行业的创始人并不是某行业大佬,靠自己也无法对企业进行持续的输血。

综上,在当前共享单车资本集结、巨头分庭抗礼、价格补贴战激烈的情况下,融资能力受限、资金链断裂的共享单车企业成了强弩之末,无法持续发力。逆风滑翔,不进则死。于是,一些共享单车企业进入轮回隧道,停止继续提供服务或被托管。

2、定位不准、方向不对,是共享单车公司死亡的重要原因:

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出行很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人们使用共享单车的场景如下:

共享单车的定位是3公里以内的出行,再回顾以上场景可以得出:人们每单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间基本在30mini内。因此人们选择共享单车是先后因素顺序是:

(1)手机里按装了哪款APP,就会首先使用哪家单车:这就决定了那些最早进入市场的共享单车企业抢先占用了用户手机端;

(2)哪家单车距离我近,就会首先使用哪家单车:这就决定了那些单位空间投放数量多的单车平台占有优势;

(3)其实,30分钟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体验,人们更关注的是是否能达到目的即快速顺利到达目的地,而对中间的过程体验并不在乎。除了摩拜一代由于齿轮传动而体验很差外,其他单车的体验都不差,不会从本质上去改变人们对哪家共享单车选择。

(4)人们使用共享单车是一个低频次事件,每人大多1-2次/天,每次大多1元甚至更少,这个消费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消费。所以,企业宣传免费骑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方式。相反,会让投资人质疑你的商业模式。免押金的确是很好的宣传方式,可以吸引用户,但对比(1)+(2)的因素,这也不能改变人们选择的本质。

基于以上因素,ofo和摩拜都是最优选择,并且两家企业都是从一线城市开始攻城拔寨:ofo从北京出发,摩拜从上海始航。

截止2016年11月中旬,ofo和摩拜(以下称Top 2)基本完成了对一线城市京沪广深的布局,而此时others共享单车企业只有小鸣单车在上海、广州已经有布局,其他刚开始入局。

鉴于人们对共享单车的选择因素,others共享单车企业在入局时要最好顶层设计:

(1)在入局时,要与Top2差异化城市投放,避免正面竞争。

2016年10月上旬,ofo进入上海、摩拜进入广深;10月下旬,小鸣单车入局,同时布局上海、广州,在上海VS Top2,在广州VS摩拜。

而此时,ofo已经完成7轮共计超过10亿人们币的融资,摩拜也完成了6轮共计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而此时小鸣单车只是完成2轮不足2亿的融资;无论从融资规模和资本方北京,小鸣单车都是一个弱势的存在,在夹心中窒息,只能走向死亡。

2016年11月12日,小蓝单车在深圳召开发布会,宣布深圳为首发城市;而在10天后的11月22日,小蓝单车才正式落地深圳。而在这之前,摩拜已经布局深圳近2月,ofo和小鸣也都已经提前布局深圳。

移动互联网瞬息万变,共享单车的布局很多是悄无声息的,给对手措手不及。

停止运营前,酷骑单车也已经布局50多座城市近140万辆单车,其中也不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2)缺少顶层设计和远期规划,违背市场规律,只能被淘汰;

3Vbike的倒闭:①启动资金少,仓促上马,没配智能锁,导致丢车数量多,运营费用增加;②无APP,仅依靠微信公众品台导致单车定位精度不准和客户使用时间成本高。

2017年8月19日晚,3Vbike通过微信公号宣布重出江湖,依靠加盟模式定位五六线城市,每个城市1000辆。五六线城市面积大、人口少,单车使用频次低,更加入不敷出;单位面积车辆密度少,用户获取时间成本高;最后的结果就是基本沦为一些上班族的私人交通工具。3Vbike的这种做法只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加盟商。

悟空单车城市“合伙人”计划: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投资车辆的数量,这与3Vbike的加盟商计划如出一辙,都是在转嫁风险。

在整个行业盈利模式都不明朗的情况下,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更多的从社会价值和用户价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短期内的盈利思维会束缚当局者的顶层设计。

(3)缺少用户思维,推广使用方案无法落地;

在用户心理,使用共享单车就是一个比较方便的交易,花钱买便利。人们的使用规则和使用行为由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来约束,而不是靠共享单车的宣传口号,那些形而上宣传口号并不能引发用户同理心和认同感。试想,共享单车企业那么多,每次使用共享单车的时长那么短,为了这个认同感去寻找某固定企业单车?

2016年11月22日,小蓝单车深圳,并提出了《共享单车公平竞争文明公约》,约定各方“三不”(不毁坏/不围堵/不私藏)”,并倡导 “三文明”(文明使用/文明摆放/文明爱护)。

共享单车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是:①如何降低用户的获取使用时间成本;②如何提高粘性,增加客户的单次使用时间和距离;③如何提高单车每天的被使用频次;④如何提高客户端的用户渗透率;

3、借共享经济的风口,投机倒把;

共享经济的风口吹了很多年了,从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形式。由于中国的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押金就成了一种变相的信用买卖。共享单车的押金从99-199不等,当用户数量多了之后,这些押金就是一个规模的存在,在目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押金就成了一种集资方式,共享单车运营公司就可以用这些押金去进行投资收益。当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就等于资金链断裂。

那些用户押金无法退还的共享单车企业都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综上所述,用力不足和方向不读都是共享单车倒闭的原因,最终原因是资金链断裂。

当前,无论是投放数量还是市场占有率,Top2优势非常明显,并且在7月左右进行了大规模的融资,钱可以再烧一会儿。而others共享单车企业在不久的依然会一批一批的倒下,尤其是那些投放单车比较分散的单车企业。

第二部分:TOP2格局形成,其他单车企业有无生还可能?

中国互联网的玩法是,老大老二合并形成垄断,侵蚀其他玩家领域,让后面的玩家出局。

在共享单车市场,目前Top2势均力敌,与后面的玩家距离不止几个段位,后面的玩家有的也陆续出局,似乎也在重复上演中国互联网的合并式剧情?其他单车企业真的就没有生存之地?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前面提到的小鸣单车和小蓝单车,之所以那么快死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一线城市与Top2正面厮杀,在投放数量及资本实力都不及Top2的情况下,只能眼睁睁的被蹂躏。

1、避开Top2锋芒,空间差异化竞争。

2016年11月,Top2基本已经完成了对京沪广深的投放,并且在资本的催使下,投入几乎是数倍于其他单车企业。而在此时,others共享单车企业如果正面竞争,必死无疑。

小鸣单车于2016年9月入局,其首选投放地竟然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不久变发现,这种模式不可行。其CEO陈宇莹直言:无论是融资金额还是投放数量、投放密度,Top2都是小鸣单车的数倍,正面竞争肯定是死路。而此时转变方向其实已经晚了。

2016年11月22日,小蓝单车进入深圳时,摩拜、ofo和小鸣都已经提前布局深圳了。

一线城市有着令人羡慕的单车高频次使用场景:高数量、高密度人群、对拥堵的交通良好补充条件等。但是摩拜单车和 ofo 都已提前进入且大密度投放,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很少;鉴于共享单车的使用场景,需要保证一定的投放数量才能建立起稳定的使用人群,这对资金较少的单车企业是承受不起的。而在二线及一下城市,空白点较多,做好顶层设计,提前布局且规划合理,生存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Hellobike,2016年11月入局,首先布局城市是Top2暂且空白的苏州,COO韩美亲自去跑腿,与政府沟通,研究投放点,关注到所有的细节。其第二个投放城市为宁波,后来陆续进入福州、厦门、天津、哈尔滨等城市。

 

根据艾媒数据,在共享单车的第二梯队中,小鸣和小蓝都是知名度较高且品牌满意度较好的共享单车企业,其这么快死掉资金链是主要原因。但如果其入局时思路清晰,就不必在一线城市过多烧钱,肯定有可能多喘息一会儿。

反观Hellobike,2017年7月,完成了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1月25日,永安行低碳与Hellobike合并:使共享单车上游与下游利益统一,有助于快速发展、整合、变现。据悉,蚂蚁金服是合并背后资本推力。

2、与当地政府进行战略合作,短期内进行饱和性投放;

共享单车,其无桩化、随用随停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但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1)一些人对城市管理规定视若无睹,违规停放。方便了自己却给社会添堵;

(2)共享单车企业竞争性大量投放,占用大量城市公共空间,影响着城市的市容市貌,超出城市的额包容力。

以上两点,只有当地政府介入才能进行更好的管理和引导。这对单车企业是机会也是挑战。 2017年7月10日,杭州市城管委与在当地运营的9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行政约谈,宣布不允许再新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成为第一个禁止新增投放单车的城市。

随后,福州、广州、郑州、南京、北京等城市相继出台规定,禁止新增投放共享单车。

于是,一些单车企业在入局时,即被当地政府叫停。于是,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政府的态度成为共享单车发展的主要变量。

任何一个城市对单车的数量需求是有上限的,超出上限就会为城市管理者带来问题,政府介入的目的就是为了有序管理。

以Hellobike为例,公司跟政府在技术上配合密切,除了智能车锁、双向通讯、引导用户规范停车外,还可将数据开放给政府,平台系统可直接与地方交通系统对接。

在独家签约Hellobike的城市中,其 一旦进入,就会迅速铺满,压根不会给后来者留出空间。另外,在受邀进入不具备盈利条件的城市时,政府也会考虑提供补贴,帮助企业承担城市出行任务。

优拜单车 CEO 余熠表示:优拜单车的策略是优先进入,并在进入城市拿下较大市场份额,随后,其他单车企业想进入市场就很难了:投放过少无法形成规模;投入过多政府不允许。优拜单车已经进入了20多个城市。

如果说一线城市留给后来者的是资本壁垒,那挡在二三线城市后来者的则是无法撼动的政策限制。

3、与Top2战略合作,增加引流,抱大树乘凉;

2016年10月,由你单车获得摩拜的500万投资占股20%,并于11月以摩拜单车子品牌身份运营,直接对标ofo。

2017年6月,悟空单车在融资失败后寻求ofo收购,但戴维拒绝收购与自己同质的产品。

目前,Top2单车投放量超过整个行业的95%,双寡头趋势明显。且资本市场也集中涌向Top2。先不谈盈利,其他单车企业如何活下去就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1)抱团取暖?others单车企业车型多样、投放城市不同、利益不一、背后资本多样……总之,整合难度极大。PASS

(2)宣布停止运营:

① 3Vbike相似,已经投放的单车如同泼出去的谁,充作公益,由市场支配使用;

② 公司主体停止运营,单车委托其他企业继续运营,然后这种情况,需要的是单车租金收入>单车维护收入,否则就需要新运营公司投入资金或者单车充作公益。

其实,以上两种情况结局是一样的,停止运营的共享单车充作公益供市民使用,如果一旦损坏将会成为城市垃圾,影响市容市貌。因此,从经济学上来考虑:

(1)如果others中的单车企业的能够被收购,即解决了生存问题,也解决了流量问题。同时,也可以成为Top2的子品牌进行独立运营,共享平台。这也是资本希望看到的。

(2)由于共享单车的分散性,如果被损坏城市城市垃圾,被清理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作为城市管理者,希望看到的场面是,共享单车既能为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又不增加城市的治理成本。也许,政府会出面促使Top2去接纳或收购其他共享单车企业。

与Top2合作,是一个比较符合社会趋势的行为,最本质的肯定还是共同利益的撮合与推动。我相信,各有诚意合作的共享单车企业肯定可以达成都满意的方式。

可能,现在Top2不急于收购其他单车企业,因为资本比较充足,且现在疯狂开疆扩土。但资本投入总有停止的时候,烧钱总有头。

况且,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ofo创始人戴维表示,未来将会尝试与一些区域性的共享单车企业合作,开放数据接口和提供流量,吸引更多共享单车平台一起加入。

第三部分:两强争霸,是否有合并的可能?

1、移动互联网兴起后,行业内同质化巨头的合并成为惯例

随着4G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开始在各行业释放,这也引起了资本的流入。为了快速获得用户、建立规模效益,补贴获取用户的方式开始兴起。但资本总不能无限制投入,于是在资本的驱使下,行业内的同质化巨头开始合并,建立垄断地位,加快营收直至盈利。

2015年2月14日,打车出行领域,滴滴和快的合并;

2015年4月17日,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

2015年10月8日,在O2O领域大众点评与美团网合并;

2016年6月15日,美丽说、蘑菇街、淘世界三家合并;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宣布合并;

2017年08月24日,饿了么宣布合并百度外卖。

移动互联网垂直领域的合并,背后总离不开BAT的身影。现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各垂直领域基本都有三家的身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互联网细分市场,互相损耗不如抱团取暖,合并都是为了资本利益的最大化。

在共享单车细分市场的Top2,ofo背后有阿里系,摩拜背后有腾讯系,目前似乎符合合并的所有条件,合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共享单车快速扩张期,合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上述谈到的已经合并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轻资产平台模式,但是共享单车并不是共享经济的范畴,只是套用了共享经理的范畴,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来服务于自行车租赁行业,降低了使门槛,提高了行业效率:

(1)从运营模式来看,ofo和摩拜是两款截然不同的产品,从单车、系统,到运营团队,可融合的地方很少;

(2)企业愿景不同:摩拜的目标是做自己的封闭生态系统,自己把控产业链条,在产品的基础上连接生活;ofo在理念上是要做成单车共享平台,连接“人与车与人”,所以它们的本质就是有很大不同的;

(3)合并不能降本提效:在疯狂的资本驱使下,两家单车企业目前的发展思路都是在疯狂的横向发展,增加投放密度、占领更多城市,以期在模式&份额上压倒对方,还无暇把战略转移到深耕运营。现阶段的合并,并不能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反而会因为整合的矛盾会增加成本,甚至两败俱伤。

(4)行业属性决定了共享单车行业的规模效应很差:①投入单车数量越多势必需投入同等倍数的线下人员,负责维护、调度等;②单车规模大,只会增加对上游的谈判话语权,边际成本不会减少,甚至边际效率会大幅下降。合并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没有经济经营上的好处

(5)合并,影响品牌形象:目前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车辆形象辨识度高,用户把单车与品牌形象挂钩。合并,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对品牌的传播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便于管理;

(6)合并会造成行业垄断,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引发政府的垄断调差:目前,两家企业单车数量占整个行业的95%,合并会造成绝对的垄断,政府调查不可避免,那样就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目前,两家共享单车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否在疯狂的占领底盘。合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至少目前暂时不是!

3、共享单车的未来,不得不合并!

在论证目前两家共享单车无法合并,都是基于一个前提:目前两家共享单车资本充足,且都处于快速扩张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涌入共享单车行业的资本超过150亿人民币,而依然没有看到这个行业的赢利点在哪。在看不到盈利希望的情况下,资本抽身退出是很难的,只有不在跟投。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共享单车企业领导人势必会转变策略,把经营思路从疯狂横向拓展转变到纵向深度经营,开源节流:控制支出项目、寻找收入增长点。

共享单车企业的融资会不断的稀释创始人团队的股份,两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创始人早已经失去了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因为资本对创始人的信任,才会去支持创始人团队带领企业去发展。资本的投入是有止境的,如果投资人之间不再想烧钱了,再资本的催使下,是否合并就由不得创始人说了算的。合并之后,肯定会有一方出局,这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命运。

因此,站在资本的角度来说,共享单车迟早会合并。现在,双方要争夺的,只是合并后新公司的主导权而已。

失去主导权,就意味着出局。因此,如果任何一家的核心团队还掌握着主导权,在合并后不能继续掌控,将排斥合并,这给合并增添了变数。

在商业利益面前,没有什么不能妥协的,现在,缺的只是一个契机。

第四部分:共享单车行业,未来如何开源节流?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处在快速上升期,还无法进行自身造血,需要外部行业不断投入。未来,随着资本的减少,这个行业要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作为一个稳定的行业,只有两种模式:①行业内完成自身造血;②依附于其他行业,互相伴生成长。

1、多方探索增加收入的方式

纵观共享单车行业的产业链条,上游基本上市完全投入的,下游的衍生服务是可以增加收入的;因此,如何利用好中下游,是共享单车企业增加收入来源的重要探索点:

(1)日常运营收入:

这是目前共享单车最大的收入来源,但是,这部分收入依然无法维持其日常运营:以小编为例,自从2016年12月10日使用摩拜共享单车近一年,共使用单车154次共299.8公里,一共消费98.5元。

目前各家共享单车都在推广阶段,各种促销活动不止,20元免费骑3个月等;未来行业稳定后,共享单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合理的减少促销活动增加收入是未来。

(2)广告收入,共享单车的广告收入有多种形式:

①单车车身广告:现在,一些单车的车身已经被一些无良小广告贴了,不仅没有增加收入,反而成了城市的皮肤病。如何拓展利用技术手段拓展车身广告收入,是未来的增长点之一。

②APP内置广告,可以模仿滴滴出行APP,内置积分商城,商品可以多种多样,虚拟的/真实的,这样既可以加入广告增加收入,又可以提高客户的APP驻留时间,增加流量收入。

切忌:不要植入打开APP的弹出广告,因为客户本身打开APP用车的时间就是很短的,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再弹出广告,会极大的影响客户体验,增加客户流失率。

(3)数据增值业务;

共享单车企业有用户的通信方式,且这些用户都是实名认证的。当用户的数据达到一定量后,就可以对用户进行精准的客户画像,以为商量导流,可以为商家做精准营销,并且有目的的进行广告投放,提高客户目标转化率。

2、即使依靠以上收入,共享单车行业也很难完成资自身的循环造血。因为,在未来,共享单车行业必须完成强大的线下团队建设,建立专业的运营、维护、调度体系,这预计也需要很多很大的投入。因此,必须与其他行业协同,才能完成更好的发展:

(1)互联网金融:用户的押金和预存费时一个规模的存在,达数十亿,虽然国家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对这笔钱进行监管,但只要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这笔钱是可以产生共赢的效果的。

国家把养老金都投入股市了,共享单车押金在法律范围内肯定可以找到稳健的投资方式,已期保值增值。

(3)政府补贴;

在第二部分有提到的,以Hellobike为例,在受邀进入不具备盈利条件的城市时,政府也会考虑提供补贴,帮助企业承担城市出行任务。

共享单车,可以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大数据支持,这也是为当地政府做贡献。

第五部分,脑洞打开,共享的单车的未来……

(1)ofo、摩拜合并后,在政府的资助下,建立共享单车行业标准,建立基于NBlot的无桩停车区域,即方便了市民出行,又不会造成乱停乱放,使城市出行更加高效;

(2)未来,由于共享单车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行业无法维系的情况下,政府接盘,因为政府的投入来自税收、税收来自用户共享,所以政府为共享单车买单也是理所应该。那样,所有共享单车企业和将会共享一张网,共用一个APP,单车及网络的所有权归属政府,共享单车企业成为纯粹的单车运营车,负责对共享单车进行维护、调度和更新。

附表[来自网络]:细数那些共享单车起名种类:

享单车起名非常随意,大致可以分为“小字辈”、“骑字辈”、“动物辈”、“食物辈”和“bike系列”。

(1)小字系列:小蓝单车、小白单车、小强单车、小蜜单车、小鹿单车、小黄车(ofo)、小鸣单车

(2)骑字系列:酷骑单车、享骑电单车、中骑单车、闪骑电单车、骑呗单车、骑点单车

(3)动物系列:黑鸟单车、小鹿单车、小蜜单车、快兔出行、熊猫单车

(4)食物系列:曲奇单车、芒果电单车

(5)bike系列:摩拜单车mobike、CCbike、DDbike、Obike、Qbike、Funbike、U-bicycle优拜单车、哈罗单车Hellobike

(6)公共自行车、永安行、贝庆单车、共佰单车、町町单车、智享单车、奇奇出行、7号电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单车、悠悠单车、云单车、电电Go单车、乐途单车、途尔电单车、米家骑行、酷玩单车、龙城单车、西游电单、微笑单车、智慧单车、悟空单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