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互联网战争:你死我活的时代过去了

   时间:2018-04-12 09:15:32 来源:鹿鸣财经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文|封成

时日良多,中国企业对于商业竞争的本质认识已经越来越不清醒了,老是觉得只要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在市场份额的占比竞争上取得一定优势,就能够在红得不能够再红的海里面极速遨游,然后把竞争对手逼入绝地,取得最终胜利。

这种错觉在近几年来的互联网行业尤为明显,今年更甚。从年初开始,快手、抖音、微博就开始频繁在舆论层面交战,三者之间两两互相“杀死”或者“灭了”对方的字眼出现在刷屏文章中的字数没有100次,应该也有99次。接下来,互联网独角兽“美团即将入侵滴滴”又开始走入公众视野,沪上开战后双方又就“30%”这个市场份额数字在新闻层面喋喋不休。当然,除了独角兽们的战争,互联网行业两座泰山间的交战犹如一根贯穿的逻辑线,伴随着沃尔玛站队腾讯让用户“二选一”也被牵了出来。

群众在吃着瓜看热闹,当局者在闷着头向前冲锋。几番交战下来,才发现好像交战并没有帮助自己在竞争中取得什么优势。就像是你看到抖音,快手,微博到底哪一方把另一方给灭了?你敢说取消补贴后美团就一定留得住用户,留得住司机?你觉得沃尔玛只支持支付宝,用户就会毫不犹豫地把支付宝给卸了?

往轻了说:不思进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于市场份额的盲目迷信?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已经彻彻底底地沾染了“补贴”、“二选一”、“并购”三大毒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伴随着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一路狂飙,从“3金大战”算起,“二选一”、“补贴”和“并购”的先后登场,让互联网企业都吃足了甜头,大家都发现,相比于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埋头创新来说,这些竞争方式的确是来得更为讨巧,更为直接。

在PC时代,金山网盾刚出来的时候,好评如潮,市场份额急剧上升的同时,也引来了360的红眼。360坐不住赶紧推出了自己的同类产品,同时向用户推送消息:金山网盾与360不兼容,请选择——卸载还是卸载。这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第一次“二选一”,结果就是大量用户在没有选择权的情况下卸载了金山网盾,一款上升势头明显的产品就这样活脱脱别干掉。后来,金山打官司虽然赢了,但获得的赔偿却远不及损失。360官司输了官司,但却赢得了客观市场份额。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除了作为生产工具以外,生活工具的体现愈发明显。随着互联网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交易随之也开始绑定在上面。“补贴”抓住的就是用户对于实惠的强烈需求,从而帮助企业刺激用户增量和交易增量,最后使其在市场份额上取得优势。当企业选择了这种方式,同时也就选择不计成本,笃定的就是无论现在“补贴”多少,都在日后通过规模效应轻易取回。在出行市场,有滴滴快的红包大战;在O2O市场,美团饿了么的饭票大放异彩;在一个全新领域——共享单车,摩拜ofo更是活生生刺激出了一片新天地……这些无一在证明着,“补贴”战略对于企业快速取得市场份额的重要作用。

当企业在所在行业中茁壮成长,通过这种方式将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挤出局外,无一例外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双寡头”占据市场绝大部分份额,或许还有可能会存在一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受气老三。资本家们的聪明心思就开始在市场中显现,以并购为主的收割行业方式就出现了。大多数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两家谁也没有更好的方式打赢对方,背后的资本队伍也都坐不住了。这才有了小晚那篇雄文《互联网大并购》,从滴滴并快的,到美团并大众点评,再到携程并去哪儿,最终58并赶集,到了最后甚至连ofo和摩拜的合并传闻都能够在媒体层面此起彼伏,滔滔不绝……在完成并购后基本上都完成了在各自市场的绝对统治,大家觉得终于能够和国企一样享受的是行业垄断地位。

可是这样取得的市场份额领先一定可靠吗?就能够永远占领市场,成为“爸爸”?

在“3Q大战”中,马化腾告诉我们“二选一”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结果第二天就撤销了这个决定。但是由于这个仅存活1天的决定带来的后果是,让腾讯QQ的竞争对手MSN当月覆盖人数增长2300多万!

出行市场中的易到打车,冲1000送1000,好不慷慨,但是最后结局怎样?大家都说是乐视坑害了易到,不如多想想什么情况下易到才会落入乐视的坑里?

如果滴滴并了快的就能够安坐泰山,那么又怎么会出现后来的Uber和美团打车?如果携程并了去哪儿就可以一往无前,那么由于其一家独大而产生的舆论诟病该怎么解释,这简直它的难以承受之重啊。

所以,现在还在盲目选择这些方式开启商业竞争,是某种程度战术上的慵懒,不思进取?

说白了:创新意识缺乏

知道知乎上关于“商业竞争”话题最高票的问答是什么吗?“哔哩哔哩靠哪些能力在商业竞争中胜出?”,高票答案用满屏地“没有广告”就轻松收获了上万赞同。这样现象除了说明了用户对于视频广告的极度反感外,更多地是给予B站在视频红海中差异化创新的肯定。

这种通过差异化创新在红海市场中异军突起的现象这几年来已经算不上什么稀罕的了。

在摩拜和ofo在市面用补贴方式打得不可开交,都想把对方拖入死地的时候,哈罗单车为什么能够在行业老三们纷纷倒闭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很简单啊,就是因为大玩家都在集中在一线城市火并,哈罗单车打入二线城市,来了个“农村包围城市”现实版。

在腾讯都没有做起来的电商领域,为什么拼多多能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仅活留下来,还活成了一个独角兽?不就是人家通过越级低价,自发裂变,把流量成本降到了最低。但这不是最为可圈可点的,有知乎网友认为,拼多多最为创新的是首创了“商家罚款”盈利模式。

知乎网友说的实际上是,拼多多把产品创新上升到了产业链的创新。而产业链的创新也是近两年来少有大风口,你想想啊,街头巷尾都在谈的新零售概念不就是产业链的创新吗?

这种创新发生的背景是,传统零售行业的增长已经到了天花板,甚至在电商的挤压下出现了负增长,相对而言的电商也是在爆发增长后想象空间也有限。双重挤压之下,对于新增长点的追求就成整个零售行业的主元素。新零售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要去追求整个产业链的供应,整个产业链联动,实现人、货、场的重构。而新零售的“新”所迸发出的能量从现在的热度就可以体现出来。

这样对于产业链的创新最近在移动支付市场也有极抢眼的现象出现。蚂蚁金服开放平台宣布正式推出“生态合伙人”,以实现整个生态链的共赢。蚂蚁把这样创新称为“生态共治”,具体指的是“让合作伙伴拥有政策制定权、话语权,在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中分享权力,让他们成为治理的主角,而不仅是被约束者,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为什么蚂蚁金服要推出“生态共治”?这其实就是再向整个产业链要增量,要实现对自己有利,就要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共利。用蚂蚁金服开放服务部总经理程龙的话就是“在过去一年,我们的最大经验就是,要推动线下的各行业实现互联网+,必须越来越依靠生态伙伴的力量。”

以上种种足以告诉我们,如今喧嚣媒体中的各种互联网战争,为什么非要表现出一种你死我活的状态?为什么还要盲目选择“二选一”“补贴”等方式来追求市场份额的优势?

市场份额之争是横向之争,产品创新,战略创新是纵向深耕,怎么就不尝试一下通过创新的努力来实现市场份额的果呢?对于独角兽和巨头而言,难道最终谁就能把谁吃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