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苗寨里的传统老手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重焕生机?

   时间:2018-09-14 21:12:56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寨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愿意留下来认真学苗绣的人不多,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欧东花的普通话并不好,但从她的表述中,仍能感受到她对苗绣这份传统手艺的坚守与热爱。苗银传承人吴水根也告诉我们,银匠曾是苗寨最受尊敬的职业,但由于这手艺复杂熬人,也赚不了太多钱,很多老银匠都转了行,不再沾银了。这是当今非遗老手艺传承现状的一个缩影。近日,百度匠心中国行的贵州探访中发现,贵州民族传统手工艺在追求效用的商业化时代里,愈发面临大山深处学徒难寻、苗寨瑰宝传承断层的困境。

困境

匠心之悲 寨子空了没人学

黔东南州的台江县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这里民风淳厚,“盛装”最盛。要知道,银饰是苗家姑娘嫁妆里必不可少的部分。据了解,定制一套完整的苗银嫁妆包括头帽、手镯、项圈、脚钏等,一整套银饰重达十几斤,即使像施洞镇上国家级传承人吴水根这样的老银匠,每天打制也要耗时近50天。

“一年365天,除去春播、秋收等农忙时节,满打满算、加班加点地干,也只能打足10套”,随着族人汉化,有段时间,银匠的生意越来越难做,订单的减少导致了大批银匠失业,吴水根的众多同行和徒弟中,已经有很多人不沾银了。“我打银32年,收了18个徒弟,很多年轻人坚持不下来就转行了。”说到这,吴水根既痛心又无奈。

“我是蝴蝶妈妈的女儿,对苗族文化和苗族服饰有着浓厚的感情,这些民族服饰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距离吴水根家半天车程,我们在凯里市苗侗风情园的民族服饰博物馆,见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传承人欧东花,她8岁开始,便跟着祖母、母亲学习刺绣,至今已有40年。欧东花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苗族传统的平绣、打籽绣、堆绣、叠绣、贴布绣、马尾绣等技艺,难度极高的施洞破线绣也不在话下。

然而让欧东花担心的是,苗族年轻一代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大多流向经济发达、条件优越的都市,对做工复杂的民族服饰,尤其是刺绣、挑花等工艺不再接触,“其实现在的传承还是蛮不可乐观的,我常年往寨子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空寨子,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年轻的小孩子都去上学,所以能守住传统手艺的人其实不多了。”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苗银、苗绣这些贵州的非遗项目无不充满着生存的智慧、历史的醇厚和审美的情调,但时至今日,关注度却越来越低,肯学者更少,自己几十年多年的手艺谁来继承?非遗传承人们心中无不感到深深的焦虑。

转机

技术之善 网上做起摆渡人

“如果民族服饰消失,这个民族的标志物也将消失⋯⋯”作为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欧东花希望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苗绣在苗寨代代相传,流光溢彩,感召后人,但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里,如何利用互联网工具、平台将传统工艺“吆喝”、传播出去,是老手艺人最缺乏的能力。

互联网在其中能扮演什么角色?行业内已有诸多尝试。在“匠心中国行——百度shǒu艺人”项目中,百度利用信息流、AR等产品和技术赋能给老手艺人。在百度APP中浏览资讯时,老手艺的相关内容会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推送给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在这种精准投放方式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对老手艺感兴趣的年轻人找到了解、接触传统技艺的地方,吴水根就接到了很多想跟他学打银的人打来的电话。“前几天,有个武汉的小伙子通过百度信息流找到了我的电话和住址,说要来台江找我学银饰制作。只要他来,我就用心教,我都已经52岁了,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是最大的心愿。”

同样受益的还有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猫猫河村的绣娘李敏和她的同伴们。通过百度信息流的“引流”,身处大山的她们找到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方式,如果没有人关注苗绣,李敏可能依旧和丈夫在外打工。

贵州站之前,百度已经为金氏风筝、张忠强兔儿爷、熊氏珐琅等十余个老手艺免费上线了信息流广告,还通过AR技术展示了皮影、木板年画、传统风筝的制作过程,在百度搜索、百度百科上搜寻相关手艺也能看到丰富形式的内容。为了助推多彩贵州的众多非遗项目,百度这次线下更为手艺人免费投放了本地聚屏广告,遍布机场、电影院、取票机和餐厅,让更多人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希望

青年之幸 与非遗文化零距离

除了帮助人们了解、关注非遗文化,互联网的价值还体现在能够调动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特别是吸引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传承的实践中。

为了引导更多年轻人关注老手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百度与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今年八月初共同发起了“百度shǒu艺人·亮手绝活儿”公益行动,目前从200多个校园媒体单位、2000多名大学生中选拔出的学生记者已前往全国数十个城市对手艺人进行采访,与非遗文化零距离接触。此次“匠心中国行”贵州站,就有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和福州大学三位脱颖而出的校媒记者参与。

在贵州调研采访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年轻人们围着非遗传承人们忙得团团转,每到一处便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形态把动人的故事传送到网络上:“以前对传统手艺的了解只停留在书本上,这次零距离接触,觉得比想象的更有魅力。”来自福州的大三学生陈思涵还亲身体验了苗绣制作的过程:“用梭子穿过一根根丝线,看似简单,但我试了半天织出来的都松松垮垮,更别提绣纹样了,这里面学问太大了。这些传统手艺应该被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学习,才能更好地传下去。”

据统计,贵州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7名。台江县文化局局长冯金国表示,在台江县,非遗项目多是好事,但传承难也是普遍问题,“老手艺人与年轻人之间需要桥梁,借助百度这样的商业营销的思路和互联网技术的赋能。把传统手艺纳入市场和年轻人的认知体系之中,才能让传统文化得以真正地传承、发展下去。”

通过对每天1.5亿活跃用户的浏览数据和人群画像进行分析,百度信息流为可能对非遗内容感兴趣的网民进行相关推荐,贵州已经上线的非遗老手艺内容短短一周时间均获得50万以上的曝光,唤起众多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热情。欧东花坚信,“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年轻人的关注,只有年轻人喜欢、关注,一代代往下传,老手艺就不会死。”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