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特斯联B-1轮融资12亿 要做基础场景数字化的AIoT赋能引擎

   时间:2018-10-26 10:38:36 来源:北国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上海,我们的系统被发现过一个女毒枭。她当时在帮人做保姆,从设备抓拍的照片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妈,推着一个小车,但是门禁登记信息和人脸识别的结果却对应不上,这才发现她原来是一个潜逃十几年的毒枭。”特斯联副总裁谢超在接受《三声》(ID:tosansheng)采访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特斯联在智慧安防方面取得的成绩。

2015年创业,特斯联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将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建筑和安防等场景中,迅速成长为AIoT领域的独角兽企业。10月25日,AIoT 赛道独角兽企业特斯联科技宣布完成B-1轮12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光大控股、IDG资本领投,商汤科技跟投。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是,每个传统行业都到了一个瓶颈期,需要去寻求一些新的变化。”谢超告诉《三声》(ID:tosansheng),特斯联的快速发展在于找到了将AIoT(智能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更紧密结合的契合点,成功将自己定位为了一个AIoT的产业赋能引擎。

AIoT赋能产业

特斯联为政府、企业提供城市管理、建筑能源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的AIoT解决方案。它推出的DARWIOT(达尔文)平台,通过前端硬件设备与后端大数据平台的结合,将人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服务管理进行了连接,可以在社区中实现人口管理、人流监控、能源管控、安防管控及预警功能。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特斯联实现了AIoT赋能建筑和安防行业方案的落地实施。

“我们知道了在这个过程中硬件怎么做,软件怎么做,实施怎么做,运维怎么做,产品怎么去设计,管理功能如何设计。我们花了很多精力,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是这个过程走完后,再去开拓其它行业,可能只需要三到六个月,就能完成解决方案和产品的落地。”谢超认为,这是特斯联目前最大的财富和价值。

新一轮融资完成后,特斯联将以在智慧建筑和智慧安防两个领域的实践为样板,依托此前验证过的模式,积累的口碑和信任度向水务、基建等更多行业进行复制和延伸。谢超认为选择下一个拓展行业的标准,一方面是顺经济大势而为,优先做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的To B和To G项目,有持续投入的保障;另一方面优先进入可以找到不错的合作伙伴的行业,因为他们深耕行业多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水务、基建行业会是特斯联下一阶段扩张的重要领域。目前,特斯联已经与中国二冶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利用AIoT技术改良冶金、风电、管道等专业建设领域,并进行“数字孪生”建模产品平台的研发,围绕建筑建模、建设过程以及交付后运营管理维护全过程管控领域深入研究。

“有一个这样的平台能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起来,而且能以一个上帝视角对项目进程进行动态检测和管理,这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价值。而且,现在提供的产品相对是一个基建产品,把一个实物的建筑与数字空间的建筑结合在一起,那以后是否也能跟后面的运维结合在一起?”谢超表示。

“数字孪生”概念的精髓在于现实的物体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并将物体的真实状态都呈现出来。就像特斯联现在正在做的,将建筑、社区通过线下布局传感器等设备,将其数字化的过程,都是将整个城市映射在虚拟空间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在传统行业中,类似于这样需要数字化的场景还有很多。

“真正对AI、IoT技术需求最大的是迫切寻求变革与升级的传统行业。未来中国的机会肯定是来自于,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所谓的盘活存量、提高存量的效率。”光大控股董事总经理、新经济投资负责人艾渝表示,“到了AIoT的时代,你会发现原来安防、农业、政务、水务、消防等传统的基础设施行业有着巨大的刚需,他们掌握着传统的场景,迫切需要一场数字化的升级。”

组局者的能力

特斯联看到了机会,也在不断探索中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做技术和硬件的整合方,为传统产业提供进入AIoT时代的解决方案。谢超认为,与大部分AIoT行业中的科技企业相比,特斯联最大的特点不在于追求技术的深度和领先性,而是更专注于找到合适的技术,在某个具体场景中实现整合与落地。

“我们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好多技术企业合作过。我们就会发现,从拿出来技术到现实中真正可用,这中间还有很长一个阶段。你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解决看上去不是特别重要的技术细节,这其实非常关键,难度不亚于做一个新产品的研发,这是我们付出大量精力和经验去做的事。”谢超表示。

特斯联希望能打造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开放平台,将不擅长具体落地的纯技术供应商、硬件的制造商,拥有落地能力的本地企业都吸引到这样一个平台上,由特斯联担当组局者的角色,将大家的能力整合起来,共同推动变化的发生。“这个平台不是谁来主导,而是大家一块儿来做。”谢超强调说。

在艾渝看来,这种通过平台的整合,不会是淘宝这样的互联网时代的横向平台,只是作为企业集中呈现自身服务的窗口。这样的平台应该符合AIoT时代的要求,需要有更多纵向的延伸,“是一个端到端的,从底层的硬件到网络的连接,然后到数据的运营,到反向决策,可以在一个场景中实现完整闭环的平台。”

这种特性也对组局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一个真正能够去落地的企业,一定拥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这是基础。这里面包括你对产品和技术的组织能力,你对渠道的组织能力,你对资金或者金融领域的组织能力。它是一个整体,你缺了任何一环都会发现,自己好像有一种跛脚的感觉。”谢超表示。

除了组织能力,作为平台的搭建方,需要有更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销售能力。目前特斯联的团队共有400多人,其中一小半是软件和硬件的研发人员,在理解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同时,特斯联开发了自己的核心数据系统和核心算法,并推出了自己的硬件产品。此外,特斯联还维持了一个不到一百人的销售团队。

数字化的下半场

“十年前就在提智慧城市,做不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摊子铺得太大,一下子铺了三十几个,几十种不同的智慧模块,但是没有哪个能落地,为什么?因为体系越多,你模块越多,他整个系统就会越复杂,很难去落地。”谢超表示。更为实际的原因是,无论从技术环境上,还是从算法发展上,IoT都不具备基础。

谢超认为,AI是一个大脑,通过算法对整个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之后,可以针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条件进行触发,然后进行计算和反应。IoT则是在手脚中感知变化、收集数据和进行反应的神经。“第一要先感知,第二要理解,第三要做一个表达,完成整循环,你必须要有手脚、神经和大脑。”

一个正向的例子是,如果社区需要对辖区内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进行看护,以往的解决方案是每隔一段时间会有具体的社工上门去家访。当IoT的数据和具备AI能力的平台打通后,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对老人的数量、日常活动进行及时地监测,设定好条件之后,一旦发现70岁以上、24小时没有出门的老人,系统会自动报警,让社工主动上门。

从目前来看,NB-IoT、4G、5G等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以及AI算法的突破,为IoT的爆发提供了基础。同时,AI与IoT的结合而成的AIoT行业,补全了此前IoT只有数据而没有数据处理、反馈能力的欠缺。对于没有被纳入互联网体系内的基础行业和场景而言,AIoT的爆发,给它们提供了数字化的机会。

“AIoT干的就是把场景数据化这件事,这个市场太大了,远远没有完成。”艾渝说。他认为,“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被巨头所垄断,在这个市场中很难再寻找到新的机会,互联网流量正在失去价值。而AIoT对传统行业和场景的改造依然是一片蓝海,场景数据化、数据网络化、网络智能化、执行自动化这一系列的升级环节中,都蕴藏着机会。

同时,谢超认为,相比于C端市场,面向政府和企业的B端市场更容易对AIoT技术进行应用。因为对某些场景拥有很强掌控力的政府或企业,更容易对这些场景进行相对完整、系统的改造,可以见到比较好的效果。“在C端,你今天改个冰箱,明天改个彩电,只停留在简单的硬件层面,数据没有联通,不会有体系存在。”

目前,特斯联已在全国落地8400多个项目,在落地项目中实现案件发生率下降90%以上,节省建筑运维人力成本40%,降低能耗30%,服务超过千万人口。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上,特斯联已经获得国内专利259项,其中国外专利近十项。去年,特斯联有10亿营收,在谢超的目标中,特斯联2019年的营收目标是达到50到100亿元人民币。

“这个市场现在属于完全新兴的市场,而且在这里面被开拓出来的份额还非常小,所以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大家怎么去把这个市场先开拓更多。至于你能在这个市场占多少份额,现在的决定权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你自己。我们自己能够跑多快,能够占多少,就能占多少。”谢超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