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回顾手机发展史发现 电池是拖后腿存在

   时间:2018-11-12 14:43:29 来源:ZEALER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手机功能是越来越多了,人们也对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大,手机续航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毕竟谁都不想出门没多久手机就没电了。以前的手机大多都是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可以通过更换电池来满血复活,而现在的手机却都是封装在机身内,并且成为了手机不可拆卸的一部分。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手机电池的发展史。

要想知道手机电池发展史,自然是得从第一部手机诞生开始。第一部移动手机诞生于1973年的美国,由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所发明的移动手机电话。它名为摩托罗拉 DynaTAC 8000X,重量约有 1.81 斤。这重量要是放到今天,那续航肯定是不用担心,因为现在智能手机的电池可是占了手机很大一部分重量,但实际上这部手机的通话时间却仅仅只有 20 多分钟,除了因为当时电路板技术的限制以外,当时的电池也是导致它续航不长的原因。

摩托罗拉 DynaTAC 8000X 采用的是 6 节圆柱形镍镉电池,组成了一套输出电压为 7.5V 的电池组(实际多少电量我也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不说,充满电竟然还要将近 10 个小时的时间,这要放在今天谁能忍受的了。

在那段时间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这种电池,而这种电池不仅电池容量低,而且寿命也很短,放到今天的广告我觉得 OPPO 的广告词倒过来就很适用“通话5分钟,充电两小时”简直实至名归!镍镉电池在当时还有这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记忆效应,每次充电都必须要充满,每次使用都要等耗尽才可以再次使用,否则电池的容量就会大大下降,再加上镉元素本身毒性,所以在当时急需新的电池技术来替换它。

不过这个问题并没有难倒科学家们,在 1989 年就为手机电池进行了更新换代。镍氢电池的问世,让不少人兴奋不已,因为这种电池技术的成本并没有比镍铬电池增加多少,不过电池的容量却有了显著提升。而且相比镍镉电池,镍氢电池更轻、更薄、而且无毒并且能量密度更大,同时电池的记忆效应也减弱了不少,这在当时可是巨大的跃进。不过这类电池依旧和镍镉电池有着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易发热,易变性。

再下来就是现在人都接触过的锂离子电池了,于 1992 年诞生的锂离子电池经过索尼多年的研发终于投入了商业使用,但限于当时的制造成本,高昂的造价却让手机厂商们望而却步的,直到 90 年代末,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双革新,成本大幅下降才迎来了手机厂商们的青睐。

那时候的手机大多还都是黑白屏,所以耗电量也不会很高,往往一个锂电池就能有个 3-4 天的待机续航时间。而这也是可拆卸电池的巅峰时代,基本上每个手机内的电池都可拆卸下来充电。那时候人们身边常带的不是充电宝,而是第二块电池,还有一个背夹式的小型充电器。直到手机屏幕的革新,黑白变成了彩色,彩色屏幕的诞生导致了手机续航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手机的续航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那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经有不少电池厂商投入研究,但最终都无功而返。那事情发展到这样了能怎么办?只能从手机电池大小上下手了。不过好在到这个时候手机已经不再像第一部手机那样有着庞大的身躯了。手机内电池运输的损耗也变小了,反正也就是多带几块电池而已。

不过事情到了 2007 年又有了转变,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不可拆卸电池的手机设计,同时正面一块大屏,一个按键,一个听筒的极简设计也掀起了手机的新革命,而后来手机厂商们都纷纷采用了这一设计,手机可拆卸电池就逐渐离我们而去了。屏幕变大让电池续航大幅度的下降,也更加不耐用。

时隔多年的今天,大家依旧对手机的电池容量很是在意,不过大容量就等同于大电池体积的理念也已经植入人心。电池能量密度和容量限制于材料的原因,短时间内是提升不上去了,若是想要更大的电池容量,选择电池体积更大的手机似乎也成了常识。对手机的续航要求也大幅度下降,从以前的几天到了现在的几个小时,能够满足一天的待机,几个小时的游戏把玩已经有不少人感到满足了。

值得高兴的是近些年来手机充电有了新的进步,各类超级闪充层出不穷,通过各类的充电技术来达到更快的充电速度。目前已经有不少手机厂商投入生产,正式适配在手机上了,相比以前充电几小时的煎熬,现在更好过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也会有更好的电池出现,就像手机这些年来发展迅速的 CPU 技术、通信技术和 AI 技术一样,虽然速度可能有所不及,但盼头还是有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