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专访华为王银锋:华为做笔记本的初心是唯美、科技、体验

   时间:2019-02-27 09:02:11 来源:IT之家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今年华为绝对是2019MWC上的主角,除了发布并确认量产的可折叠屏5G手机Mate X以外,在笔记本市场遭遇创新瓶颈的大背景下,华为还逆势推出了两款全新的MateBook笔记本产品,包括新款HUAWEI MateBook X Pro和MateBook 14。

新款HUAWEI MateBook X Pro是去年的HUAWEI MateBook X Pro的升级版,在外观方面没有什么变化,主要是升级了第八代(Whiskey Lake)英特尔酷睿i7 8565U处理器以及首发全新高性能NVIDIA GeForce MX250显卡,同时还全新升级Thunderbolt 3接口。

另一款MateBook 14和去年发布的MateBook 13同属主流MateBook系列,MateBook 13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被不少网友冠名“真香机”,在此基础上,华为带来了14英寸的MateBook,丰富了大家的选择。

在发布会结束之后,华为消费者业务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王银锋先生接受了IT之家等媒体的采访,针对发布的两款新品以及华为在PC领域的走向、发展进行了深度讨论。

3:2生产力屏一直都是华为笔记本最为明显的特征,除了3:2,华为还为其提供了2K/3K分辨率、100% sRGB广色域等强大配置,并且还支持十点触控和手势截屏。在这个定位中,屏幕素质如此优秀的厂商并不多,另一方面,和传统的16:9屏不一样的是,采用3:2屏意味着需要重新开模,笔记本的制造成本会进一步上升,而厂商的利润空间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但从消费者角度来讲,3:2生产力屏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比如更舒适的观感,比如更高的屏占比、可实现“四面微边框”设计等等。在采访中,王银锋确认,华为未来主流的笔记本产品都会采用3:2的屏幕比例,“主流这块就是3:2,因为想到全面屏做16:9就做不到极致”。

除了继承智慧全面屏的基因,刚刚发布的两款MateBook笔记本均使用了全新升级的Huawei Share 3.0“一碰传”技术,新增PC与手机之间双向文档互传,还可通过手机“摇一摇”后触碰笔记本进行PC屏幕录制,并回传手机。除“一碰传”升级外,华为自主开发剪贴板共享功能,当手机和笔记本靠近时,可以跨设备复制文本等内容,真正实现跨设备无缝分享、同步编辑。

在拥有轻薄机身、智慧体验的同时,两款产品在性能上也全新升级。最高搭载第八代(Whiskey Lake)英特尔酷睿 i7-8565U处理器,与此同时,采用最新NVIDIA GeForce MX250显卡,系统运行更流畅,工作与学习更高效。

在采访中,王银锋强调了华为笔记本在软件方面所做的努力,王银锋表示,华为做笔记本的初心就是做唯美、科技、体验这三个基因,一个是产品要美,第二是要有科技创新。第三个体验好。“今年,华为要以PC行业创新践行者的身份布局PC行业,以体验创新为核心努力降低消费者学习成本,进而打造全场景智慧升级战略。”

他表示,目前华为笔记本所做的工作,就是想为华为手机/笔记本用户带来全场景、智慧生活的体验,基于华为手机的体验,同时把笔记本体验带动起来,所以说今年这次发布创新很大一部分是在软件层面。“未来半年甚至一年我们还有很多软件规划,相信在软件体验上面华为PC会有更多的特性,让消费者能够更好的使用华为的笔记本+华为的手机,这是我们的初心。”王银锋强调。

在媒体询问MateBook E系列是否停更的问题上,王银锋给予了否认,并强调不会砍掉这个产品,未来还会继续做,并且依然会搭载Windows系统。

和MateBook 13一样,新发布的MateBook 14定位于全面屏、轻薄性能本,适用于主流消费群体,两者定位相近,但后者拥有更丰富的接口,整个连接性由于接口的增加也会变得更好。在采访中,王银锋表示MateBook这个系列里面会一直坚持精品的策略,所以命名我们不会更改,14的下一代还叫14,13的下一代还叫13。

作为智能终端的重要入口,笔记本是多屏交互、全场景生态建立的重要环节,可与智能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形成多屏联动、协同互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无缝体验。作为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华为也会将创新经验带入PC产业,推动整个PC产业创新的发展,为消费者带来全场景的智慧生活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