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航天汇孵化器李军:人才与技术是高校载体的硬核|双创载体百人谈

   时间:2019-05-15 16:30:21 来源:互联网编辑:星辉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999年,北航天汇孵化器成立,国内第一家公司制孵化器诞生。此前,孵化器一直以事业单位存在。

“当年我们在北京市工商局注册的时候,孵化器这个名词是注册不了的,没有这个行当。”后来专门给注册登记处处长打报告,工商局特地在科技大类里批了一个分支,叫科技孵化器,北航天汇孵化器董事长、北航科技园董事长李军告诉创头条记者。

2018年,北航天汇完成改制,从国有全资变为国有参股,李军认为改制为北航天汇下一个飞跃奠定了基础。作为行业老兵,李军如何理解孵化器的特色化?北航天汇又有哪些实践?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难,本质问题出在哪?

微信图片_20190505165118.jpg

(以下为创头条整理的采访实录,略有删减)

人才与技术,高校载体的硬核所在

过去一年在强调特色化,如何理解?

我觉得特色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说法,应该说你这个孵化器有没有什么特点。1.0的孵化器,我们叫物理空间加上基础服务。2.0的孵化器,就是基础服务再加上增值服务。

我们10年左右的时候,孵化器就是2.0,很早。其实一开始我们就不是1.0的孵化器,我们当年就没有空间,上来就2.0,后来加了一些投资,算3.0。后续我觉得再加上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可能往4.0上发展。但实际上无关你是1.0、2.0、3.0、4.0,你只要做出你的特点来,吸引到小企业的特点。

1.0的孵化器我觉得已经基本上被淘汰了,没意义了,现在好多中介服务公司都能干这事。中介体系越来越全,基础服务大量的中介公司都能做,你只要有块场地,跟一些中介搞好关系,你就是一个孵化器。

但是真正的特色我觉得还是在于你增值服务到底在什么点上,这个是我比较看重的。你到底是能帮助小企业解决市场问题,还是解决人力资源问题,还是解决技术问题,还是解决资金问题?其实你要想都做全了非常难,但我觉得要抓住你自己作为孵化器的一个亮点。

企业后续发展需要人,需要学生、需要老师、技术的支持。像我们北航孵化器,如果进入我孵化器的企业是我们注重的这几个专业领域方向,依靠跟学校的关系,就能把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导入进来,这就是我的特色。

但是这种特色,作为一个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可能不够,你还需要专业领域的投资、专业领域的导师。最近我们也在做,比如跟北控集团的合作,跟上市公司歌尔股份的合作。

我们要为企业拓宽它的下游,解决它的一部分市场问题,尤其小企业刚开始打单子的时候,面临开始的一两个标杆点的问题,可能这个单子下来,后头就柳暗花明了,有可能为这一个憋两年就憋死了。所以我觉得所谓的特色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你自己孵化器的特点自己去考虑。

咱们高校端、实验室端的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我们跟学校的互动还是非常紧密的。第一个就是从学校的学生层面,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我们跟学校的研会、团委都有直通车。

比如北航有一个冯如杯,原来是做创新大赛,现在是创新创业大赛。现在每年冯如杯创业大赛的评审是由我们科技园来组织的,我们想从冯如杯的后端评审,延展到前期的创业项目,甚至创新项目的选题。我们有一堆企业,需要有研发的一些东西,我们征集过来以后,往前端放。

我们也在逐渐改变为学校服务或学校给我们提供资源的这种模式。我们跟学生资源是相当密切的,比全国其他的大学科技园,我们可能做的是比较近的。

第二个就是学校老师。我们现在是有目的、有选择性的。第一,聘请学校内的一些技术团队老师来做我们的技术创业导师;第二,我们在摸学校的一些更好的成果。

我们准备用两年时间,看一百个学校团队,最近已经摸到了30多个团队,今年已经投了两个学校团队老师的项目。在若干个学校老师团队里选择可产业化落地的项目来扶持它,投一部分资本来帮它做起来,到一定程度再去融资。这也是我们的一大特点。

我记得2003、04年的时候,一些大企业要做孵化器,我们觉得压力蛮大,因为这种大的企业集团,第一有市场渠道,第二有技术平台,要钱有钱,要市场有市场,要人有人。

但是业内的朋友说了一句话比较客观,如果他们要真正做了,政府的孵化器如果不给更好的区域、更好的政策,可能面临较大的冲击,但是你高校的孵化器不会,你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出来,有源源不断的学生出来,这个资源实际上是无价之宝。

高校的孵化器跟学校贴得近,也跟孵化器的操作人员有关系。我们运营管理的一直沉下心来,放下架子,跟老师谈,跟学校层面合作,所以学校和我们之间的配合特别紧密。

我觉得也可能跟人的一些思路、思维、模式有关系。海纳百川,退一步海阔天空。本身孵化器就是个平台,把大家资源拢在一起,把事做大,全都抱在自己怀里,永远做不大,孵化器不可能方方面面,所有的能人都揽在你怀里,都是你的人。

中国的孵化器其实也分了好些阶段,尤其在2000年初的时候,很多基础服务都是我们孵化器的人自己做。因为那会儿中介机构少,很多中介机构都是瞄着大户去挣钱的,比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沉不下来去为小企业服务。

那会儿工商注册一要就是五千六千,好多这种中介机构,后来我们想想五千六千,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现在人家中介服务机构可能就一千块钱,我们就没必要,人家更专业。

所以我们现在把平台打开,更开放地,选择更好的机构来为企业服务。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小企业降低成本,快速发展,这个目的明确了,各种手段都可以。

让教授只当科学家和首席技术官

现在科技成果转化难不难?

93年我研究生毕业,就在学校的科技开发部做成果转化,到今天都已经26年了。当时做孵化器做科技园,也在做成果转化,有个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现在虽然已经比原来有很大的改善了,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就是项目的技术拥有者、技术的使用者和技术的操作者这几方各自的利益诉求不一样。

技术的拥有者是学校,国家在2016年科技成果促进法修订的时候,我们就谈过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当中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下放的问题。在后边处置权、收益权都下放了,现在唯一所有权没有下放,还是国有资产。

老师是操作方,没有老师,没有科研人员,其实科技成果是很难用的,很少说买了专利就能用的,老师现在有收益权了。还有一个未来的使用方,转化落地的企业。

其实科技成果转化可以作为大课题研讨,咱们今天不在这特别展开。现在国家大力鼓励科技成果转化,老师创业,学生创业。从学校方,实际上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权和处置权,现在也在开放。

比如北航,现在85%收益归技术团队,15%归学校,已经很棒很open了。如果找到一个好的机制,变成不是老师去创业,而是老师的成果来支撑创业,这个事学校就更open了。

目前来讲,大家力求找到一个途径,但并没有找得很好,我们也在力求找这个平衡。老师是技术的操作者,学校是技术的拥有者,利益如果能分清,老师可以带着技术到企业里头占有股权,或者技术许可,在技术的研发上做一些指点,但是绝对不能让老师又当科学家又当企业家。

如果老师的学生去创业呢?

其实这也是我们孵化器下一步要做的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就是说有好的项目了,我们怎么给它配好的资本,配好的企业运营的人,这里头还有磨合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孵化器在里头就是一个磨合剂,让他们能顺畅地发展,但是也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包打天下。

往往学校老师创业或者技术为依托的公司,不太容易死,做几个项目它就能活,但是要想做大,除非老师的观念和运营人员的观念相对比较统一,而且磨合得非常好。

相对来讲硅谷这块就好很多?

学校技术转移的体系不一样,文化观念也不一样,中国人很多是我要做就全是我的。比如2009年我在央视做过一次节目,全是学生创业,我说你们谁想当老板?想当老板举手。几乎99%的人都举手。我说你们错了,都当老板,谁当员工?每个人定位都不清楚。

国外的很多人是想得很明白的,我能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从来不去想我不能干的事儿。我觉得这跟定位有关系,跟长期以来的文化可能有关系,这需要慢慢改变。

慢慢这几年变化已经很大了,教授们的观念变化也很大。原来很多人讲我的技术是我生出来的儿子,我养才行,但是他真养不好。

现在很多老师已经开始不这么想了,说你一定要配上好的商务和运营的人,我就负责技术这块,你们给我提出需求,技术方向我可以把握,技术难题我可以去解决。假如大家50%以上是这个观点,我觉得我们的成果转化会很快。

行业升级整体遇到的最迫切问题是什么?

专业化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资源,就是怎么把你垂直领域的各种资源拢在你旗下,然后给中小企业去匹配。这种资源包含技术资源、技术平台的资源、市场资源、投资的资源。能不能把你擅长领域的各种资源拢过来,集中集合到你的平台上,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点。

你集合上来,有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自然而然就可以让它形成链条,同时也让这种高效的技术平台和技术人才资源有的放矢,这是我的理解,而且这个东西不是为了搭建而搭建。

强行搭建是不行的,你没这么多钱。除非政府有政策有资金,都拢过来,吸引过来,造出一个行业的专业化孵化基地、孵化器,哪怕一个园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作为一个一般的孵化器来讲,首先要看自己,如果不是学校的,完全民营的也很难。

为什么高校的孵化器往专业化上好做?比如化工大学,他们科技园也好,孵化器也好,就往环保精细化工上做,他一定不往计算机上做。你要往专业化上做,一定是技术领域你能抓到的东西。

要不然你就是一个大的企业集团,比如海尔,就往智能家电上做,一定看你有什么优势,有什么资源,然后再把你缺的资源拢进来才行。作为一个孵化器来讲,要是没有强有力的技术背景或强有力的产业背景,做行业挺累的,是做不了的,除非政府给你大规模投入。

但是这里边,这种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平台,怎么能给企业开放出来,也是挺难的一件事。这里头没有把体制和利益分配给做好。比如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0个教授,一年几千万的科研经费,而用实验室给小企业做服务,一次也就几万块钱。

所以我们未来除了用这种技术平台以外,看能不能把技术跟他们尽可能再贴近,将来有没有可能把他们的技术在股权上提起来。

创头条(Ctoutiao.com)独家稿件,转载公布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杜航(微信:duhang16)、台风眼(zhaohongxuan@ctoutiao.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
关闭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