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SU7自动泊车故障频发,智能驾驶技术成熟度何时达标?

   时间:2024-11-29 12:22:5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小米汽车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再次引发公众关注。11月14日,众多车主纷纷反映,他们驾驶的小米汽车SU7标准版在尝试使用自动泊车功能时遭遇问题,导致车辆发生不同程度的撞击和刮擦,甚至有车主因此与其他车辆相撞。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小米汽车迅速作出回应,展现出了一定的责任感。公司官方承认,此次事故是由于系统bug导致的自动泊车功能异常,并承诺将由小米官方承担所有受损车辆的维修费用。维修期间,每位受影响的车主每天将获得1500个小米积分(价值150元人民币),作为出行补贴。

尽管小米汽车在事后处理上态度积极,但此次事件依然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事故发生前不久,即10月30日,小米SU7刚刚完成了OTA 1.4.0版本升级,其中特别提到了代客泊车功能的优化。据宣传,升级后的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车型在代客泊车辅助路线的匹配速度上有所提升,而小米SU7标准版则新增了跨层泊车功能,并在外部道路环境不复杂的情况下,支持将巡航车速提高至23km/h。系统还新增了碰撞风险监测功能,能在倒车时检测到后方的动态障碍物,并通过视觉或听觉报警提醒驾驶员。

令人意外的是,在事故发生当天,小米创始人雷军还在直播中提及了小米超级智能驾驶系统中的泊车端到端模型升级,并宣布小米的代客泊车功能已升级为超级代客泊车,整体巡航效率提升了30%以上,泊车期间的巡航灵活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现实却与官方宣传大相径庭,自动泊车功能反而出现了更多的故障。

此次事件不仅让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技术实力产生了质疑,也让雷军此前立下的“2024年底进入智驾第一阵营”的豪言壮语显得尴尬。一天之内发生70多起智驾安全事故,显然与小米汽车的宏伟目标背道而驰。虽然小米汽车作为新晋车企,在入局之初便迅速走红,但此次事故无疑给其品牌形象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然而,小米汽车并非孤例。在智能汽车市场,类似因自动泊车功能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阿维塔、智己、理想、小鹏等车企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例如,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的一段理想L9自动泊车失败的监控视频,就显示了一位车主在开启离车泊入功能后,车辆突然驶离车位,险些酿成事故。智己LS6和蔚来ET5的车主在使用自动泊车功能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尽管智能驾驶技术相比过去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但目前的智驾技术仍然存在着不少漏洞和隐患。无论是自动泊车还是其他智能化功能,都依赖于传感器、算法、控制系统等多个环节的精准协同。然而,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还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保证其智驾系统万无一失。因此,尽管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宣扬自己的L2+智驾水平,甚至提出了L3的概念,但智能驾驶仍然需要驾驶人员的全程监控和干预。

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张骁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目前为止任何形式的智能驾驶,驾驶员都是交通安全的责任人。他比喻说,这就像家里的孩子虽然能力在进步,但父母作为监护人,依然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负责。同样地,智能驾驶技术虽然在不断进步,但驾驶员仍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行车安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