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用户满意度指数在近期公布的一项测评中显示出下滑趋势。根据中国质量协会于12月4日发布的测评结果,2024年的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9分,相较于去年下降了1分。测评覆盖了今年销量领先的100个品牌车型,涉及32家汽车生产企业和40个汽车品牌。
测评发现,品牌形象的下降以及用户个性化质量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是导致满意度下滑的主要因素。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负责人李守岩指出,品牌形象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用户对于智能座舱等高度个性化功能配置的故障次数表示关注,期望能进一步减少。
测评结果还显示,纯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混动)的用户满意度分别为78分和79分,同样均下降了1分。从故障率来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百辆新车故障次数达到91次,智能座舱、内饰和车身外观成为故障率最高的前三个系统。
在具体故障问题上,纯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有所不同。除了异味、风噪、胎噪等共同存在的问题外,纯电动汽车还面临续航里程不正常衰减的问题,而混动汽车则存在发动机噪音和刹车异响等问题。用户对质量可靠性的关注度连续三年上升,与“汽车性能好”这一首要考虑因素的差距逐渐缩小。
购车需求方面,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群体呈现出不同的偏好。90后和95后更偏爱纯电动汽车,而70后和80后则更倾向于混动汽车。特别是以95后和90后为主的年轻用户群体,首次购车比例较高,对智能化体验有着更高的期待。
对于用户满意度下降的现象,中质国优测评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夏斌认为,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并加强智能化板块的个性化、定制化水平以及质量可靠性,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个性化质量的需求。
在购车考虑因素中,汽车性能好、舒适性高和质量可靠性高依然占据前三位。值得注意的是,“质量可靠性高”这一因素的关注度逐年提升,与首要因素“汽车性能好”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表明用户不仅重视传统结构部件的可靠性,也对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辅助等智能化板块的质量可靠性给予了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