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名为极越的造车新势力频繁登上社交媒体热搜,但遗憾的是,这些报道并非正面新闻。网络上流传着关于极越的大规模裁员消息,据称裁员比例可能高达40%,且涉及不续签老员工的情况。更有消息指出,极越的首席财务官(CFO)已离职,首席执行官(CEO)的家人已移民新加坡,首席运营官(COO)也转投其他公司。这一系列管理层变动如地震般震撼业界,引发了广泛关注。
面对这些负面消息,极越汽车法务部迅速采取行动进行辟谣。极越方面发表声明称,公司目前经营一切正常,所有消息均通过官方正规渠道发布。对于网络上的谣言,极越已保留证据并向主管部门反映,同时采取必要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声明呼吁公众不信谣、不传谣。
除了裁员风波,网络上还流传着极越汽车CEO夏一平被打的消息。一张据传是夏一平出席活动的照片显示,其脸上有明显的伤痕。有传言称,这是夏一平在北京参加会议时被股东或团队内部领导殴打所致。然而,夏一平本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回应称,脸上的伤痕是骑自行车时摔倒所致,并对近期关于极越的流言进行了回击,但并未提及裁员问题。
极越汽车自诞生以来,一直被视为一家被低估的造车新势力。其背后站着吉利和百度这两大巨头,但直到今年,极越才艰难地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回顾其发展历程,极越经历了诸多波折。最初,百度计划亲自下场造车,但因缺乏造车资质而不得不将主导权让给吉利,自己则转变为供应商角色。这一转变导致极越在吉利和百度之间处于尴尬地位,缺乏足够的支持和关注。
在百度与吉利的合作中,双方于2023年8月9日正式合资成立杭州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百度提供智能座舱、智能座驾和文心一言等AI技术能力,而吉利则负责平台与工厂的生产制造。然而,极越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表现不佳,选择了激进的技术路线——纯视觉智驾方案,这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理解不足,加之新车发布会上的表现不佳,让粉丝大失所望。
从销量来看,极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今年上半年,极越仅卖出2000多台新车,月均销量仅为三位数。虽然8月份销量有所增长,并首次公布了月交付数据,但随后几个月的销量波动较大,未能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这表明极越在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地位。
尽管极越在努力摆脱困境,但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问题依然突出。尽管有着诸多光环加持,但极越仍需向消费者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市场价值。资金问题也是极越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尚未上市,极越的具体财务状况不得而知,但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其亏损可能高达数亿元,毛利率也较低。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极越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