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品牌大窑在山东泰安增设新工厂,年产能达80万吨。
近日,大窑饮品宣布,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经济开发区的智能工厂项目正式投产。该工厂占地面积约190亩,设有4条生产线,其中90%以上的设备已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此次投产的工厂年产能高达80万吨,比大窑在陕西宝鸡的工厂产能高出30万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北方市场的地位。
作为源自内蒙古的饮料品牌,大窑近年来在全国市场的拓展步伐显著加快,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泰安新工厂的设立,不仅扩大了其生产规模,更在地理上覆盖了东部市场,为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上海等地的100多万家终端销售商店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大窑之所以选择自建工厂,主要是出于对其主打产品——玻璃瓶汽水的考虑。由于玻璃瓶产品的运输半径有限,远距离运输不仅会增加损耗,还会提高物流成本。因此,大窑通过自建生产基地,一方面解决了产品质量的标准化问题,提升了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成本控制需求,确保了经销商的利润,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泰安新工厂的生产线不仅包括汽水,还新增了果蔬汁产品,这标志着大窑在拓展新品类方面的决心。过去一年中,大窑密集推出了植物蛋白饮料、山楂果汁、无糖茶、酸梅汤和双柚汁等多种新品,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矩阵。
例如,今年11月,大窑推出了两款1L超大瓶饮料——“生椰花生”植物蛋白饮料和“山楂果果”复合果汁饮料。其汽水产品线也进行了升级,推出了果汁版新品,包括520mL的凤梨味以及PET系列的青柠味、凤梨味、冻梨味和沙糖桔果汁汽水。这些新品不仅紧跟饮料行业的热点,还主打餐饮场景,延续了大窑在餐饮渠道的强势表现。
然而,随着消费增长的放缓,餐饮渠道也开始变得拥挤。尽管火锅、烧烤等餐饮品类中的饮品需求持续增长,为新品牌提供了机会,但竞争也愈发激烈。大窑在新品类的拓展上,采取了“跟随”策略,与银鹭、唯怡等品牌在植物蛋白饮料领域竞争,与柚香谷、王老吉等品牌在双柚汁品类中较量。这些创新品类能否成为大窑的第二增长曲线,还需市场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