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璀璨舞台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亲自来到上海,向媒体传达了一个坚定不移的信息:“中国对大众汽车集团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这一地位在未来将毫不动摇。”
进博会不仅是全球商品与技术的交流平台,更是大众汽车展示其对中国市场承诺的绝佳窗口。今年是大众汽车连续第七年参展,也恰逢其进入中国市场四十周年。在此次展会上,大众汽车首次公开了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全新电子电器架构,并带来了七款重磅车型,其中六款为纯电动车,充分展示了大众汽车正面向中国市场,加速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决心。
大众汽车坚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正开启新的征程。回望过去四十年,从桑塔纳、帕萨特到朗逸、POLO、途观,这些经典车型不仅承载了无数国人的记忆,更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与大众汽车的深度参与。如今,大众汽车在中国拥有39座工厂、约5000万用户、9万名员工、超过3000家经销商和9000余家本土供应商,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已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第二故乡。”贝瑞德感慨道。四十年来,大众汽车在中国经历了市场的起伏与技术的革新,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未动摇。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电动化需求,大众汽车近年来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投入,上汽大众上海安亭MEB平台纯电动汽车工厂、一汽-大众佛山MEB工厂、大众安徽MEB工厂已相继投产。
自2020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累计投资约100亿欧元,旨在持续引领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发展。未来,大众汽车集团还将在2025至2029年间投资1700亿欧元,用于新产品、区域市场、电池业务和纯电动车型平台等方面的发展。这些投资不仅彰显了大众汽车对中国的承诺,更展示了其对未来的远见与决心。
在进博会上,大众汽车还展示了其在中国软件中心CARIAD的最新研发成果,包括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和阶段性智能座舱能力。这标志着大众汽车“软件定义汽车”的能力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大众汽车表示,从2026年开始,其全新电子电器架构CEA将赋能大众汽车品牌在华纯电车型矩阵,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个性化的智能驾驶体验。
大众汽车正赋予“在中国,为中国”这句话新的内涵。从早期的引进国外设计产品,到与中国本土研发团队共同进行本土化改进,再到如今与中国伙伴共同研发最新技术和产品,大众汽车正乘着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未来,大众汽车将推出更多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产品,包括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国产奥迪车型、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两款大众汽车品牌车型等。
大众汽车还不断深化与本土企业的合作。2024年11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这一举措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更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合资2.0时代”的到来。在新的合作模式下,双方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大众汽车深知,在这个新时代,唯有与中国伙伴更加紧密合作,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因此,大众汽车正持续强化本土研发实力,不断拓展与优秀中国本土公司的合作,加强在动力电池、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系统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同时,大众汽车还通过合资公司开迈斯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建设超过17000个充电终端。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强调:“我们将继续坚定承诺、保持激情并充满信心地服务中国客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将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