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揭晓了其在华11月份的销售业绩,数据揭示了这家电动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最新动态。
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11月内共计交付了7.9万辆新车,其中面向国内市场的销量高达7.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12%,环比增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2%,成功刷新了年内销售记录。特别是在11月的最后一周,特斯拉的交付量达到了1.86万辆,创造了本季度的单周新高。
然而,在光鲜的销售数据背后,市场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有观点认为,特斯拉曾经的高速增长期已渐行渐远,昔日的神话色彩似乎正在逐渐消退。
关于特斯拉Cybertruck车型销售遇阻的传闻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曾因独特设计和高度期待而被认为将掀起销售狂潮的纯电动皮卡,近日似乎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一些迹象表明,Cybertruck的市场需求可能正在减弱。
首先,根据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早前说法,由于产能爬坡缓慢,Cybertruck的现有订单需要等到至少2027年才能完全消化。然而,近期有美国网友发现,现在下单Cybertruck后,仅需在短短10天内就能提车,这一变化与之前的供不应求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特斯拉还首次对Cybertruck的基础版租赁价格进行了下调,幅度超过10%,并首次提供回购选项,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门槛。这些举措通常被看作是应对市场需求疲软的一种手段。
据知情人士透露,Cybertruck的生产线在上周曾短暂停产3天。一些员工表示,自10月下旬以来,他们的工作时间变得不稳定,有时被要求提前回家或从事其他工作,如参加培训或进行清洁。
统计数据显示,Cybertruck在今年前三季度仅交付了不到3万辆,远低于马斯克设定的年交付20万辆的目标。同时,自2023年11月正式量产以来,Cybertruck已经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召回,品控问题也成为影响其口碑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为一款带有工具属性的皮卡车型,Cybertruck在续航、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存在短板,其前卫科幻的设计也未能广泛吸引普通消费者。Cybertruck目前主要局限于北美市场,尚未在其他地区切入更多细分市场。
尽管美国皮卡市场依然充满吸引力,以福特、丰田和通用等品牌为代表的传统巨头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相比之下,Cybertruck并未像Model 3和Model Y那样在中级轿车和中级SUV市场引发革命性变化。
此前有传闻称Cybertruck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但随后遭到了特斯拉官方的否认。考虑到中国车市对皮卡的政策限制以及Cybertruck作为一款纯电动皮卡的特性,即使真的进入中国市场,其前景也并不乐观。
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并非无所不能,Cybertruck销售遇阻也在情理之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特斯拉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