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大卖助力“史上最强”财报,雷军造车豪赌终见成效?

   时间:2024-12-10 09:10:5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雷军在三年前的某次发布会上,突然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小米将进军汽车制造业。他满怀激情地表示:“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创业,我将押上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新兴品牌纷纷折戟沉沙。小米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入局,无疑引发了外界的广泛争议和质疑。

然而,小米汽车的成功上市迅速打破了所有质疑。3月28日,小米汽车正式发布,仅4分钟大定订单就突破了1万辆,27分钟更是达到了5万辆。截至11月18日,小米汽车已经提前完成了10万台新车的交付目标,从4月3日开始交付到完成10万台,仅用了230天的时间。

与此同时,小米发布了被雷军誉为“史上最强”的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4.1%,创下了历史新高;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62.52亿元,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1.2%。这份亮眼财报的背后,造车业务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米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车、手机、IOT以及互联网业务三大板块。如果剔除造车业务,三季度手机、IOT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合计营收为828.09亿元,同比增长16.94%。可以看出,造车业务为小米的营收增速增添了新的动力。雷军选择造车,不仅是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更是为了提升小米的品牌形象,助力其完成高端化转型。

以小米手机业务为例,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实现营收475亿元,同比增长13.9%,虽然相比整体增速略低,但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依然保持在第三位,市场份额为13.8%。在如此高的市场份额下,手机业务想要进一步增长确实面临较大难度。然而,小米手机的价格却实现了显著提升,平均销售价格从2023年三季度的997.0元增长至2024年三季度的1102.2元,同比增长10.6%。同时,小米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也大幅提升,占比从去年的12.2%增长到20.1%。

造车业务不仅推动了小米的高端化进程,还帮助小米开拓了新的用户群体,特别是女性用户。据雷军透露,小米SU7的车主中女性用户占比近一半,其中不少用户同时使用iPhone和小米产品,iPhone用户占小米SU7车主的56%。小米首款小折叠屏智能手机MIX Flip的备货量也大幅增加,达到了50万台左右,其中55%的用户为女性,32%的用户来自iPhone用户的换机。

小米的造车业务不仅带来了显著的营收增长,更成为了公司形象的“门面担当”。从股价表现来看,自3月份小米汽车上市以来,小米集团的股价涨幅已经超过了115%,截至11月22日收盘,股价报收28.55港元/股,总市值达到了7127亿港元。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市场对小米造车业务的认可和期待。

三季度,小米的汽车业务实现营收97亿元,好于市场预期的89亿元;汽车业务毛利率达到17.1%,汽车均价提升至23.9万元。与众多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在推出第一款新车时就实现了超过15%的毛利率,这一成绩无疑非常亮眼。随着销量的不断攀升,小米汽车已经具备了规模化优势,月销量已经稳定在2万台以上,全年出货量已经达到10万辆以上,并计划将全年目标提升至13万辆。

小米汽车还在加速渠道搭建,截至2024年10月31日,已经在38个城市开设了139家销售门店。小米汽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陆续推出三款新车型,包括已经上市的纯电轿车小米SU7,以及即将在2025年和2026年推出的纯电SUV和增程SUV。随着产品线的逐步丰富,小米汽车的销量有望进一步走高,并对手机、IOT以及互联网业务产生更强的辐射作用。

随着小米SU7的大卖,小米的现金流已经达到了1516亿元。虽然目前造车业务还处于投入期,但一旦未来趋向稳定,小米将拥有大量现金用于理财等投资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加盈利。可以说,小米的造车业务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更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