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极越能否破局?蔚来之路难复制,新势力车企面临生死考验

   时间:2024-12-13 10:29: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探讨极越汽车当前境遇之前,回顾其同行蔚来汽车的发展历程显得尤为重要。

蔚来汽车在11月份实现了20575辆的销量佳绩,尽管其中包含了第二品牌乐道贡献的5082台,但蔚来与乐道两大品牌总销量已连续七个月稳定在两万台以上,稳居自主纯电新势力阵营的前五行列,彰显了其行业领先地位。然而,销量之外,蔚来的财务状况依旧引人关注。尽管尚未实现盈利,今年前三个季度,蔚来每季度净亏损均超过50亿元,财务状况看似严峻。然而,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蔚来的汽车毛利率已提升至13.1%,自由现金流实现转正,标志着蔚来已具备自我造血能力,财务状况正逐步改善。

蔚来汽车的持续亏损,部分原因归咎于其在换电领域的巨额投入。但近年来,蔚来已与多家主流车企签署换电战略协议,换电联盟日益壮大。随着各车企换电布局的推进,蔚来有望在换电领域进入回报期,成本分摊与标准统一将降低其投入压力。

技术层面,蔚来从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均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发展速度可期。今年恰逢蔚来成立十周年,据传在即将举行的NIO Day 2024上,蔚来或将发布第三品牌萤火虫,进一步丰富其产品矩阵。

蔚来的向好趋势,为同样面临生死大考的极越提供了借鉴。极越汽车当前正努力稳住舆论,强化信心,通过裁员、缩减成本、砍掉大投入项目等方式寻求生存。然而,极越似乎忽视了蔚来成功的核心要素:独特的售前售后服务、换电优势、用户口碑、技术积累及高端品牌调性。这些特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蔚来多年深耕市场的结果。

极越汽车作为百度与吉利合作的新势力车企,本应拥有更坚实的基础,但产品设计的超前、定价的不亲民,以及两大公司间的暗自博弈,领导层意见分歧等因素,导致其未能一炮而红。极越01上市后销量平平,即便降价后也未能持续走高。而极越07虽在上市初期订单突破五千,但后续销量依旧不尽如人意,在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面临激烈竞争。

极越一直强调自己是智驾最好的车企,但至今未开通城市领航功能,智驾标签未能树立。同时,三电、底盘、架构等方面主要依赖吉利输出,缺乏能够让资本和市场重新信任的可视化资本。这导致极越的融资进程艰难,股东双方信心不足。有报道称,极越已拖欠吉利代工费用及供应商货款,百度也对极越盈利前景不看好,选择及时止损。行业甚至有传言称,百度愿意继续投资,但要求夏一平离开CEO岗位。

极越目前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员工围堵夏一平讨要说法的事件更是将其推向风口浪尖。近年来,新势力车企中不乏因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困境的案例,如威马、拜腾、爱驰等已逐渐被市场遗忘。高合、合创等也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反转,哪吒虽多次辟谣倒闭传闻,但风波依旧不断。蔚来汽车的成功案例实属罕见,而极越与蔚来、夏一平与李斌的差异,让市场难以相信极越能够成为新的奇迹。

极越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是逆天反转还是就地解散,尚无法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度过这一难关绝非易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