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云变幻中,极越汽车的故事成为了近期业界关注的焦点。这家由百度与吉利联手打造的“智能化汽车机器人”制造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12月11日,极越汽车CEO夏一平通过内部视频会议向全体员工传达了公司的严峻形势。他宣布,极越将正式进入“创业2.0阶段”,具体措施包括合并职能重叠的部门与岗位,优化低效的内部流程,以及削减无法短期内提升财务表现的项目。夏一平表示,管理层将全力以赴,与公司共度难关。
然而,夏一平的乐观态度并未能掩盖极越汽车的困境。早在11月末,网络上就有传言称极越将进行大规模裁员,并可能面临经营不善的问题。虽然极越汽车法务部随后发表声明否认了这些传言,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让这些传言逐渐成为了现实。
12月初,自媒体“Tech星球”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封向极越汽车追讨36万元逾期费用的催款函,并声称多次发送催款函均未得到回应。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极越汽车经营状况的担忧。尽管对于汽车产业而言,36万元的款项或许并不算大,但这一事件却成为了极越汽车财务状况恶化的一个缩影。
据界面新闻报道,极越汽车已经裁撤了研发部门,仅留下极少数员工维持业务。员工们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离职并在2025年2月底前获得N+1补偿;二是留下来但自12月起停发工资,需要自费上班。这一消息无疑给极越汽车的员工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极越汽车的渠道销售也陷入了停滞。多位汽车博主爆料称,极越的门店已经停止销售新车和提供试驾服务。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一些极越门店的主播甚至开始在线求职或发表对极越汽车的讽刺言论。
回顾极越汽车的发展历程,这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企业曾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星。依托百度强大的AI能力和吉利SEA浩瀚架构的赋能,极越汽车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就推出了首款产品——极越01。然而,尽管极越01在智驾和底盘素质方面表现出色,但由于错过了新势力发展的最佳窗口期以及产品特质过于标新立异等原因,极越汽车始终未能打开市场。
如今,极越汽车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愈发内卷的背景下,小微车企的生存空间正被不断挤压。极越汽车能否找到新的资本输血、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逆袭成功?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随着极越汽车的困境逐渐浮出水面,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也正式拉开帷幕。未来,哪些车企能够脱颖而出、哪些车企将黯然离场?这一切都将由市场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