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新能源汽车车主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便是如何在寒冷天气中保持车辆的续航,特别是在北方地区,车内温暖的空调与车辆的续航里程似乎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刺骨的寒风中,若车辆因电池续航问题抛锚,等待救援的过程无疑更添一份煎熬。为此,理想汽车举办了一场冬季用车技术日活动,旨在向公众展示其如何应对冬季续航里程“缩水”的难题。
在活动现场,理想汽车首先解答了一个基础问题:为何冬季续航会降低?理想汽车整车电动产品负责人唐华寅指出,这主要是由于低温下材料物理特性的变化。例如,在-7℃时,轮胎滚动阻力增加50%,风阻增加10%,同时驱动系统中的润滑油变黏稠,导致效率降低2%,而卡钳和轴承的拖滞阻力也会增加50%。
为了克服这些由低温带来的能耗增加问题,理想汽车将提升冬季续航的重点放在了热管理系统和电池技术上。唐华寅介绍,理想汽车通过改进热管理系统,提高了空调及其背后热管理系统的效率。传统方案中,电驱余热在供暖时会经过电池,为电池加热,这在高电量时会消耗不必要的能量。而理想汽车的解决方案是,在热管理系统的回路中增加了一个绕过电池的选项,让电驱直接为座舱供热,从而迅速升温并节省能源消耗约12%。
理想汽车还重新设计了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推出了MEGA热管理集成模块。该模块集成了泵、阀、换热器等16个主要功能部件,不仅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还缩短了管路长度4.7米,并减少了8%的管路热损失。
在车内空调使用方面,理想汽车也进行了创新。冬季车内暖湿空气遇到冷玻璃容易起雾,常见解决方法是通过外循环引入干燥冷空气除雾,但这会增加空调能耗。理想汽车则采用了“双层流空调箱”技术,将空调进气结构上下分层,上层引入适量外部空气解决玻璃起雾问题,同时让车内成员呼吸到新鲜空气;下层则使用内循环温暖空气,让脚部感到温暖,同时减少能耗。结合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智能控制算法,理想汽车在确保不起雾的前提下,将内循环空气比例提升至7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以理想MEGA为例,在-7℃ CLTC标准工况下,双层流空调箱带来了57W的能耗降低,相当于续航提升3.6km。
针对冬季电池能量衰竭的问题,理想汽车也给出了解决方案。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电化学活性降低,放电阻力增大,导致电池放电效率下降并消耗更多内部能量。同时,电池功率能力也会下降,低电量时可能无法支持车辆正常行驶,还需额外消耗能量加热电池。为此,理想汽车在MEGA上搭载了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麒麟5C电池,通过优化电芯内阻、改善电池包散热等问题,提升电池功率。据唐华寅介绍,MEGA电池在常温时内阻下降40%,低温时内阻也能下降30%,功率能力提升30%。
而对于全新理想L6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电量估算不准的问题,理想汽车自主研发了ATR自适应轨迹重构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车主日常用车过程中的充放电变化轨迹,实现电量的自动校准,即使长期不满充电或单纯用油行驶,电量估算误差也能保持在3%至5%,比行业常规水平提升了50%以上。
针对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放电能力减弱、剩余电量较高时增程器提前启动导致纯电行驶里程变短的问题,理想汽车推出了自研的APC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高精度的电池电压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未来工况电池最大能力的毫秒级预测,能够在安全边界内最大限度地释放动力。凭借APC算法,理想L6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池峰值功率提升30%以上,增程器启动前的放电电量也提升了12%以上。
通过这些技术创新,理想汽车在提升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车主们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出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