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扫地机器人行业困境:技术硬伤与业务漂移下的增长难题

   时间:2024-12-14 15:18:1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双十二购物节的临近,各大品牌纷纷发力,力求在年底冲刺销量高峰。然而,在这一片繁忙的景象中,扫地机器人行业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近日,有关扫地机器人厂商“不务正业”的消息频频传出,引发了广泛关注。

其中,石头科技的创始人昌敬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他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布自己参与沙漠越野的视频,还公开以“极石汽车创始人”的身份亮相,这一举动被部分网友质疑为“沉迷造车”和“不务正业”。更有传言称,昌敬在石头科技套现9亿元后,对公司的经营似乎已不再那么上心。

与此同时,另一家扫地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追觅科技,也在尝试多元化发展。除了涉足造车领域外,追觅还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源。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带领追觅完成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研发工作的核心人物喻超,今年却选择离职,自立门户成立了创业公司“鹿明机器人”。

相比之下,科沃斯则显得更为专注。然而,尽管科沃斯一直坚守主业,但其业绩却面临着不小的压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微增1.9%。股价也早已不复当年“扫地茅”的辉煌。

扫地机器人市场的现状,似乎也在拷问着这个行业的前景。近年来,尽管扫地机器人行业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产品的硬伤仍然不少。防缠绕能力、避障能力、清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频繁人工干预和设置,影响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研发投入也显得相对吝啬。以科沃斯为例,尽管研发投入在逐年增长,但相较于销售费用而言,仍然显得微不足道。这种不平衡的投入结构,很可能会影响扫地机器人的长期技术创新能力。

在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扫地机器人行业正面临着价增、量增双乏力的尴尬境地。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部分厂商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路径,试图通过拓展产品线、进入新市场领域等方式来寻找新的增长点。然而,这些尝试并非一帆风顺,有的项目甚至引发了外界的质疑和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扫地机器人行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未来,谁能够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不仅取决于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还取决于厂商的市场策略和发展路径的选择。

科沃斯在中国市场线下零售额份额变化

面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扫地机器人厂商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自身的发展路径和选择。只有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