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流传的一则段子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多个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困境,其中也牵涉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势力品牌——极越汽车。这句段子不仅令人捧腹,也折射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格局的剧变。
极越汽车,这个由百度与吉利联手打造的“新能源+智能驾驶”标杆品牌,近期却陷入了舆论的风暴中心。网络上频频传出极越汽车裁员、高层离职的传言,尽管公司法务部迅速辟谣,但事态的发展却似乎并未因此平息。随后,更多关于极越汽车内部困境的消息开始浮出水面。
据多位极越汽车员工透露,公司员工虽然收到了11月份的工资,但11月和12月的社保却需要自行缴纳。公司的业务几乎陷入停滞,内部大群全员禁言,只有极少数员工被计划留下维持业务。而留下的员工也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离职并等待明年2月底的N+1补偿,要么选择留下来但12月开始无法领取薪资,处于“自费上班”的状态。
与此同时,极越汽车的研发部门据传将被全部裁撤,售后部门也将大幅缩减人员。公司包括正职和外包在内的5000多名员工中,多个部门已宣布就地解散。门店端也将停止销售工作,试驾车被锁住不再接待用户。这一系列消息无疑给极越汽车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外部,极越汽车同样面临着讨债的困境。有媒体曝光了极越汽车因未支付合作费用而被供应商追账的催款函。这一系列负面消息无疑让极越汽车的处境雪上加霜。
面对这一系列困境,极越汽车CEO夏一平在内部会议中坦承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难,并宣布公司将立即调整,进入创业的2.0阶段。然而,夏一平的回应并未能平息员工的怒火。在随后的时间中,夏一平甚至在公司总部办公室被众多员工围住,员工们提出了包括补缴社保、发放工资和离职补偿等诉求。
夏一平在随后的内部会议中透露,公司目前账户已被冻结,自己并非企业第一责任人。他同时表示,股东愿意承担员工离职的赔偿,但具体方案还需与股东和HR部门探讨。他仍在积极寻求融资,并强调公司没有关停和倒闭,整车的质保和软件服务不会中断。
然而,尽管夏一平试图安抚员工和外界的情绪,但极越汽车的困境却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回顾极越汽车的发展历程,这个曾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势力的品牌,在百度和吉利的双Buff加持下,却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成绩。极越汽车在销量层面持续表现不佳,尽管推出了新车型并试图通过降价策略来提振销量,但效果并不明显。
极越汽车的困境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残酷。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新势力品牌要想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还需要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然而,极越汽车却在这一系列关键要素上遭遇了挑战。
极越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百度和吉利双方的不同态度和资源分配问题。百度更多是以供应商的态度参与运营,而吉利则忙于应对自身品牌的发展问题。这使得极越汽车在资源扶持上并未能享受到预期的待遇。
在内外交困之下,极越汽车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个曾被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势力的品牌,如今却站在了风口浪尖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极越汽车能否在困境中奋起直追并重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