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的尾声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根据IDC发布的数据,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4亿部,同比增长6.4%,成功扭转了前两年的下滑趋势。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苹果、三星和小米继续稳居前三甲,共同占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苹果尤其引人瞩目,尽管面临诸多质疑,却连续两年稳居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榜首,股价也屡创新高。
然而,第四、第五名的争夺则显得更为激烈,OPPO、vivo和传音等品牌之间的排名时有变动。传音凭借在新兴市场的出色表现,市占率持续提升,但面对小米、荣耀等国产品牌的强劲攻势,其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折叠屏手机虽然一度备受瞩目,但在AI技术的冲击下,其光芒逐渐暗淡。有消息称,部分品牌已开始缩减折叠屏手机的研发预算,转而加大AI技术的投入。
尽管如此,目前的AI手机仍存在诸多限制,使用体验尚不完善,未能从根本上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因此,尽管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增长,但2025年的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
研究机构IDC指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稳步回升,去年一整年出货量的增速接近7%。安卓品牌如小米、传音和vivo等,凭借广泛的渠道覆盖、强有力的产品竞争力和良好的库存需求管理,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
从市场划分来看,新兴市场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自2024年初以来,亚太、中东、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的通胀缓解,刺激了大众市场价位段出货量的增长。小米、荣耀等国产品牌在新兴市场的布局和投入,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然而,尽管表面数据呈现增长态势,但这一轮回暖更多是用户过去三年积压的换机需求释放所致。在没有突破创新的情况下,2025年的增速可能会放缓。Canalys高级分析师指出,过去一年的增长很多源自于厂商和渠道对于库存水位的补充和部分市场宏观情况的修复,需求波动和宏观不确定性仍然是首要挑战。
在国内市场,苹果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随着华为的回归,高端市场重新洗牌,苹果在国内的出货量和销量开始下滑。尽管如此,苹果在全球市场依然傲视群雄,连续两年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苹果在印度、东南亚等亚太新兴市场的增长,为其稳固了全球地位。然而,受困于竞争挑战和拉长的换机周期,苹果在部分发达市场并未展现出强势的复苏势头。预计2025年,苹果将在产品线刷新、产品硬件升级及更广泛的AI服务落地的推动下,实现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也在加速布局欧洲等高端市场,无形中给了苹果压力。IDC指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第四季度实现了历史性的里程碑,单季度总出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点,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56%。这些品牌正在迅速扩大其在欧洲和非洲的影响力。
折叠屏手机虽然一度成为市场热点,但由于成本、技术以及体验等多方面原因,其市场份额依然有限。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折叠屏手机的市场需求开始下降,厂商开始将研发资源转向新一代AI功能的发展。
AI技术的深度融合和智能体的出现,为智能手机带来了全新的操作逻辑和发展思路。然而,从现有的体验和应用来看,智能体仍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AI手机时代还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