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送礼物”功能热度能否持续?微信电商生态面临考验

   时间:2025-02-17 19:09:3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2024年年末至2025年初的一系列节日接踵而至,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在“送礼物”功能上发力,试图在这一新兴领域站稳脚跟。从圣诞节、新年、春节,到情人节,各大平台利用节日氛围,积极推广其送礼服务,为用户打造全新的社交电商体验。

早在去年圣诞前夕,微信小店便悄然开始了“送礼物”功能的灰度测试。用户可以在商品页面看到“送给朋友”的选项,这一创新功能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随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也相继跟进,纷纷上线了类似功能,借助节日热潮进行营销。

春节期间,微信更是将“送礼物”功能提升到了聊天页面的工具栏内,与“红包”和“转账”并列,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同时,微信还增设了“群发礼物”和“礼物抽奖”功能,进一步丰富了社交场景下的互动体验。马化腾、张小龙等高管也在春节期间通过“礼物抽奖”的方式为员工送上礼物,为这一功能站台。

据微信发布的春节数据显示,休闲零食、糖果/巧克力、毛绒/布艺类商品成为了用户送礼的热门选择。多个品牌也借助这一功能实现了销量的显著增长。例如,三只松鼠春节期间的送礼总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特仑苏除夕当日的微信小店总GMV环比增长了20倍;瑞幸咖啡的礼品套装日均销量更是达到了8万件。

然而,尽管“送礼物”功能在节日期间大放异彩,但商家和用户对于这一功能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一位多平台经营的食品商家表示,送礼并不是日常高频的需求,主要还是依赖于节日氛围的推动。他认识的同行中,虽然多数都接到了送礼订单,但对整体销量的提升作用有限。

由收礼方填写地址的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只有收礼方才能申请退款,这无疑给售后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一位88VIP用户就因此感到烦恼,他让朋友帮忙操作退货,结果退货运费还需要他自己承担。另一位通过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下单的用户则发现,她购买的商品实际上是由拼多多商家发货,发货提示短信所显示的实际价格仅为她付款价格的四分之一。

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寻求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加深用户对“送礼物”功能的认知。例如,淘宝在蛇年央视春晚上以1分钱抢礼物的形式送出了价值1000万元的商品;元宵节前后又推出了“猜灯谜”活动,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参与。这些举措不仅简化了送礼流程,还帮助商家实现了借助平台进行推广的目的。

然而,随着节日氛围的逐渐消散,“送礼物”功能的日常需求也显得愈发有限。一位图书商家透露,2025年1月其淘宝店铺的送礼订单在订单总量中的占比极小,整体增量有限。微信指数趋势也显示,“送礼物”关键词的搜索量在最近30天内呈现陡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对于商家而言,“送礼物”功能更适合专门做礼品市场的商家,其他品类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一位多平台经营的食品商家表示,他对各个平台的“送礼物”功能持观望态度,打算在明年春节期间尝试一下,但对于春节之外的其他节日则不做规划。

售后问题也成为了制约“送礼物”功能发展的一大瓶颈。多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微信小店商家不发货、货不对板等问题,以及淘宝送礼订单的退换货难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的购物体验,也给平台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微信、淘宝等平台而言,如何在保持“送礼物”功能新鲜感与实用性的同时,解决售后问题、提升用户体验,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毕竟,在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留下糟糕的印象很容易,而扭转过来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